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化科技以及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娛樂行業已全面步入融媒體時代,其不僅對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還大幅度地提升了各類數據信息的傳播速度,拓展了傳播途徑,逐漸成為電視新聞的主要發展方向。因此,本文首先明確融媒體的基本概念,然后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以及工作現狀展開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指出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新與堅守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1-0113-02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各類智能移動終端,如筆記本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等,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群眾獲取數據信息的方式更加高效快捷,這對廣播電視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沖擊。然而,將這兩者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要加大創新力度,并在創新時堅守傳統的發展優勢,從而形成創新與堅守并重的發展模式。
二、融媒體概述
融媒體,就是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效融合起來的全新媒體形式以及媒體平臺,其不僅具有新媒體的現代化、信息化特征,還擁有傳統媒體的特性。而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也使整個媒體行業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首先是受眾思維的轉變,傳統媒體進行的信息傳播,通常都是單向性的,受眾僅僅只能被動接受各類數據信息,而新媒體的普及改變了傳統的單向傳播模式,實現了雙向互動傳播。其次,數據信息更加個性化。在新媒體背景下,各類數據信息的傳播速度十分快,傳播范圍十分廣,并且擁有多樣化的信息傳播渠道,用戶群體能夠得到更加詳細的劃分,進一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因此,目前的新聞節目也逐漸傾向于個性化發展,要求主持人員以及播音人員具有顯著的個人特色。最后,群眾更加重視數據信息的體驗感。傳統媒體與受眾通常只能以短信以及熱線電話等方式進行溝通,這樣不僅影響了溝通效率,并且體驗感相對較差,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互聯網平臺內部,用戶與媒體可以實現實時交流,進一步優化用戶的體驗,可以為相應的電視新聞節目帶來更高的收視率以及更好的經濟效益[1]。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
(一)播音主持缺乏個性
傳統電視媒體在漫長的經營及發展過程中,新聞的編排模式已經固定,大部分電視新聞節目在播報形式以及播報方法上極度缺乏創新,那些單調、古板的語言播報風格,常常使新聞播音主持的亮點及個性被忽視,很難吸引群眾的注意力。同時,在當今這個融媒體時代,各種各樣風格的播音主持相繼涌現,如果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仍不改變,就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競爭力。
(二)媒體話語權遭遇挑戰
在目前的主流媒體中,與觀眾之間聯系最緊密的就是廣播電視臺,經歷了多年不間斷的發展,電視新聞逐漸在新聞傳媒領域當中掌握了獨立的話語權。然而,受融媒體時代的影響,觀眾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的信息接收者,其自身也可以成為各種數據信息的發布者。隨著互聯網技術與現代化科技的高速發展,新聞數據信息的發布成本開始逐步降低,導致電視新聞在話語權方面受到威脅。當前,碎片化的新聞模式越來越符合群眾的閱讀喜好,其在提升新媒體影響力的同時,也逐漸減弱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話語權[2]。
(三)受眾選擇更加多樣
在當前的融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已經逐漸成為了新聞傳媒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及特點。從廣播電視臺的角度來看,其屬于一種分流過程,觀眾有著越來越豐富的數據信息獲取平臺,導致傳統廣播電視臺在新聞數據信息方面的壟斷地位受到威脅。同時,受眾多樣化的選擇方式,對廣播電視臺的社會影響力以及群眾的關注度都產生了不良影響。
四、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工作現狀
(一)網絡直播等形式對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造成沖擊
隨著各類短視頻軟件的興起,很多普通人一躍變成“網紅”,在各類直播軟件中出現的主持人,通常并不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一般都是演員出身,甚至只是普通人。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主要工作就是傳遞更多的新聞信息,然而在融媒體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勝任這一工作,大大提升了主持人工作的可替代性,并且直播過程中根本不需要專業的錄音棚、錄音設備以及專業的制作團隊,直播具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因此,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要深入思考自身的具體定位以及工作模式,充分展現出自身的特色[3]。
(二)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工作遇到瓶頸
