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融媒體時代地方高校學報編輯隊伍發展的困境及優化策略

2020-09-10 07:22:44費飛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18期
關鍵詞:優化策略高校

摘要:地方高校學報要實現學術期刊精品化建設的目標,必須組建一支一流的編輯隊伍。當前,高校學報存在編輯人員地位邊緣化、編輯人員產生職業倦怠感、專業編輯人員不足且專業性不強、編輯人員經濟利益至上且學術思想不堅定導致學術腐敗等問題。要組建一支一流的編輯團隊,一方面,要提高認識,高校要提高學報的科研地位,給予學報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編輯人員要對自身有深刻的認知,保持編輯學術期刊的初心;編輯部要與時俱進,打開融媒體思維。另一方面,要對制度進行優化,健全編輯的職稱評審和晉升機制,遵守出版專業資格業務培訓規定,建立編輯定期外出學習和交流的制度,創新“傳幫帶”的老編輯帶新編輯制度,優化工作量考核標準,完善選題策劃制度等。

關鍵詞:高校;學報;編輯;融媒體;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8-0160-04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高等學校學報是高等學校主辦的、以反映本??蒲泻徒虒W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高校學報是學術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隸屬高校,相較于其他學術期刊,學報有著天然的學科資源優勢和學術人才優勢。目前,國家對高校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教育領域對學科建設、課程改革、教學研究等有關教育教學的研究內容尤為重視[1]。學報是高??蒲械拇翱冢菂R聚最新學術成果,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平臺。編輯人員是學報的靈魂,更是挖掘和培育學術新人,打造高水平學術期刊的關鍵。只有明晰目前學報編輯隊伍存在的問題,組建一支專業水平高、學術能力強的編輯團隊,學報才能真正成為展現高校科研水平的窗口,成為助推學術進步的力量。

一、學報編輯隊伍發展的瓶頸

(一)邊緣化的傾向

1.地位和待遇的邊緣化。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讓教育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高校對教學和科研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教學單位和科研單位成為學校的重點關注對象。學報編輯部往往被定義為行政、教輔類部門,而非學術研究和科研機構,往往附于其他機構而沒有獨立建制?;诖?,編輯人員的邊緣化地位也更加明顯。除了學術地位和經濟地位與教科研人員不可同日而語外,在崗位聘任時,也往往被歸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而非教學科研人員[2]。《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學報編輯人員屬于學校教學科研隊伍的一部分,學報編輯人員的職務評聘、生活待遇以及評優表彰等方面應與教學科研人員同等對待。學校應為編輯人員進修學習、進行學術研究和參加必要的學術活動提供條件”。現實中,學報編輯人員的境遇與管理辦法的規定并不一致。學報編輯人員不僅被“踢出”教學科研的隊伍,而且在職稱評聘上缺乏優勢,更被學術研究和學術會議排除在外,邊緣化的地位讓學報編輯隊伍難有發展的動力。

2.心理和角色的邊緣化。外部環境的影響會進一步導致編輯人員自我認知的邊緣化。第一是心理的邊緣化,表現在編輯人員自降身價上。學報是高??蒲械拇翱?,學報編輯人員本就肩負“為他人作嫁衣”的職責,再加上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日益邊緣化,編輯人員對學術研究的熱情會越來越低,科研意識會越來越淡薄。長此以往,編輯人員會缺乏對學科前沿動態的了解,遠離科研團隊,無法提升所編稿件的學術水平,最終將自己劃入教學輔助隊伍,甘愿淪為學術的配角。第二是角色的邊緣化,主要體現為編輯人員對專家審稿過度依賴。編輯人員是學術質量的掌舵人,推薦優質稿件、過濾學術垃圾是學報編輯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但由于自身學術水平較低、專業技術不過關,很多編輯人員把審閱重任全權交與學術專家,編輯人員的角色日益邊緣化。

(二)媒體融合力不足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新媒體的迅速崛起,信息化和數字化已經逐漸覆蓋紙質媒體。紙媒式微的時代,報刊面臨著重大的生存危機,學術期刊也不例外[3]。在數字化、技術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學報要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打造一支具備融媒體思維、掌握新媒體技術的編輯團隊。

