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狀況調查

2020-09-10 07:22:44鐘震昊戰嘉璐黃銀潤耿秋實王東來卜紫婷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15期

鐘震昊 戰嘉璐 黃銀潤 耿秋實 王東來 卜紫婷

摘要: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民間故事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國的形象與智慧。向世界各國人民“講好中國故事”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中國形象,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本文以調查中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現狀為起點,結合傳播學視角帶來的啟示,并為中國民間故事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給出探索性方案。調查結果表明,對外傳播中跨文化差異和翻譯質量兩種制約因素影響著中國民間故事的海外關注度;因中國民間故事種類和傳播媒介的不同,海外受眾喜好不一。文章針對中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面臨的問題和國外受眾反饋,從譯作質量、傳播媒介和文化認同3個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國文化;走出去;民間故事;對外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5-0015-05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中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狀況調查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910602076

一、中國民間故事在國外的傳播現狀

中國民間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歷史積淀的成果。在國家大力倡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努力與時俱進。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中國民間故事目前在國外的傳播狀況。以下內容均基于前期館藏調查報告和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闡述。

(一)傳播情況

1.故事種類和譯本情況。從調查的8個不同省份大型圖書館對外譯本的館藏情況看,對外譯本所收錄翻譯的民間故事種類相對豐富,比如傳說、神話、寶物故事、神仙魔法故事、女性故事、社會政治故事、民間習俗故事,基本上涉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但館藏的譯本數量和種類與中文版的民間故事對比來說是比較少的。2015—2019年這8個大型圖書館的譯本更新種類多為社會生活故事和愛情、人物故事,其中四大經典愛情故事《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更新得最多,特別是《白蛇傳》。可以從中看出,我國對外傳播的譯本的種類偏向于經典的,在中國廣為流傳的,生活性、趣味性更強一些的。在調查問卷中,《花木蘭》這一故事的知名度最高,可能與準備上映的電影宣傳有關。接下來知名度稍高的依次是《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哪吒》《牛郎織女》。以上提到的這些故事本身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民間故事,在中國廣泛流傳,幾乎全民皆知。館藏譯本近幾年更新的種類和問卷調查結果得出國外受眾比較喜歡的種類基本一致,愛情傳說和人物故事相比其他種類來說在外傳播的狀況比較好。譯本的語種多為英語,也有法語、意大利語、日語、韓語、朝鮮語、印尼語等。對外傳播的范圍廣,主要集中在亞歐地區。館藏譯本的更新速度較慢,近幾年圖書館對于這類關于中國民間故事的譯本更新補充較少。

2.故事傳播的載體。我們調查的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出版的紙質書籍,其中多是譯本,少有一些相關的外文期刊、文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載體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例如,在歐美上映的關于中國民間故事的電影、電視劇,海外戲劇演出,亞馬遜、淘寶、當當等網站售賣電子書籍,網絡論壇等。紙質書籍是最傳統的傳播載體,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傳播方式。中國圖書在國外的跨語言、跨文化的傳播,可以視為一種現代性的說服行為,一種修辭活動[1]。但現在最受歡迎和流行的載體形式莫過于電影、電視之類,傳播中國民間故事更為形象和直觀。

3.社會關注度。調查問卷中有一個提問是“生活的區域附近是否有對于中國民間故事的關注”,大概73.27%的人選擇了“是”,26.73%的人選擇了“否”。這些數據表明大部分人比較容易接觸到中國民間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民間故事在外傳播的力度和影響力比較大,社會整體上對于中國文化、中國民間故事的關注度較高。

(二)接受情況

1.接觸方式。國外受眾接觸到中國民間故事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書籍譯本、圖畫漫畫、影視改編、經典歌曲、網上論壇、戲劇海外演出、學校課堂、社會宣傳等。外國受眾接觸到中國民間故事的方式最多的就是影視改編,其次是學校課堂、圖畫漫畫、書籍譯本、網絡論壇,比較少的是經典歌曲、海外戲劇演出、社會宣傳及其他方式。學校課堂接觸比較多,表明中國文化的傳播已經滲透到了國外的教育系統中,引起了一定的重視,中國文化“走出去”獲得了一些成果。而受眾最喜歡的接觸了解的方式恰好也是影視改編,其次是圖畫漫畫、網絡論壇、經典歌曲。其中可以看出國外受眾比較喜歡通過娛樂、輕松的方式去接觸、了解中國民間故事。影視、漫畫、論壇、歌曲的形式傳播有一定的優勢,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更為密切,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不足之處,特別是影視改編。改編有時候因為拍攝需要、迎合大眾口味等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偏離原本的故事,這樣就會導致國外受眾對中國民間故事的理解存在偏頗。

