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彬
摘要: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煤炭企業中,凡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可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企業年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個人賬戶。這個制度設計將使企業年金提供的養老方案不再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有利于推動解決我國養老負擔不斷增加。
關鍵詞:煤炭企業;企業年金;發展策略;有效措施等
職工參加企業年金,有利于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另外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我國煤炭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提高廣大員工的退休后生活待遇;有利于增強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為企業改革發展創造和諧的環境;有利于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
1.新形勢下強化煤炭企業年金發展的意義
1.1建立企業年金在煤炭行業長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5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就在古城西安召開了專題性的《全國煤炭工業企業年金工作會議》。會議總結分析了煤炭行業的發展形式,指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明確,我國煤炭行業已經走出了發展低谷。特別是煤炭行業工作條件艱苦,煤炭產業政策鼓勵逐步提高煤礦職工收入水平。企業年金具有完善企業薪酬福利制度,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提高職工退休養老待遇,留住人才等諸多優勢。
1.2自2005年以來,國內一些骨干煤炭企業集團,都已建立起成熟的企業年金制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相關金融管理機構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建立企業年金是煤炭企業充分利用當前大好形勢,改革完善企業的薪酬福利體系,增強企業對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無論是全國的大環境,還是煤炭行業的小環境,煤炭企業實行企業年金制度都有著不可推托的重擔,因為這關系到煤炭企業的長期發展穩定。
1.3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雖然煤礦職工收入有所增加,但據統計,我國重點煤礦企業在崗人員人均年工資相較其他能源等行業人均年工資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較大
企業年金有利于我國社會養老制度體系的完善,有利于企業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提高職工退休養老待遇水平。應該積極鼓勵,希望煤炭企業能夠把握有利時機,通過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當前煤炭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2.1由于諸多原因,職工退休以后養老金替代率偏低,企業和職工迫切希望通過企業建立年金制度,提高退休后的生活待遇
特別是我國煤炭企業在組織專門人員深入學習企業年金政策時,如何結合企業實際,反復修訂完善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和實行年金補貼的思路、方案,這成了煤炭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必須強化的關鍵內部。需要煤炭企業主要領導對企業年金工作中進行研究決策。
2.2作為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被稱為“養老第二支柱”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年金能否發揮補充作用?
人社部相關專家表示,必須貫徹統一的政策,不能在補充養老領域制造新的“政策差異”。近年來,由于用于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支出持續增加。需要煤炭企業在建立企業年金過程中,要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企業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企業和職工通過集體協商確定建立企業年金,后制定企業年金方案。
2.3作為補充養老金,未來企業年金還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我國煤炭企業在年金發展方面,要有統一的政策來促進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的發展,不能在這個領域實行不同的政策安排,導致在補充養老領域形成新的待遇差。企業年金不同于政府提供的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注重公平,收入再分配色彩突出。
3.煤炭企業企業年金發展策略和方式方法
3.1當前,煤炭企業在企業年金發展過程中,明確限制企業和個人繳費的上限,規定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與平均額不得超過5倍
這些規定都兼顧了年金制度的社會公平性。企業年金方案備案后,企業和職工(合稱委托人)應當選定企業年金受托人(符合國家規定的法人受托機構或者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成立的企業年金理事會),由企業代表委托人與受托人簽訂受托管理合同。受托管理合同簽訂后,受托人應當委托具有企業年金管理資格的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和托管人,負責企業年金基金的賬戶管理、投資運營和托管。
3.2煤炭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
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職工個人繳費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企業繳費應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煤炭企業可根據職工崗位、責任和貢獻等不同,在分配企業繳費時存在一定區別,體現企業年金的激勵作用;同時也應兼顧公平、控制差距,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不得超過平均額的5倍。
3.3個別煤炭企業在經營虧損、重組并購等情況下,經與職工一方協商,可中止繳費。不能繼續繳費的情況消失后,企業和職工恢復繳費,并可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按照中止繳費時的企業年金方案予以補繳,補繳年限和金額不得超過實際中止的年限和金額
這種規定既要符合企業年金的運行實際,體現了企業年金制度的靈活性,以及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尊重和照顧,又要有利于企業及職工根據自身經濟情況合理補繳中止的繳費,能更好維護職工的企業年金權益。
4.結語
年金基金由職工個人和單位共同繳納,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實行差別待遇”,企業為職工繳費因崗位責任、貢獻大小和服務年限不同而有所區別,煤炭企業還應根據企業經濟狀況的變化適時調整繳費水平,企業年金規模與企業經濟狀況、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必須同企業經濟負擔能力相適應。
參考文獻:
[1]牛雪紅.新形勢下我國煤炭企業年金發展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08):34.
[2]李想.我國企業年金發展策略研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 000(005):15-19.
[3]李翠.我國企業年金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市場研究,2018,000(0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