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媒體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中,新媒體所具有的新型傳播形態(tài),是傳統(tǒng)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對于應用語言學與當代英語教學而言,新媒體為其增添了很大的優(yōu)勢,為教學過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本文以新媒體時代為背景,討論應用語言學對當代英語教學的作用以及應用語言學在當代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為新媒體背景下應用語言學與當代英語教學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新媒體;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8-0200-02
一、引言
現(xiàn)階段,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人類已經(jīng)步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同時也使高等教育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zhàn)。為了與新媒體時代下社會所需人才要求相符合,我國高校開始對英語教學進行新一輪優(yōu)化,這個階段的英語教學轉(zhuǎn)型也有了新的方向。應用語言學指的是通過某種理論和方法對語言的使用進行分析,以此來研究語言,對語言的使用進行有效的指導,而并非只注重研究的理論性。應用語言學具有獨立性、實用性、實驗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在語言學中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1]。因此,在當代英語教學中運用應用語言學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學習英語的現(xiàn)狀,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督促他們自主學習,讓英語教學進行得更有效率。
二、應用語言學對當代英語教學的作用
即使在新媒體時代,學生依然是當代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因此在當代英語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明確,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事半功倍。應用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體現(xiàn)在口語和書面語兩個方面,就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學而言,重點在于聽說讀寫的基礎教學和英語翻譯的加強教學[2]。其中,對于基礎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它們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扶持的關系,但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和難點,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使用和選擇上有所不同。由此可見,應用語言學在當代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首先體現(xiàn)在明確教學目的、任務和方法,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所占的教學比例進行課時的安排,對于難度大的教學內(nèi)容需安排課時多一些,難度小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相對少安排一些課時。
以學生的學習目標為出發(fā)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是應用語言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都希望可以掌握更多的語法知識,具備更強的英語交流能力,而應用語言學的運用就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促使其積極主動進行英語學習[3]。如今,在新媒體時代,學生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視頻等新媒體方式來進行英語學習,可以為其營造更加良好和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其自覺主動進行英語學習,進一步提高其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應用技巧。可以說,只有從學生的角度為出發(fā)點,制定學習目的、任務和方案,才能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提高教學效率。
三、應用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情感表達
我國當代英語教學過度強調(diào)語法的運用方式,忽視了語言在情感方面的表達。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通常只注重語法、詞匯、理解等內(nèi)容的教學,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情感的表現(xiàn)力。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會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于語法的使用以及句子的結構組成等內(nèi)容的講解,并沒有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忽視了英語運用環(huán)境的構建,這種教學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學需要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汲取。在新媒體時代,可以運用新媒體播放經(jīng)典英文視頻片段,讓學生沉浸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4]。
(二)對于錯誤沒有深入解析
教師在英語授課或者學生練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地方,通常會立刻指出或者糾正,卻并不會對學生存在的錯誤進行深入的觀察及解析。而事實上,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應當對其進行總結和分析,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讓指導和幫助更加有針對性,從根本上避免學生再次犯錯的可能。另外,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先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通過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為應用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效果以及教學質(zhì)量提供保障。
四、應用語言學在當代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勢
(一)應用語言學指導當代英語教學改革
雖然我國當代英語教學理論已經(jīng)有所改進,但就整體而言,理論水平依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對相關知識的研究也較為匱乏。對于這種不利于開展教學改革的活動,我們應當充分了解并采取一定的整改措施。所有的改革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只有擁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開展改革活動,這對英語教學來說也同樣適用。為了進一步使應用語言學在我國當代英語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就需要在改革過程中增加對應用語言學的重視。面對數(shù)以千計的高校和數(shù)以萬計的英語教師,教學改革不是關乎少數(shù)人的事,而需要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才能推動改革活動的進展。只有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除此之外,在當代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用語言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學習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可以在學習理論基礎的同時對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用更科學、更合理的理論對教學改革進行指導,使其更加符合英語的教學規(guī)律。通過這種方法,應用語言學的相關理論便能與我國當代英語教學的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
(二)應用語言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口語與寫作能力
從整體上看,長期以來“閱讀型”教學模式占據(jù)了我國當代英語教學模式的主導地位。這種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我國改革開放前科技、經(jīng)濟以及文化等各個領域發(fā)展都相對落后的情況下的,當時我國對外交往不多,大學生幾乎只能通過閱讀英文資料來進行英語學習,并沒有很多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閱讀型”教學模式對于那個時代而言是符合當時國情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新媒體時代,我國對外交往日益增多,對外交往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各個行業(yè)都需要更多具有較強英語交際能力的人才來滿足時代的更新。此時大學生作為各大企業(yè)招聘的首要人選,學好英語,掌握英語交流技能已是大勢所趨[5]。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閱讀型”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很難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因此,需要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迎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外語能力的要求,我國各大高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對學生的對外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具體可以從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這兩方面入手。
關于語言的學習,從理論角度來看,可以按照不同的交際方式分為4種形式,即“聽”(listening)、“說”(speaking)、“讀”(reading)、“寫”(writing)。對于學習者而言,“聽”和“讀”是語言輸入(linguistic input)的一種方式,是對語言進行解讀的基礎;“說”和“寫”是語言輸出(linguistic output)的一種方式,也可以理解為語言的產(chǎn)生。語言輸出在整個語言學習過程中是最后一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它代表著學習目標的達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加強對語言輸出的重視,即重視對口語及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上述論證,可以發(fā)現(xiàn)“聽說型+讀寫型”教學模式比“閱讀型”教學模式更適合當前的教學形勢,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及寫作能力。
(三)應用語言學有效完善當代英語教學系統(tǒng)
我們應該認識到英語的學習及應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也應該經(jīng)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費時低效”的現(xiàn)象是當前我國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6]。但是,對于“費時低效”,我們應當秉持客觀的態(tài)度,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論。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費時低效”的現(xiàn)象在一定范圍內(nèi)具有普遍性,這個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們對于語言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關于“語言是什么?”這個問題至今語言學家還在探索,對于這種認識不夠深刻的事物,自然不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并駕馭;另一方面,語言的形成極為復雜,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以及生活環(huán)境中形成并發(fā)展的,因此學習一門語言,需要對其背景和環(huán)境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本就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一件事,因此不可能速成。
五、結語
應用語言學和當代英語教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費時低效”的學習已經(jīng)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努力提高學習效率。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是具有一定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大學生,以便其在畢業(yè)之后可以在英語工作崗位上擔任重要職責。應用語言學的運用可以指導當代英語教學改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與寫作能力,可以有效完善當代英語教學系統(tǒng)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初明.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在解決問題中前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6):813-816.
[2] 陸輝.英文國際新聞報道——應用語言教學方法分析[J].新聞戰(zhàn)線,2015(4):144-145.
[3] 琳琳.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方文學,2018(3):131-132.
[4] 趙延燕.融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24):59-61.
[5] 周影.應用語言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關系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1):82-83.
[6] 陳儒詩.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高考,2018(6):13.
作者簡介:任瑞娜(1989—),女,山西河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與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