2.對中國民間故事的了解程度。把受眾對中國民間故事思想內涵的理解分為4個程度:“比較理解”占大部分,為67.33%;“完全能夠理解”為20.3%;“不是很理解”為11.39%;“完全不能理解”為0.99%。總的來說,受眾基本能夠理解中國民間故事的思想內涵,對大部分人來說不難,只有少部分人不太理解或完全不理解。這反映出中國文化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接受和認同。受眾認為中國民間故事所代表的中國形象,有68.32%的人認為是積極的,12.38%的人認為是消極的,19.31%的人不清楚。積極的形象遠大于消極的形象,中國民間故事對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具有促進作用。絕大多數受眾認為中國民間故事所起的作用是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少數人認為是加深了中國的神秘感和增加了對中國的喜愛。中國民間故事為國外受眾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好的窗口,為弘揚中國文化發揮了作用。

3.受眾評價。受眾在瀏覽網頁時看到的對于中國民間故事的評價認為正面數量居多的占70.3%,正面、負面數量相當的占19.31%,負面數量居多的占10.4%。說明對中國民間故事的評價大多是肯定的。對于譯本的評價,很多人認為一般,有一定收獲,但短時間內難以讀懂。少部分人認為很好,翻譯的融合性很強,可以讀懂。極少數人認為很差,內容晦澀,完全讀不懂。而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有對特定歷史時期的歷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不了解,跨文化傳播中翻譯質量不佳,各民族文化和審美差異,文學譯介與傳播的盲目性。在譯本翻譯這方面仍需努力和改進,盡量減少差異,能讓大多數國外受眾理解。

二、國外受眾需求

(一)喜愛程度

依托既有對國外受眾的問卷調查,在第10題“您對中國民間故事喜愛程度是?(單選)”中,有效填寫人次為202人。共有87人選擇B選項“比較喜歡”,所占比例最多,為43.07%;共有73人選擇A選項“十分喜歡”,所占比例為36.14%;共有38人選擇C選項“一般喜歡”,所占比例為18.81%;共有4人選擇D選項“完全不喜歡”,所占比例為1.98%。

結合第10題調查結果可得出,共有98.02%的受訪者對中國民間故事持喜愛態度,其中受訪者選擇最多的選項為“比較喜歡”,所占比例為43.07%。說明受訪者對中國民間故事喜愛程度較高,需求量大。

(二)受眾需求

國外受眾主體以學生居多,尤其是中學生和大學生。在社會職業工作者中,教師居多。這些受眾大部分都是與教育有關的,很大的原因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需要。

了解《花木蘭》《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哪吒》《牛郎織女》這些故事的國外受眾相對于其他中國民間故事來說較多,受歡迎的程度較高。國外受眾最喜歡的中國民間故事內容是生活故事,其次是傳奇故事、神話傳說、才子佳人故事。調查報告顯示,有75.74%的人為了了解更多的中國民間故事而主動查閱相關的資料,98.02%的國外受眾喜歡中國民間故事,其中非常喜歡的有36.14%,比較喜歡的有43.07%,一般喜歡的有18.81%。國外受眾想要了解中國文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國元素引起的受眾文化需求;二是國家價值觀體現在文本中;三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認同。這些數據表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中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國外受眾對于中國文化有相當大的需求,有利于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三)受眾需求的影響因素

1.社會因素。所有受眾在以自然人的身份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中,往往與人的社會化進程同步。在這一過程中,社會文化不斷為人類所接受,同時,價值觀念和對社會的看法也在不斷更新[2]。

問卷第13題“您想了解中國民間故事的原因是?(多選)”的調查結果顯示:56.93%的人選擇了A選項“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認同”,77.72%的人選擇了B選項“中國元素引起的受眾的文化認同”,72.77%的人選擇了C選項“各國價值觀在文本中的體現”。B、C選項的人數分別為157人、147人,占比大,說明受訪者了解中國民間故事的大部分原因是對中國元素的認同和自己國家價值觀的認同。當然,A選項占比56.93%也說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不少受訪者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認同而選擇了解中國民間故事。無人選擇“其他”選項。