1.思維的局限。信息傳播技術推動學術期刊的運行機制、發展模式逐步智能化、數字化、開放化。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共1918種,由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主管的期刊有1035種,占總數的54%。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作為學術期刊中的特殊群體,高校學報是學術期刊的主力軍,學報編輯人員理應扛起融媒體時代乘風破浪的大旗,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對自身進行調整。目前,多數學報編輯人員都不能跟上媒體融合的步伐。大多數學報編輯人員常年在高校體制內工作,崗位缺乏競爭力,職業壓力也相對較小,習慣固有工作模式后,大都故步自封,不愿主動接受新媒體傳播方式和數字化出版模式[4]。

2.技術的局限。熟練運用新媒體傳播技巧,掌握數字化技術是高校學報融媒體發展的關鍵。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學習不僅需要以一定的理論背景為基礎,還需要靈活的網絡操作能力。然而,目前學報編輯人員大都無法實現對新技術的熟練運用,除了思維局限的原因,編輯人員的學歷和年齡結構也存在問題。高校學報編輯部多為科研處的下屬科室,或直接被劃分到教輔部門,編輯人員的學歷水平不如教學部門教師的學歷水平,年齡結構也不如其他部門均衡,新技術的運用和推廣困難重重。以新媒體傳播領域普及率較高的微信公眾號為例,高校學報的微信平臺開發應用率并不高。很多學報編輯部人員不足,做好日常的編輯校對工作已經超負荷,自然無心開通微信公眾號。多數已經開通微信公眾號的學報,也因缺乏專業的新媒體編輯人員進行運營和推廣,推送內容存在欄目亮點不突出、整合能力差、原創性不足、推出頻率低、缺乏吸引力等問題,公眾號最終成為“僵尸號”。

(三)出版專業人才不足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1993年發布的《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提出了如下辦刊條件,“有健全的編輯部。編輯人員按任務定編,一般專職編輯人員,季刊不少于3人,雙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7人。此外,還要配備必要的編務人員”。對照管理辦法來看,目前多數高校學報編輯部都存在編輯人員不足的問題,編輯人員往往負責編輯和校對兩項工作,“三審三校”流程難以順利實行。而且高校學報編輯隊伍主要以教師和研究系列等技術職稱的人員為主,具有出版專業職業資格的專業出版人員比例較低,編輯出版人才不足,會削弱學報的學術專業性。如有文科背景的編輯人員參與自然學科文稿的審讀,若不熟悉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憑借自身的經驗處理文稿,會導致參考文獻格式錯誤頻出;若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的運用等基本功不過關的編輯人員審讀文稿,會導致學報差錯率攀升等[5]。出版專業人才的不足,制約了學報編輯隊伍的學術水平和編校水平,更拉低了學報的辦刊層次。

(四)學術腐敗

學報是高??蒲械拇翱冢菂R聚最新科研成果和學術研究的平臺。依托高校的科研背景,學報在學術期刊中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十分容易成為學術的藏污納垢之地,成為低水平職稱論文和低水準科研項目結題論文大量堆積的“學術垃圾箱”。學報編輯人員不僅是為廣大學者“作嫁衣”的幕后工作者,也應成為打造優質學術平臺、挖掘學術新人、助推科研進步的開拓者。但由于學術理想不堅定,辦刊理念出現偏差,部分學報編輯人員逐漸淪為學術腐敗的中間人,“閉門辦刊”,將學報作為本校教師發表職稱論文的專屬刊物,間接拒收外來稿件;置學術期刊的社會效益于不顧,在辦刊經費收支平衡甚至充足的情況下,為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增加學報頁碼,違規收取版面費;與學術論文中介合作,將學術論文中介作為學報收取高額版面費的“線人”,拉低學報的學術地位;收錄“人情稿”,與級別相似、水平相當的學報聯合起來,以學術交流為借口進行高校間學術論文發表的“資源置換”。學術腐敗是科研毒瘤,“閉門辦刊”最終會將學報推向發展的死胡同,經濟效益至上會把學報變成文字的“垃圾場”,“資源置換”會擾亂學術期刊的科研秩序。面對學術腐敗,學報編輯人員應該是“醫者”,而非協助者。

(五)選題策劃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

選題是學術期刊的生存之本,做好選題策劃,不僅能推動學報辦出特色,形成核心競爭力,而且能讓學報成為彰顯地域文化、突出地域學術氛圍的重要平臺。高校學報要走上持續發展的健康之路,必須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與時代同步,全力做好選題策劃。

