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鶴信
長跑項目是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更是學生在升學考試中需要測試的重點科目。但是一直以來。初中教師在推行長跑教學的過程中。卻面臨著各種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困難。這些困難既有教師本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所導致的,也有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在本文中我將針對初中生長跑教學項目展開系統化論述,分析初中生長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建議,真正實現學生長跑能力的提升。
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是初中長跑的重要體現方式。在過去這一項并不會給絕大多數學生造成困難的體育項目,放眼當下卻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除了學生本身的因素之外,教師的教學措施相對低效同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 初中生長跑項目的問題
初中生在練習長跑運動的過程中主要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身體體能不達標。長跑是一項對身體消耗非常巨大的運動,而且這種消耗并不是暫時性的,而是會持續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所以很多學生在長跑過后紛紛感到氣喘吁吁甚至呼吸急促,這便是其體能消耗最明顯的表現方式。這種體能消耗反映在身體層面上的是巨大的疲勞感。很多學生之所以厭倦長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長跑后自身的身體狀況會陷入異常勞累的狀態。而學生的身體體能不達標則是他們非常排斥長跑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學生個人成長的營養需求被逐漸保證,甚至出現了極個別的營養過剩和肥胖問題。這種現象導致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一直處于有待提升的狀態,身體素質的不達標便會導致他們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疲勞感愈發強烈,所以對長跑項目表現出的排斥情緒非常明顯。
第二,教師的教學工作沒有落實到位。雖然長跑運動需要學生獨立自主完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可以發揮作用的余地。至少在長跑運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長跑技巧和有效調節體能的運動方式。而在長跑工作結束后,教師也可以教育學生如何做一些體育動作盡快放松身體,恢復體能。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重視這一部分的工作。在他們看來,800米也好,1000米也罷,這一段距離都不算很長,只要學生稍微堅持一下便可以順利完成,并不需要傳授他們專業的跑步技巧和跑步理論,這反而會增加學生的理解壓力和學習負擔。也正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不夠深刻,導致絕大多數學生一直未能掌握科學的跑步方法、熱身方法和拉伸方法。跑步方式不規范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的體能消耗,從而導致學生對長跑項目愈發排斥。
第三,學校教學工作不夠重視。實施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促進其全面發展。而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文化和數量有接近十門之多,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學習課業繁重的,這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壓力同時也容易公家學校的教育負擔。因此很多學校為了提升自身教學效率,紛紛在課程的安排與設置問題上下功夫。以語文、數學和英語為代表的三大主課占據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大量時間,而其他次要學科如歷史、政治的也占據著一定的地位。至于音樂、美術和體育這些學科,有的在中考中不會出現,有的即便在中考中出現了,所占的分值也相對較低,所以很難引起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視。多種因素融合在一起,共同導致了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被無限壓縮,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因此變得愈發艱難。
2 初中體育長跑教學策略
上文所述,初中體育長跑教學工作主要存在學生的排斥情緒,嚴重教師的教學存在缺陷,以及學校在體育課程教學方面給予的力度不夠強這三個問題。所以在提升初中生長跑能力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同樣可以針對這三個方面的問題采取應對措施。
首先是學生的排斥情緒。學生之所以對長跑表現出如此明顯的排斥情緒,主要是因為長跑過程異常枯燥,而且會造成嚴重的體能消耗讓他們望而卻步。所以在推行長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提高整個保護過程的趣味性并酌情降低跑步難度。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展之前首先對全班學生進行一次體能測試,根據學生的體能測試反饋結果,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例如,經過教師的體能測試檢驗發現班級內絕大多數男生所能承受的跑步距離為800米,女生所能承受的跑步距離為500米。一旦超出了這個范圍,他們便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而在教學工作開展初期,教師不可以強行推行教學計劃,讓每一名學生都跑完規定的標準,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循善誘。例如在跑步的過程中放一些音樂給學生放松心情,把學生的注意力從單純的跑步上吸引開,這有利于調節學生的跑步情緒。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跑步距離上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跑1千米困難的學生可以先跑800米,并逐步增加運動量,而不是強制要求他們必須跑完1千米。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逐步增強學生的體能,進而提升其長跑能力。
其次是教師教學工作的缺陷。教師的教學工作存在缺陷,致使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付出了比正常標準更高的體能消耗,這也是導致學生的長跑成績一直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所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傳授學生盡可能多的、比較正確的跑步方法。關于這一部分的工作,教師可以從跑步前的熱身運動和跑步后的拉伸運動這兩個方面開展教學。首先是跑步前的熱身運動,教師可以把振臂運動、前壓腿運動、側壓腿運動、擴胸運動等常規的熱身運動編寫成一套體操,并要求學生做一遍。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跑步技巧,如“兩步一呼,兩步一吸”的呼吸方法、步幅大致相等的間距以及跑步速度的均勻等技能,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降低學生的體能消耗提升及跑步效率。而在學生跑步工作完成后,教師也要傳遞給他們一些身體拉伸的基本動作,交代他們一些值得注意的關鍵事項(例如不可以第一時間用冷水沖涼,更不可以暴飲冰鎮飲料等),這不僅是在提升學生的跑步效率,更是保養他們的身體健康。
最后是學校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問題。學校在體育課上安排的時間相對不足進一步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所以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分兩步解決:首先教師要向學校申請,說明體育運動對學生身體體能改善和身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性,以及當下階段學校在體育課程時間安排上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通過這種方法努力實現學校在體育課程安排時間上的增加。其次,充分利用體育課外的時間。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不一定局限在體育課上,在其他一些日常片刻中同樣也能進行。例如初中階段很多學生選擇寄宿學校,所以在每天早上都會有晨跑。體育教師可以和學校領導做好溝通,由自己親自負責全體學生的晨跑事宜。在晨跑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和相關元素,提升學生的跑步意識和跑步能力,這對他們長跑能力的提升是具有直接性幫助的。
3 結語
長跑項目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具備出色的長跑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中考體育測試中發揮出理想水平,更有助于鍛煉身體體能,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條件,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所以我們要重視長跑教學工作,把存在于長跑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都做準確性認識和完全性解決,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塑造優質環境。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班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