中國元素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幾乎80%的受訪者選擇了“中國元素引起的受眾的文化認同”。受訪者受自己國家價值觀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民間故事所體現的價值觀也容易引起受訪者的共鳴。同時,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超過半數的人選擇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認同”,也說明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優秀文化逐漸受到大眾的認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是中國民間故事傳播的一個大好時機,利用好經濟全球化的契機極為重要。

2.個人因素。除了社會因素影響和制約著中國民間故事海外的受眾需求外,還值得關注的是受眾自身的個人心理因素。

第11題“您喜歡什么內容的中國民間故事?”,本題為多選題,有效填寫人數為202人。共有124人選擇C選項“生活故事”,所占比例最多,為61.39%;共有119人選擇B選項“傳奇故事”,所占比例為58.91%;共有111人選擇A選項“神話故事”,所占比例為54.95%;共有107人選擇D選項“才子佳人故事”,所占比例為52.97%;共有99人選擇E選項“公案故事”,所占比例為49.01%;無人選擇F選項“其他”。

結合第11題調查結果可得出,受訪者對于不同內容的中國民間故事的喜愛程度比較接近,不同內容的中國民間故事所占比例均在50%左右浮動,最突出的是“生活故事”與“傳奇故事”,分別占比為61.39%、58.91%。

第12題“您最喜歡的中國民間故事是?(單選)”,有效填寫人數為202人。共有40人選擇C選項“《精衛填海》”,所占比例最多,為19.8%;共有35人選擇B選項“《大禹治水》”,所占比例為17.33%;共有33人選擇E選項“《八仙過海》”,所占比例為16.34%;共有30人選擇D選項“《夸父逐日》”,所占比例為14.85%;共有30人選擇F選項“《愚公移山》”,所占比例為14.85%;共有25人選擇A選項“《盤古開天地》”,所占比例為12.38%;共有9人選擇G選項“其他”。

結合第12題調查結果可得出,受訪者喜愛程度排名前三的中國民間故事為《精衛填海》《大禹治水》以及《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并列第三),可分為“神話故事”與“傳奇故事”。該題調查結果正好對應第11題的調查結果:共有119人選擇B選項“傳奇故事”,所占比例為58.91%;共有111人選擇A選項“神話故事”,所占比例為54.95%。

綜上,受訪者對中國民間故事內容、類型的喜愛程度相當,尤其喜愛“生活故事”“傳奇故事”“神話故事”這三大類故事。

3.媒介因素。傳播技術革命催生了一個全新的媒介環境,信息逐步由單向傳播向雙向、多向傳播轉變[2]。問卷第14題“您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了解到更多的中國民間故事?(多選)”的調查結果顯示:共有131人選擇了“影視改編”,占比高達64.85%;選擇“圖畫漫畫”“網上論壇”的人數過半,分別占比54.46%、52.48%;“書籍譯本”“經典歌曲”“戲劇海外演出”“學校課堂”的占比分別為41.58%、46.53%、40.1%、45.05%。選擇這4種方式的人數較多,且差異不大。選擇“社會宣傳”的人數為55人,占比27.23%;選擇“其他”選項的只有1人,人數極少。

調查結果表明,影視改編是受訪者了解中國民間故事最喜愛的方式,圖畫漫畫、網上論壇次之。影視改編、網上論壇這兩種方式是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這些極具便利性的傳播形式更容易得到受訪者的喜愛。此外,像圖畫漫畫這種有趣、生動形象的形式也受到許多受訪者的喜愛。然而,社會宣傳這種較為官方的形式不太受到受訪者的喜愛。

三、中國民間故事在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卷調查結果

1.傳播效果不理想。我們以問卷的形式調查了中國民間故事在國外的傳播狀況,在202個樣本中,16.34%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加深了受眾對中國的喜愛,45.54%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增進了受眾對中國的了解,33.66%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加深了中國的神秘感,4.46%的參與者未能準確理解中國民間故事想表達的意思。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有1/3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加深了中國的神秘感,即中國民間故事傳播的影響不夠理想。

