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宅經濟的發展,直播帶貨爆紅。直播帶貨將傳統經營和網絡經營相結合,開創了零售新時代,直播帶貨不僅推動了互聯網數字化升級,更是對企業和上游供應鏈的全新改造,通過企業、上游商家的數字化,形成全新的供應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直播帶貨工匠型人才不僅需要熟悉和了解各種商品的生產、性能、特性和使用方法,需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要愛崗敬業,有個人魅力、感染力,重視形態、服飾、動作等綜合素質。在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培養上,高校不僅要開設普通話、即興語言表達、創作表達、直播主持、配音、編輯、節目策劃、傳播學、主持藝術等相應的課程進行學習,更需要高校和行業企業深入合作,建設實訓教學體系,通過項目化教學進行直播帶貨實戰,提高專業能力。
關鍵詞:直播帶貨;新零售;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4-0007-02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及評價體系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6GB245
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引起直播帶貨爆紅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直播帶貨等多種線上營銷方式成為現代新時尚,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購物模式,為企業、商家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各個行業、企業、商家紛紛進行改造升級以適應各種平臺銷售渠道的拓展,各個電商平臺也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服務升級。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眾多的宅生活需求,引爆了直播帶貨、短視頻、社群營銷等多種線上銷售模式,許多商家改變了傳統電商銷售模式,采用多渠道線上營銷模式,升級做社群營銷,依托微信小程序,將線下實體店轉移至線上,在線下單,分區域進行配送,搭建了服務社群的線上平臺,開啟了抖音、直播帶貨等短視頻營銷模式。直播帶貨在疫情之下爆紅。
二、直播帶貨行業剖析
直播帶貨將短視頻和電商有機結合,在疫情之下成為新的爆點。直播帶貨維護了私域流量,又拓展了公域流量,將商家、企業帶入其中,成為時下最熱話題。直播帶貨將傳統的實體經營和網絡經營進行了有機結合,而結合點就是通過短視頻的方式進行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推動了新零售時代的開始。有人認為直播帶貨是一種商品售賣方式,但事實上直播帶貨不僅是一種全新的商品包裝方式和手段,更是通過短視頻、圖文等視覺和聽覺信息對商品的推介,連接了線上與線下,是對新零售的實踐。它將企業、實體店、用戶、電商平臺緊密融合了起來,比如微盟賦能的商家不局限于賣家,很多企業也進行了深度的改造。直播帶貨并非簡單的賣貨手段,更是對上游的生產廠家、企業、行業發展的、深度的、全面的改變。
直播帶貨是一種深度且全面的,其他零售難以取代的全新方式,連接了傳統的生產企業、供應商、網絡平臺以及店家和用戶,開創了零售新時代。
直播帶貨帶來了互聯網數字化升級。直播帶貨不是簡單的賣貨手段,直播帶貨帶來了企業和上游供應鏈的全新改造,以直播帶貨為切入點,推動了互聯網數字化升級,推動了企業和上游商家的數字化,形成了全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供應鏈。
三、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需求分析
社會的進步使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的多元化需求和對產品質量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對工匠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對直播帶貨工匠型人才的需求旺盛。
在直播帶貨中,抖音、微錄是當前全新的人人都可參與的視頻平臺,在這準入門檻較低的行業中,要如何培養出李佳琦式的直播帶貨人才呢?直播帶貨如果僅僅被看作一種商品營銷方式,它就只能是曇花一現,難以長久。就目前而言,很多直播帶貨只是停留在推銷商品的層面,對主播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商品的性能和行業有一定的了解,對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了解即可,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直播帶貨卻是一種能連接客戶需求和企業生產和企業深度改造的新型零售模式,通過深入各個行業、企業的流程、環節進行深度的改造和升級,溝通供需兩端,追求供需雙方新的平衡。有效協調用戶的新需求與企業、行業的新產品、新服務,實現供需新的平衡。這不僅需要直播帶貨人才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對商品的了解,更需要其擁有能連接、挖掘深度賦能工廠的能力,在了解產品性能的同時,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和加工工藝,了解新的技術、潮流及發展方向,因此,直播帶貨人才不是傳統的電商基礎上的營銷人才,而是能連接行業、企業各個環節并能賦能于企業進行改造升級的人才。
直播帶貨是以互聯網、移動終端及其相關程序為基礎支撐,根據用戶興趣產生信息資源的一種傳播形式。直播帶貨時空局限小,用戶能直觀感受到商品的用途用法和使用場景,增強了主客體的交互性,在信息傳播中以大眾網民為傳播主體,傳播渠道呈現多元化特征,傳播信息更具娛樂性和個性化。
四、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所需技能分析
直播帶貨是新時期的新事物,是一種全新的模式,門檻低,人人都可以參與,如何培養像薇婭和李佳琦這樣優秀的直播帶貨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中應該思索和解決的問題。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工匠型人才的搖籃,要對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所需技能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在調研高職院校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培育現狀的基礎上,分析社會、行業、企業對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和職業能力需求,尋求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培養破解之路。通過產教融合,深度校企合作,進行直播帶貨工匠型人才的培養,緩解社會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的短缺。搭建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培育平臺,通過產教融合提升職業教育培養質量,通過深度校企合作培養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直播帶貨人才。