首先,當前高校學報的選題策劃缺乏主動性。主要表現為編輯人員認為選題策劃沒有必要,刊物的質量高低取決于稿源的質量,稿源的質量取決于作者的水平,所以只要有優質的作者團隊,選題策劃就可有可無。此外,編輯人員對選題策劃缺乏積極性,將選題策劃的重任歸于主編,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不足。其次,選題策劃的創新性不足。主要表現為選題題材重復,同質化嚴重。例如,忽略刊物的定位和方向,盲目跟風時代熱點;不考慮自身學術水平,找不準重大選題的切入點,邯鄲學步;選題內容平庸,缺乏問題意識,人云亦云等。最后,選題策劃制度不完善。編輯部不能因時、因事定期召開選題策劃會議,選題策劃成為空談。

二、優化編輯隊伍的策略

(一)提高認識

1.高校要認識到優化編輯隊伍的重要性?!督逃筷P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工作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要求,“各高校要進一步加強對學報工作的領導,為辦好學報提供切實保障。各高校必須把學報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學報工作的領導。學校黨政領導要像重視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一樣重視學報工作”。依據《意見》的要求,高校要有一定的政策傾斜。第一,學校在引進人才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將具有編輯出版資格的人才逐步充實到學報編輯隊伍,優化編輯團隊的人才結構。第二,要給予編輯部一定的資金支持,增加辦刊經費投入,提高稿酬,賦予編輯人員更自由的稿酬發放權,以吸引優質稿源,提高編輯工作的積極性;為編輯人員參加出版專業知識培訓提供充足的經費,提高編輯隊伍學習的積極性[6]。第三,創新激勵,視編輯團隊為科研團隊的組成部分,給予優秀的編輯人員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第四,權利和地位平等,在職稱評審、職位晉升方面,給予編輯人員與科研人員同等的待遇,鼓勵編輯人員參與科研工作。

2.編輯人員要有清晰的自我認識。首先,面對不良的學術環境,編輯人員要始終保持學術情懷,不忘初心,自覺與學術腐敗的行為劃清界限,主動揭發檢舉學術不端的行為,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科研氛圍;克服自身的學術惰性,積極主動申請參與學術研討,組織學術會議,進行學術研究,耐得住科研的寂寞,經得起利益的考驗。其次,要明晰自己的職業能力,熟知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針對自己的專業不足,主動學習出版專業基礎知識和編輯實務,在補足短板的同時,發揮自身的優勢,全面提升職業能力。最后,針對長期面對電腦和伏案的工作特性,編輯人員要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培養豐富的業余愛好: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修身養性,為煩瑣的編校工作打好情緒基礎;加強運動鍛煉,盡量避免出現頸椎病、近視、心腦血管病等職業病,努力培養自己樂觀、積極、豁達、向上的工作心態。

3.編輯部要打開全媒體思維。一是轉變思維方式,即從傳統紙媒思維轉向融媒體思維,升級傳播理念,對傳播的廣度有更深刻的認識,及時從“點對點”過渡到“點對面”。二是積極探索個性化的媒體融合模式,向優秀學報同行學習,向新媒體發展成熟的大眾傳媒學習。加快學報轉型的步伐,引進新媒體專業技術人才,組織建設學報的新媒體編輯運營團隊,利用微信、微博、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創建學報的新媒體矩陣。以微信平臺的公眾號運營為例,學報新媒體運營團隊可根據學報的特色欄目,將公眾號作為刊物內容的拓展平臺,加強對特色欄目的宣傳和推廣。同時,要靈活運用新媒體運營技巧,打破學報固有的嚴肅形象,將學報公眾號打造成既嚴謹有料又活潑有趣的交流和展示平臺,拉近讀者、編者、作者的距離。三是立足學報的內容優勢,規避新媒體內容流量化、批量化的弊端,以打造優質的刊物為發展主線。第一,依據本地地域特色,參與城市文化建設,樹立起學報的文化口碑。例如,以城市的文化建設政策為導向,開辟地域傳統文化研究特色專欄,集中反映城市傳統文化的建設成果。江西是書院大省,坐擁白鹿洞書院、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豫章書院四大書院。《南昌師范學院學報》依據江西省內的書院文化資源優勢,開辟了“書院研究”專欄。該專欄不僅吸引了省內書院研究的學者,也吸引了大批省外學者,研究范圍更是從江西的書院擴大到全國各地的書院,研究內容也從最基本的書院建制、書院活動研究擴展到書院與現代教育結合的研究等?!皶貉芯俊睂谥饾u成為書院類學術資源的素材庫。第二,依靠本校優勢專業,打造特色欄目,吸引校內外優質稿源,提升刊物的學術質量。例如,由景德鎮陶瓷大學主管主辦的《陶瓷學報》依據“瓷都”景德鎮的地域文化優勢和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類專業的學科優勢,打造了“藝術與設計”專欄。該專欄重點介紹與瓷器有關的歷史文化流轉情況、文化藝術比較,學科覆蓋面雖廣,但“形散神不散”,內容都彰顯著瓷器的精妙與唯美。