2.海外譯本質量欠佳。調查顯示,62.87%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譯本“一般,能得到一定的收獲,但很難在短時間內讀懂”,32.67%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譯本“很好,翻譯的融合性很強,可以讀懂”,4.46%的參與者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譯本“很差,內容晦澀,完全讀不懂”。由此可見,中國民間故事譯本的質量直接影響譯本受眾的閱讀體驗和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效果。

對于這一情況,我們向參與者了解了造成理解中國民間故事作品譯作困難的原因。28.22%的參與者認為原因在于特定時期的歷史、政治、文化因素,19.8%的參與者認為原因在于跨文化傳播中翻譯質量不佳,19.31%的參與者認為原因在于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16.83%的參與者認為原因在于文學譯介與傳播的盲目性,15.35%的參與者認為原因在于各民族之間的審美差異。由此可見,特定的歷史、政治、文化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對中國民間故事傳播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不容忽視的是,跨文化傳播中翻譯質量不佳也是影響中國民間故事在東南亞及歐美地區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而這一因素較歷史、政治、文化因素而言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3.對外傳播渠道較少。中國民間故事傳播途徑排名前五的有影視改編、學校課堂、圖畫漫畫、書籍譯本、網絡論壇。就影視改編而言,中國本土民間故事改編影視作品的拍攝數量和走出去的程度仍有待提高。以《木蘭辭》為例,花木蘭這一形象已有動畫和電影作品,但是均為華特迪士尼公司出品。而具有一定海外宣傳與合作的戲劇海外演出在傳播途徑中的占比較少,為38.61%。我們認為,來自中國本土的傳播途徑較少也是造成中國民間故事在東南亞及歐美國家傳播存在問題的原因之一。

(二)傳播學視角對現存問題的啟示

1.海外合作匱乏與宣傳不佳。在國家大力倡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我國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但從調查結果來看,海外市場上中國民間故事對外作品的種類較少、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在科技、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民間故事的對外傳播過程中呈現出宣傳手段單一、缺乏海外合作機制等問題。鑒于調查結果,中國民間故事對外文化交流的瓶頸不在于文化內容,而在于沒有切實有效的傳播手段。

通過口口相傳,韓國民間流傳的中國民間故事講述綿延至今;至1922年,印尼已先后6次再版《梁祝》,而且其他出版社至少出版了9種不同的印尼文版本[3];在新加坡,華人喜戲劇,2001年新加坡藝術節上演了中國民間故事改編后的潮劇;此外還有日本漫畫、動漫改編的中國民間故事,呈現在世界文化舞臺上。相較而言,中國民間故事缺乏相應的歐美海外宣傳,缺乏成熟的運營機制,傳播手段單一且簡單。

2.海外傳播專業人才缺失。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社會要求了解中國的愿望也日益迫切,而中國民間故事成為一個很好的途徑,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國民間故事作品被國外翻譯并出版發行。

海外譯介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普通讀者對中國民間故事作品的閱讀和接受。此次問卷調查中,67.33%的普通海外讀者對于理解中國民間故事譯本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礙。換言之,中國民間故事在國外的讀者主要為漢學家等研究者,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學者。

海外市場傳播還缺乏了解海外市場運營機制的藝術市場管理人員,也是制約中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的一大障礙。“走出去”也需要依托“請進來”——培養精通國外市場的海外藝術市場管理人員,唯有如此,中國民間故事的對外傳播之路才能更加寬廣。

3.海外傳播難以進入主流社會。如何使中國民間故事更好地“走出去”對于塑造良好的中國形象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由于各民族之間存在的審美差異,要讓西方受眾接受并喜愛中國民間故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4]。衡量一部藝術作品的海外演出是否成功,需要從3個要素進行考量,即“是否在主流演出空間;是否面對主流觀眾;是否影響到主流媒體”。遺憾的是,中國民間故事沒有在“三個主流”上成功實現對外文化交流。特定時期的歷史、政治、文化因素,加之缺乏有效的宣傳手段,中國民間故事的海外傳播無法進入主流社會。