從直播帶貨人才所需技能和知識結構分析:首先,直播帶貨人才要熟悉產品,包括各種商品的生產、性能、特性和使用方法;其次,主播需要有口才,不僅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有感染力,重視形態、服飾、動作等綜合素質。所以,高職學校還要開設普通話、即興語言表達、創作表達、直播主持、配音、編輯、節目策劃、傳播學、主持藝術等相應課程進行學習,更需要實戰,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五、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培養路徑
直播帶貨工匠型人才需要具有備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直播下狀態調整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和反應力、編輯能力和策劃能力[1],由于直播帶貨包含有編輯、導演、攝像、技術等工作人員,所以直播帶貨人才還需要具有相應的團隊精神,因此團隊意識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推動直播帶貨人才培育規范化、職業化、專業化發展需要搭建學校、企業、行業和政府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校企合作平臺,通過項目化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實踐學習直播帶貨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
(一)在校園中建立理實一體化直播帶貨基地
要在校園內與企業共同建立直播帶貨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一體的直播帶貨基地,將人才培養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習實訓融為一體,并通過創業的形式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建立相應的能適應部分直播帶貨創業運行,又能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管理機制。這就需要更為成熟、深入的校企合作機制和管理辦法。
(二)建立適應直播帶貨的校企合作組織機構和運行管理機制
直播帶貨是新時期新事物,發展迅速,有獨特的時代特點,直播帶貨市場龐大,人才培養實踐性強。要建立和直播帶貨人才培養相適應的直播帶貨基地,并引進相應的企業、技術人員,以校園直播帶貨創業基地為切入點,校企協商共同制定直播帶貨創業基地運行制度,高校和企業各司其職,在合作中既能實現資源共享又能分工明確,同時保證信息通暢,落實行業專家指導、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直播帶貨相關理論知識教學、頂崗實習實訓,保障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發展[2]。
(三)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培育工匠型直播帶貨高素質人才
直播帶貨人才需要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和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各種產品并能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直播帶貨人才所需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知識和文化基礎知識的獲取、技術技能的學習、項目的主動參與、個人的終身發展等各個方面,還表現在人文底蘊的積累、學習能力的提升、健康陽光的心態、負責有擔當敢于創新的精神。除了直播帶貨所需的口頭表達、主持能力外,責任感的樹立、團隊精神的形成、創新能力的培養等都屬于綜合素質養成的范疇,學校要通過各種渠道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方式,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積極參與各類校企合作實踐活動和專業教學項目,不斷提升自我。培育有人文情懷、審美情趣、視野寬廣、博雅學識的綜合素養較高的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
(四)構建工匠型直播帶貨人才教學課程體系
要建立工匠型直播帶貨專業課程體系,在直播帶貨課程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通過項目化教學和豐富的直播帶貨技能比賽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舉辦直播帶貨技能競賽是提升學生臨場表達能力、主持能力等專業技術水平的途徑,同時通過比賽也能磨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體驗社會對直播帶貨人才的真實需求,引導學生通過技能大賽提高直播帶貨專業能力。
要通過豐富的直播帶貨專業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梢灾笇W生組建直播帶貨專業社團,配備專業的直播帶貨指導老師,并給予學生相應的經費和活動場所支持,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技能訓練和比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現場直播能力,激發學習熱情。
六、結語
直播帶貨人才培養的職業化發展需要高校、企業和行業的共同參與,建立相應的協調機構和制度,在優先錄取具有藝術素養的學生的基礎上,以校企共建共享平臺為基礎,采用項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直播帶貨基礎理論知識和帶貨技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強化品德教育,培育更多的懂藝術、綜合素養高的直播帶貨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揚.新媒體時代網絡直播主持人語言的“規范化”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1):146.
[2] 管平.職業教育國家主導模式的建立——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再認識[J].中國高教研究,2013(6):89.
作者簡介:管學理(1969—),女,江西于都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