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群眾對各類數據信息有著更加多樣化的獲取方式,并且群眾已經逐漸開始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針對性地選擇所需的數據信息,再加上互聯網基礎以及數據算法日益成熟,軟件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喜好,為其推送個性化的數據信息。同時,數據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傳統媒體中數據信息延遲的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相應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也面臨更加嚴格的要求,在過去的工作中,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僅僅需要滿足小部分受眾的需求,然而在融媒體時代,互聯網用戶需要各種數據信息。因此,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必須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三)分流趨勢越來越明顯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優酷、愛奇藝以及騰訊等視頻網站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喜愛,同時,抖音等短視頻軟件以及喜馬拉雅等音頻軟件的普及,也使得傳統媒體的受眾被逐漸分流。在這種受眾分流的現狀下,各種傳統媒體必須采取融合發展的方式避免受眾流失。處在傳統媒體之中的播音主持,擁有著相對較低的曝光程度以及關注程度,并且信息的選擇權并非在自己手中,而是由群眾掌握,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傳統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工作壓力。因此,其必須積極與新媒體融合,及時轉型,從而有效吸引群眾的目光[4]。
五、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
(一)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
1.創新理念,滿足群眾需求。大部分群眾在觀看電視新聞節目時,最先關注的就是其中的播音主持,其次才是實際播送的新聞信息。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其實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自身的工作風格,代表著節目的總體風格,由此也可以看出,觀眾對播音主持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簡單來說,那些受到群眾關注度相對較高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自身都有著極其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廣闊的知識視野,所以能夠將復雜的新聞信息,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不僅能夠接收新聞信息,還能對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創新思維,采取多樣化的傳播方式。隨著各種社交軟件以及智能設備的應用,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數據信息的主要傳播者。特別是快手以及抖音等短視頻軟件,因其具有活躍度高以及用戶基數大等關鍵特征,影響力已經可以媲美一些權威、知名的媒體。再加上當前數據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嚴重影響了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因此,新聞播音主持必須打破傳統電視新聞的限制,通過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渠道,提升新聞數據信息的傳播效率,在拓展信息傳播范圍的同時,提升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自身的影響力以及知名度。
(二)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堅守
1.堅守審美底線。不同人之間的審美意識存在十分明顯的差異,由于我國擁有多樣的人文條件以及自然環境,所以對美這一概念也有完全不同的認知。因此,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必須依據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不同民族審美觀念的差異,使新聞信息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播。同時,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在宣傳不同民族的文化時,還應當避免主觀意識滲入其中,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在目前的融媒體時代,每時每刻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正是由于這一特點,部分社交媒體為了進一步吸引群眾的目光會在信息的宣傳過程中,發布低俗、負能量,甚至價值觀扭曲的數據信息,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播音主持,要時刻堅守自身的審美底線,意識到這些不良信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從根本上杜絕這類劣質數據信息的泛濫。
2.堅守語言的規范性。語言藝術是中華民族最燦爛的傳統文化,每一個詞匯在不同場景當中所代表的實際意義都是不同的,再加上不同語氣、語境的修飾,語言的表達形式極其豐富,這也對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大量數據信息的沖擊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應當保證語言的規范性,提升用語、用詞方面的嚴謹性,讓群眾能夠接收到更加完整的新聞信息,防止出現低俗語言以及臟話。
六、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各類新媒體的誕生必然對傳統媒體行業造成極大的沖擊,同時,也會給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因此,播音主持必須不斷加大專業知識的學習力度,充分適應融媒體時代的變化,在理念創新以及思維創新的基礎上,嚴格遵守審美底線以及語言的規范性,使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能夠在融媒體時代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智堯.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新聞傳播,2020(13):99-100.
[2] 劉姣.試析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的創新與堅守[J].西部廣播電視,2020(10):161-162.
[3] 郭恩.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初探[J].科技傳播,2020,12(08):71-72.
[4] 鄒艷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記者搖籃,2020(04):124-125.
作者簡介:鐘聲(1983—),男,北京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傳播、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