(二)完善制度建設

1.完善編輯崗位培訓制度。根據《出版管理條例》《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關于加強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登記注冊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責任編輯每年需要完成共計72學時的專業培訓。其中,必須參加不少于24學時的面授學習,其余48學時可于規定網站進行自學,也可以主講人身份進行公開講座、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相關學術論著等方式抵扣學時[7]。因此,編輯部要積極完善編輯崗位培訓制度,從崗前培訓到任職期間的常規培訓,再到具備崗位職稱之后的繼續教育學習,用嚴格的學習培訓制度,讓學習貫穿編輯工作的始終??傊?,學報編輯人員要及時掌握最新的國家標準,根據行業的新規范、新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2.制定“走出去”的發展策略。新時期的學報編輯人員不僅要精通編輯理論技能,還要具備科研和實踐能力。只有勇于“走出去”,學習交流同行的經驗,參與學術研討,深入出版一線,編輯人員才能成為通才,才能實現編輯技能、學術研究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融合發展,編輯隊伍才能成為引領學報走向成功的中流砥柱。第一,與學報同行學習交流。編輯人員要定期與學報同行交流溝通,針對全媒體時代高校學報面臨的新問題,共同探討發展的新路徑,互幫互聯,實現共同進步。第二,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構建學術共同體。編輯人員應該在強化編輯業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背景,依托高校的學術資源,提高科研素養。編輯人員參加業內的學術研討,不僅能熟悉相關欄目學科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研究熱點,還能近距離接觸相關科研團隊,與團隊學者建立友好關系,為后續工作的約稿和組稿打好基礎,第一時間獲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發表權。第三,定期參與排版、印刷和打包活動,通過專業以外的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學報編輯人員主要負責文稿的編校,學習和研究的核心是文字,主要工作場地在辦公室,定期參與“室外”活動,不僅能開闊編輯人員的眼界,而且能增強編輯人員對文字工作的感受力。參與排版,能夠提高編輯人員對刊物版面安排的把控能力,在處理文字和圖表時更加得心應手;參與印刷實踐,能夠讓編輯人員了解刊物印刷的紙質要求、油墨用量等涉及出版成本、印刷流程的內容,激發編輯人員對所處行業的探知熱情,如對中國的出版技術變遷進行相關探究;參與雜志的打包活動,能讓編輯人員體會到刊物的來之不易。從打磨文字到學報出刊,整理打包發到郵局是最后的一個步驟,也是讓編輯部長吁一口氣的一步。參與打包實踐,可以加深編輯人員對刊物的情感,可以有效增強編輯團隊的凝聚力。

3.編輯隊伍實行“傳幫帶”制。青年編輯是學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做好青年編輯的培養工作關系到學報的長遠發展。編輯團隊應實行“傳幫帶”制,即在新編輯入職之后,由編輯部指派業務水平高的老編輯在職業道德、學術理論、編校基礎知識、出版流程等方面,對青年編輯進行幫助和引導,及時解答青年編輯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還要定期召開“傳幫帶”座談會,分階段對“老帶新”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此外,積極鼓勵“新帶老”,鼓勵青年編輯將最新的網絡傳播技巧、互聯互通方法、新媒體運營思維等新知識帶給老編輯,鼓勵老編輯虛心學習,構建融媒體思維[8]。只有這樣,編輯團隊才能實現新編輯業務扎實、積極進取,老編輯虛心求進、不倚老賣老的發展目標,為構建一支團結向上、學術能力強、專業能力足的編輯團隊打好人才基礎。

