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明
隨著立德樹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體適能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運動興趣,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可以積極訓練,不斷創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自身的心智獲得多方面的發展。現從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入手,淺談如何有效地依托體育游戲,更好地調動小學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給學生身心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個人自我約束意識比較薄弱,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認知不清,而且很多小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毅力品質,因此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容易產生參與性不強,運動興致不高等多種問題。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關注學生的訓練成果之外,如何有效兼顧學生興趣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興趣,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核心問題。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入小學體育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游戲的應用
游戲本身就是廣受小學生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而在游戲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們有趣互動之外,積極融入一些體育動作和技巧教學,可以很好的拉進體育與學生的距離,啟發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1.1借助體育游戲提升準備活動的效果
在小學體育課堂上,要想有效實現課程預熱,教師必須要帶領學生進行一系列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開展,不僅要達到熱身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于即將開展的項目有一個良好的準備,這樣才能夠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準備活動開展時,除了慢跑、定位操等形式外,教師就可以開發一些簡單有趣的預熱游戲活動,讓小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充分集中到課堂,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快樂游戲。
如在慢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按照口令變換隊形,使小學生的集體意識可以顯著增強。同時,在隊形變換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靈活的站位與調整間距,傳遞給學生基本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也能顯著增強。另外,在定位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模仿動物的小游戲,讓學生們在跑、跳、蹦、躍的過程中,可以模仿一些小動物的動作,從而使運動過程更具趣味。
1.2寓教于樂依托游戲提高課堂互動活力
小學階段學生本身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對于很多體育項目本身都有很強的參與意識,但是由于小學生缺乏基本的規則意識,所以教師主觀上宣布的動作指令會令他們產生排斥心理。在開展課堂教學時,為了他們可以玩得非常投入,就需要設計一些體育游戲,讓他們自覺按照要求來完成一些動作,他們的熱情就會逐步提升。還有時候教師統一安排的一些活動過于復雜,教師需要反復講解和演示,強硬的灌輸,就會激發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得體育課堂的效果大大削弱。如果教師能夠運用體育游戲的形式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就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還能夠達成快樂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們在運動的過程中積極表現,不斷挑戰自我。
如在跳繩運動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單純用計數的方式,讓學生開展一分鐘跳繩訓練之外,可以引入接力的形式,讓學生們依次組成不同的小隊,以跳繩的形式來完成“情報傳遞”的工作。每個同學跳完50個繩之后,傳遞給下一個同學,看看哪個小組完成的又快又好。這樣一種情報傳遞的運動形式,大大調動了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他們會不斷為自己同組的學生助力,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在學生們團體合作,高效傳遞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收獲更多的快樂,體育課堂的氛圍被大大的激活,學生的運動參與興趣也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證。尤其是在運動過程中,一些本身表現不好的同學,受到組員的啟發和鼓勵,他們也會努力突破自我,積極向優秀學生靠近。結合學生運動參與的成果,教師還可以進一步調整游戲模式,如增加難度,開展一些組合訓練等,使學生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1.3有效回顧整理情緒為下節課預留期待
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整理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教師對于課堂的整理活動不夠重視,單純通過語言文字的形式總結學生課堂學習的內容,并讓學生可以靜心聆聽,試圖為下節文化課程的學習做有效鋪墊。但如果只是教師口頭上對學生提供一些指引,學生的放松意識不能夠有效帶動,還會使學生一直停留在體育課堂的愉悅氛圍之中,不能夠有效舒緩身心。這個時候,與其教師口頭為學生放松,不如設計一些舒緩的游戲,幫助學生逐步調整,在愉悅的氛圍之中結束體育課堂,這樣學生會對下次的體育學習更加期待。
比如體育教師在最后整理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為下節課的活動做預熱,可以借助太極拳的一些動作,讓學生們積極進行一些動作模仿,并告訴他們動作的一些名字,如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手揮琵琶等,讓學生們猜一猜動作,并進行適當的模仿,能夠使學生的身心慢慢放松下來,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感受體育文化的熏陶,循序漸進之中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充滿興趣。
2 體育游戲應用過程中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要求
2.1教師要能持續創新,豐富體育課堂的內容
小學階段學生本身有較強的好勝心理,在體育游戲運用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的應用一些既定的模式,而是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比如增強游戲的難度,提升游戲的綜合性設計,設計更為靈動的活動形式等,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參與,不斷挑戰。通過游戲降低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疲勞心理,同時讓學生自身的綜合體能方面可以不斷突破。對于小學生而言,體育游戲不僅是一場娛樂活動,更可以豐富學生的體育認知,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全面成長,高效進步。
2.2提升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優化體育游戲的嵌入
在小學體育課堂運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在游戲的內容、形式方面不斷創新之外,對于體育課堂的組織意識也要能夠不斷增強。比如教師將體育游戲設計的過于花哨,就會使學生將全部的精力放置在游戲上,忽略了體育學習的過程。還有時候一些游戲對于道具、場地等的要求非常高,一節課下來,為了組織游戲,學生耗費了大量精力,這樣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接受情況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在體育游戲運用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課堂組織能力,讓學生可以高效參與,不斷進步,靈活而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2.3依托游戲互動,培養小學生優秀的體育運動精神
小學階段學生本身活潑好動,加之在家庭氛圍中很多學生缺乏規則意識,因此在體育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小學生也會暴露出來諸多問題。如有的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不是很強,在游戲的過程中會與學生產生一些摩擦,還有的學生對于運動的技巧掌握不是很好,因此在游戲過程中會出現消極、逃避等個性心理,這時候教師也要能夠積極引導。依托體育游戲,教師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運動精神,讓他們對游戲的規則、角色及整個游戲過程建立較強的理解意識,通過游戲讓學生可以有效競爭,自信成長。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豐富小學體育課堂的內涵,還能夠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運動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體育游戲作為小學體育的小學體育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同時還需要彰顯教育性、合作性的特點,讓學生可以多效成長,積極進步。游戲教學可以恰當貫穿小學體育課堂的始終,在每個階段都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而要如何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教師結合情況有效設計,使體育游戲的內容盡可能豐富,形式輕松活潑,這樣學生對于課堂上的體育游戲會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也能收獲更多。
(作者單位:上海市周浦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