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波
摘要:新時期的黨校在黨性教學方面存在師資和人員不足,教學質量的有待提升;黨課的系統建設還有課時需要完善及規范;黨員學習思政的效果也不太明顯,黨校的教育需要全方面的加強等問題。因此,必須創新教育方式,加強師資力量,建立有效的具有實效性的新時期黨校思政教育體系。
關鍵詞:黨校;思政教育;實效性
前言:
黨校,是黨組成事業的重要部分,是黨員學習教育的重要地區,是黨員干部的內部根本,承擔著黨員干部們的思政教育與學習這一重大任務,是增強全部黨員們學習知識,推動建設知識強國的主體。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員干部們的學習培訓從起步、探索到科學化、規范化以及制度化,走出一條屬于中國特色的培訓道路[1]。從黨史上看,黨校的發展始終與黨的中心任務密切相關。
一、新時期黨校思政教育現狀
1.師資人員不足
大部分黨校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師資人員不足。教學的主要主體是教師,由于福利跟待遇方面的局限性,很難吸引到一些水平高的人來黨校工作,在基層黨校的教職工中,受過正規培養的高學歷人才且對思政教育有專門研究的那就更少了。
2.教學方式滯后
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大力優化教學方式。而基層黨校的教學方式較為滯后。特別是在現代化教育思想、技術應用方面,存在較大的待提升空間[2]。
3.被教育者對思政教育的認識不足
現在思政課堂學習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人們的追求方向也在不斷地改變,變得越來越物質化,對精神上的追求就逐漸的減少了。
二、新時期黨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策略
1.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把待遇拉高,招納更多的人才,組建一批高質的師資力量。近些年來大批碩博學歷的人才走進黨校,組成了一支朝氣蓬勃的教學力量。同時,一些志于從事教育事業的黨政領導干部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也逐漸加入到黨校的教師中去。由于我國黨校的行政化嚴重,師資力量也存在社會關系復雜,質量有好有差等一些問題。所以,黨校制度必須深化改革,實行聘請任職制度,能者居之的用人制度,建立作風良好的高質量教學人才隊伍。
建立完善的競爭上崗的機制,修改教師的考核制度。適應事業單位要求,加緊建立競爭上崗和聘請任職。營造出積極向上、大膽創新的環境,完善打分評估,領導巡視等考核機制。重點考察品行與思政水平能力。
加強教師本身的學習。加強對教師資源學習和培訓的資源投入,將下級院校教師送往上級黨校進行深造。加大對教師的鍛煉、外出國外考察、學術交流研究的力度。
2.大力更新黨員干部思政教育方式
黨校充分了解學員的特點,以創新的方式改革和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增強思政教育的生動性、形象性、感染性。提高學員的認知度。
探究式教育方法。圍繞大量的問題讓學員與教師共同的研究、探討、分析。過程中教師給學員解答一些基礎的疑惑。這一教學需要教師調查學員們關注的問題,做好資料與備課。
案例式教育方法。以生動形象的案例為模板,進行剖析、總結和歸納,從中使學員受到啟發,獲得正確的認知和解決問題方法,達到提升知識儲備與知識認知度的效果。因為學員都來自崗位一線,所遇的問題較多。案例式方法更為生動好記,趣味性較強,比較受歡迎。
點評式教育方法。主要針對方向為政治學習和鍛煉方面所存在的“思想”,通過學員之間互相評價與自我評價、老領導點評、專家點評等,多方位的對學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盡心剖析,解答并給予正確的引導。這一方法目標比較明確,分析全面,是取得思政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方式[3]。
座談式教育方法。一個教師(專家、老領導)跟一類學員談話,針對性的指出不足之處,分析并提出建議。這類方法氛圍舒適,私密性比較高,更容易觸動心靈深處。
異地教育方法。去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開展教學,讓學員在參觀中提高思想認識。在接受傳統教育的情況下也在目睹新時代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擺脫了老式教學的局限性。
撰寫報告和心得。當前學員知識文化水平都比較高,工作經驗也多,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惹人深思的問題。一些黨校就要求學員結合平時的所學和平時思考的問題,撰寫心得體會和報告,這樣可以提高理論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網絡信息開展網絡教育方法。黨校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利用現在網絡科技的優勢來建立網上課堂,和網上討論的社區。其重點包括理論知識資源庫、大量案例資料、正反面人物資料等。這樣加強了視覺聽覺效果,調動了積極性,漸漸地增強了學員對思政教育的接受力度。
3.加深被教育者對思政教育的認識
缺少科學的思政教育研究和教育,是當前各黨校教育中大多存在的問題。想要大力的加強黨員的思政教育水平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加深被教育者對思政教育的認識與研究。什么是思政?思政基本內容、特點有哪些?與外國的區別在哪?從理論上解決這些問題,盡可能的回答,最少說明思政的基本內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內容,國家規定在受教育人群中進行愛國、集體、社會主義教育,進行理想、道德、法律、紀律、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第二,加強對思政教育目的的推行。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根本的目的,推行思政教育的理念及其目的,使其黨員干部加強對思政教育的認知與了解。在這些的基礎上更深的探究思政教育的內容,深度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第三,加深對黨員干部的個性和學習規律的認知,增強對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如今的黨員干部大多數是在改革開放時期培養起來的,有良好的教育基礎。但對新時代的認知不強,應當準確的把握他們的個人特點,對號入座,對其思想進行慢慢改變,讓其對新時代有更深的看法,對新時代的思政教育有更深的理解。
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新時代新時期黨校思政教育師資不足,教學質量不足,學習效果不明顯的情況,為使黨員干部的思政知識能夠更加理解和提升,應以教資力量的提升,多種方式方法的學習來完成。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深入推進思政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黨校教育水平,為建設新時代的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顧杰. 新時代黨校教育的體育教學探究[J]. 中文信息, 2019(008):173-173.
[2]黎敏娜, 劉秀娟. 提升黨校教育培訓質量效果研究[J]. 智庫時代, 2020, No.232(12):122-123.
[3]曹偉. 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職院校黨校教育與管理創新研究[J]. 法制博覽, 2020, 000(017):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