王麗然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育課程也進行了大幅度的變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占據了大量的分值,因此,小學寫作課程也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參與熱情逐漸下降,嚴重影響著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與其他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語言表的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本文以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水平作為主要的討論契機,探討了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水平;教學方法
前言:
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語文核心素質能力。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思維創新能力。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實質上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來看,很多教師過度重視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很容易忽略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再加上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不夠成熟的階段,其思維與見識都不夠完善,導致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與創作能力達不到教學標準。
一、充分挖掘教學課本知識,進行語文習作素材的積累
小學語文學習中寫作環節是尤為重要的,不僅是檢驗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而且學習難度系數較高。這是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其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都不夠完善,在學習與創作過程中無法有效的將某些特定的事物與現象清晰、條理的描述出來,導致寫作教學缺乏實效性。素質教育背景下,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寫作創作能力需要強化學生的素材積累與知識儲備,有效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
首先,教師應該將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儲備作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大力的推薦一些課外優秀讀物,包括自然類、科幻類、科學類等多種類型的作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再遇到好詞、好句與優美段落時進行標記或者直接摘抄下來,有效增強學生的作為素材知識儲備。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了解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還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的奇特,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與教育作用,積極鼓勵學生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事物。比如社會現象、名勝古跡、好人好事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設置作文主題之前,先讓學生著重觀察某種現象與某件事物,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準備時間。在講解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認知能力進行問題的預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隨機提問,讓學生自由發揮淺談自己獲得的素材類型與寫作方向。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能夠積累與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還能夠分享與共享更多素材內容,有利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的提升與培養,同時為自己的寫作水平提供了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
二、分享作文寫作思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在具備了良好、充足的寫作素材儲備后,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相應的寫作思路。此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鼓勵學生進行分享自己的寫作思路,而不是忙于寫作。這一教學理念是符合素質教育素養培養要求的,因為傳統的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回味學生設定一個固定的寫作模式或者模板,讓學生生搬硬套或者仿寫,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造成學生空有豐富的想象力,卻無法有效表達的現象,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與寫作興趣,為學生創設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價值,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形成較為模糊的寫作思路后,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思路的分享。
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口頭交流,大致的講述一下自己的寫作思路,形成簡短的口頭作文。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后進行分層教學與指導。針對班級中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內心真情實感的表達與論述,形成個性化的語文寫作思考模式;而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在他們形成初步的作文構思后,教師采用實際案例暗示法、問題預設法等多種形式,調動他們的寫作欲望,引導這部分學生進行案例說明,依據具體的案例論證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想法,讓學生下筆有言。
其次,在學生的寫作思路交流分享工作完成后,針對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將自己的寫作構思進行簡明扼要的敘述,大致內容為文章的文體、寫作形式、具體案例以及中心思想等。隨后,教師進行點評,指出寫作范文中的閃光點與不足,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寫作問題。通過這種形式,不僅為學生帶來了強烈的學習動力,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成就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參與學習意識。
三、賞析優秀作文,引導學生快速的成長
賞析優秀作文也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學生完成自己的創作作品時,往往十分期待教師能夠給予良好的評價,得到認可與關注。因此,教師應該在批改與閱讀完學生的作文后,優選出一部分優秀的作文作為范文進行展示與評價,讓學生進行賞析。
比如,在創作《猜猜他是誰》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班級中描述人物特點最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優選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中朗讀。其他學生就可以學習與借鑒優秀學生的寫作形式與技巧,比如:“嘴中有兩顆大門牙,旁邊還相伴著一對分外可愛的小虎牙,構成了他的別具特色的臉蛋”,讓學生分析與評價這種描寫人物特征的優勢在哪,自己應該如何增加這種寫作水平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不僅能夠全力的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充分的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效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與教育作用,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采用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與內容有效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尤順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寫作方法的滲透[J].亞太教育,2020,(11):30-31.
[2]黃芝斌.小議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語文課內外,2020,(10):201.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山東省 ?東營市 ?25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