4.優化工作量考核制度。學報編輯工作具有特殊性,考核標準亦不能照搬專職教師或校內行政人員,而是要綜合考慮編輯工作的特點,在尊重編輯人員工作成果的同時,全面激發編輯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用內容科學、形式公平的量化考核激發編輯人員的競爭意識,增強編輯團隊的競爭力。首先,要以編校的總字數為考核基礎。設置最低工作標準,年度考核時必須完成最低字數的編校工作量。其次,要以差錯率為考核核心。以國家標準為準繩,設置編輯部的最高差錯標準,并定期聘請外審專家對編輯部的編校工作進行質檢和考核。再次,折算附加工作量。編輯人員參與科研項目、參加學術會議、參加專業面授培訓和網絡課程、參與其他實踐活動等,都要按一定的標準折算成工作量,參與重點學術科研項目的有必要酌情加分。最后,要制定隱性工作量標準,明晰編輯人員的隱性工作量[9]。與教師的工作量可以通過課時進行精確量化不同,編輯人員的工作瑣碎繁雜,一期學報從初審篩選稿件到最后出刊,編輯人員可能要從百篇稿件中篩選出十幾篇,沒有被錄用的稿件也同樣需要編輯人員檢查重復率,送出去外審等,出版流程中有大量的隱性工作無法估量。制定隱性工作量計算標準,是公平公正的要求,是重視編輯人員工作的體現,也是激發編輯人員工作熱情的有效方式。

5.規范和升級選題策劃制度。加強編輯部的選題策劃制度建設,用制度建設實現選題策劃的主動性和創新性。首先,嚴格執行選題論證制度。編輯部要定期對選題進行集中討論,確定下一年度的重點選題,安排部署選題策劃的任務。其次,建立緊急選題篩選制度。針對時事熱點和重大選題,及時召開臨時性選題策劃會,通過權衡利弊,審時度勢,頭腦風暴,決定是否“跟蹤”臨時性選題。最后,制定選題策劃采納獎勵制度。對通過論證并采納的選題,要給予提出選題者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激發編輯人員參與選題策劃的熱情,提高編輯人員的選題策劃創新能力[10]。

三、結語

目前,除重點大學學報能夠依托高校較高的學術地位和較強的學科優勢吸引到國內外優質的稿源之外,部分地方高校學報都無緣優質稿源,學報的學術傳播性和學術影響性也無從談起。融媒體時代,地方高校學報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也同樣擁有更多的機遇。高校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是優化編輯隊伍的重要前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熱忱的辦刊初心是凈化編輯隊伍的靈魂,完備的管理規范、培訓制度、選題策劃制度和量化考核標準是提升編輯隊伍競爭力的關鍵。編輯隊伍是帶領高校學報突破發展瓶頸,走向更廣闊的學術空間的中堅力量,打造優質的學報編輯隊伍,有利于學報學術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可以讓學報在成為高校學術質量展示窗口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成為擴大高校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試金石。

參考文獻:

[1] 孫惠玉.學術出版理念從樹立到踐行[J].科技與出版,2019(2):131-135.

[2] 鄭琰燚,李燕文,莫弦豐,等.高校學報在“雙一流”建設中的機遇和挑戰[J].編輯學報,2017,29(2):160-162.

[3] 陳未鵬.學術出版經紀人:“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編輯職業新定位[J].出版科學,2017,25(1):56-59.

[4] 高平亮.學術期刊編輯工作量考核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8,16(5):140-142.

[5] 劉昱.編校合一模式下高校學報的校對質量控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103-107.

[6] 鄭佳.科技期刊編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天津科技,2019(10):57-58.

[7] 羅香.學術期刊編校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提高對策[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5):34-36.

[8] 張絨.學術期刊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33(4):92-97.

[9] 高申,李國玲,杜宇欣.“中國知網”在科技期刊選題策劃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0,22(5):457-459.

[10] 肖時花.學術學報選題策劃的信息捕捉[J].編輯之友,2018(11):90-94.

作者簡介:費飛(1990—),女,河北唐山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

猜你喜歡
優化策略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15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99一级毛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乱强伦|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三区二区| 亚洲bt欧美bt精品|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黄| 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色网站|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五月婷婷导航|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9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黄色爱视频|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九色91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网址|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www.91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h视频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91免费在线看|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四虎综合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激情综合网址| 国产91高跟丝袜|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欧美| 成人综合网址|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