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根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很多兒童的教育都依賴與兒童的祖母與外祖母,導致留守兒童情況的出現。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懷與照顧,這些兒童在心理方面存在著各種問題,一些孩子甚至會出現個性變化,變得自私、性格孤僻、逃學厭學、沉迷網絡等。更為嚴重者,學生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有著不良的影響。本文結合相關教學經驗,探究農村初中班主任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主任;留守兒童;教育策略
前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現下教育要求教師要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與義務,對于留守兒童,比較特殊,如何做好留守兒童教育,促使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是現下班主任值得研究的問題。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對留守兒童特殊關愛與照顧,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針對不同的留守兒童做好檔案,密切關注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積極為這些留守兒童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并且,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促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備完善的檔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于留守兒童也是如此,只有深度、全面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結合學生的需求實施人性化管理,對每一位留守兒童進行充分照顧。為此,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認真為每一位留守兒童準備一份檔案,將留守兒童的所有個人信息都統計在內,充分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實際情況,在與留守兒童進行深度交流時,才能夠知根知底,更好地為留守兒童解決困難。
對于留守兒童的檔案,班主任要注意八個事項:其一,要了解學生的姓名、出生年月;其二,要了解留守兒童的性格特征與個性,以及興趣愛好、特長,在后續的管理中,注重引導留守兒童發揮自身專長,逐漸引導留守兒童樹立自信心;其三,了解留守兒童的身體狀況,有沒有一些病史等,通過這樣的了解,在以后遇到突發情況時,教師能夠及時作出反應,避免惡劣情況的出現;其四,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主要有學習成績、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通過這方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輔導留守兒童進行更好地學習,提高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其五,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質與行為習慣,為后續引導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后續的交流談話中,班主任才能夠更好地找到切入點,實現深度交流;其六,了解留守兒童的師生關系與同伴關系,在以后的管理中,能夠及時找到留守兒童的伙伴,輔助班主任進行心理疏導等一系列工作;其七,要了解留守兒童的父母姓名,以及外出地點和聯系電話,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匯報給學生家長,以及與學生家長進行積極溝通與交流,實現更好的管理;其八,了解第二監護人的姓名,與留守兒童之間的關系,還有聯系方式與地址,這樣就可以方便后面的家訪,及時到留守兒童的家中了解實際情況,對留守兒童實施親切的關懷與照顧。
二、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對于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懷與照顧,心里面有話也不知道找誰傾訴,一旦有委屈也無法表達。對于這些明顯缺愛的孩子,只有加強關愛才能叩開他們的心扉。即便這些留守兒童違反一些紀律,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也要曉之以情,不能一味地批評,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要讓學生認識到班主任的管理與教導是對其的關愛,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仁愛之心。
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班主任要充分關懷與照顧每一位留守兒童,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生活與學習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展現自己的愛心。另外,還要與留守兒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能讓留守兒童覺得班主任高高在上,而是要與留守兒童建立良師益友的關系,只有這樣,留守兒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找班主任傾訴。
為更好地關注到每一位留守兒童,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可以成立一個“愛心小組”,充分對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生活進行幫助。對于性格內向的留守兒童,不善言辭,在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找準契機,打開其心扉與話匣子,多多鼓勵與獎勵,逐漸引導其樹立信心。在不斷的悉心照顧與引導下,這些內向的學生才能更好地成長,學習成績也會更好地提升。
三、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溝通,及時進行家訪
相關數據顯示,很多留守兒童在父母離開之后,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缺乏家長有效監督與管教的情況下,這些留守兒童很容易產生自卑感與畏懼感。并且,由于父母遠在外面,孩子對于父母的思念也十分強烈,并且這種情感無法替代。為更好地實施管理,班主任可以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的溝通,加上留守兒童父母的微信,在適當的時候,讓留守兒童與父母進行視頻通話,成為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傳遞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親情。
另外,對于第二監護人,是了解留守兒童最近生活狀況的重要途徑,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要及時進行家訪,與留守兒童的第二監護人進行積極溝通與交流,了解孩子的近期狀況,并為第二監護人匯報孩子在學校的實際情況,但是,不能一味地向第二監護人告狀,避免學生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對于后期的管理工作造成消極的影響。
此外,要引導這些留守兒童照顧自己的奶奶爺爺等,促使孩子從心理能夠主動關愛長輩,實施德育教育的滲透,促使這些留守兒童樹立良好的感恩情愫和道德品質,逐漸提升孩子的素質與素養,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與成長的同時,也能夠無痕的受到德育教育的影響。與此同時,在家訪之后,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夸一下近期的表現,從而逐漸引導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總結:
總而言之,對于留守兒童的管理,為班主任帶來一定的困難與挑戰,但是身為一線教師,擔負著為國家培育人才的重要責任與義務。班主任要積極參與對留守兒童的關懷與照顧中,針對每一位留守兒童建立相應的檔案,多多給予留守兒童關愛與照顧。
參考文獻:
[1]李小林.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留守兒童問題[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26):85.
[2]楊立輝,陳玉花.用心守護 給孩子一份溫暖——農村初中班主任關愛留守兒童的問題及對策[J].中文信息,2020,(2):248.
[3]朱冬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7):350.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王壇鎮中學 ? 浙江 ?紹興市 ?31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