四、對中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的建議

(一)提升作品翻譯質量

紙質書籍是最傳統的傳播載體,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傳播方式。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中國民間故事的海外譯本質量欠佳,直接影響到譯本受眾的閱讀體驗和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效果。因此,提高譯本質量迫在眉睫。好的譯本,譯者是關鍵。對此,我們有兩點建議。首先,要善于發現和選擇合適的譯者開展民間故事譯本的翻譯工作。在尋找譯者時,可以請海內外翻譯家、漢學家等合作完成翻譯工作,以彌補譯者由于來自單一文化背景所產生的不足。可以先由國內譯者將民間故事翻譯為目標語言,以保證中國民間故事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再經由目標語言的漢學家潤色、審校,使譯文更符合目的語的語言習慣。如果能夠形成穩定的跨語言合作譯者群,可以更方便地提升譯本質量。此外,國內有條件和資質的出版社還可以與國外出版社合作,共同打造優質的民間故事譯本。其次,要從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的戰略高度思考高質量譯者群的培養和儲備問題[5]。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應著力建設跨學科、跨文化的翻譯人才培養項目,培養語言知識、文化素養、綜合素質過硬的翻譯人才,以適應新形勢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的要求。有了高質量的譯者群,才會有高質量的譯本,才能促進民間故事的海外傳播,才能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各族人民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中國。

(二)豐富作品的呈現形式

根據前文的需求數據分析,從調查結果來看,最受海外受眾歡迎的中國民間故事形式是影視改編,其次是圖畫漫畫、經典歌曲等。這些呈現形式較單一的文字形式的紙質譯本而言更加生動直觀,趣味性強,因而更容易得到海外受眾的喜愛。從民間故事的內容主題來看,海外受眾最喜歡的中國民間故事是生活故事,其次是傳奇故事、神話傳說等。這些都是在國內廣為流傳的經典的民間故事,能夠體現中國元素和中國特色,有較強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鑒于海外受眾在故事呈現形式與內容主題方面的需求,我們認為,應該打破傳統的以譯本為主的傳播載體,進一步開發民間故事的呈現形式和載體,拓寬民間故事的傳播渠道。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是中國民間故事影視改編的成功范例,然而這部作品的創作團隊來自海外,經由國人改編而闖出名聲與市場的民間故事影視作品卻很少見。因此,國內影視創作者應該把握這一機遇與歷史使命,充分發掘國內民間故事資源,將優秀的中國民間故事改編為影視作品加以推廣,更好地促進民間故事在海外的傳播。最近幾年,國產漫畫逐漸崛起,從2015年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越來越多優秀的原創國漫作品讓受眾贊嘆不已。相對于影視作品而言,動漫這一呈現形式更容易被低年齡受眾接受,這在無形中擴展了受眾群體。如果能夠利用好動漫這一形式,將中國民間故事進行改編和再創作,有利于拓展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的廣度。此外,近年來網絡平臺和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逐漸成為傳播信息的主要途徑。我們可以將中國民間故事改編為故事短片,以短視頻或者網絡廣播劇的方式,通過不同的網絡平臺進行宣傳與傳播,使這些作品被更多的海外受眾看到。最后,官方和民間也可以開展形式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如舞臺劇表演、民俗文化展覽、文化周等,以海外受眾更易接觸的活動形式向海外受眾展現中國民間故事的獨特魅力。通過以上這些方式,可以實現民間故事對外傳播形式和渠道的多樣性,擴展受眾群體,更有利于民間故事的對外傳播。

(三)增進海外文化認同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海外受眾喜歡中國民間故事,并且會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去了解更多的中國民間故事。就對故事所體現的文化內涵的理解情況而言,大部分海外受眾基本理解中國民間故事的思想內涵,然而有少部分被調查者表示不太理解或完全不理解中國民間故事的思想內涵,甚至有少部分調查對象認為故事內涵是消極的。這些現象表明中國民間故事的魅力無疑是巨大的,其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能夠引起受訪者的共鳴。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在意識形態、審美標準等方面存在差異,使其在對故事的認知與理解上有失偏頗。因此,如何有效宣傳,使海外受眾以一種積極的認知觀念來接受中國民間故事顯得極為重要。黃文吉指出:“文化認同是文化對外傳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文化認同不是簡單的語言交流,而是從內心深處對一種文化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接受,進而內化、融入到自己的價值體系中。”[6]因此,要想減少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在意識形態、審美標準等方面所受到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增強海外受眾的文化認同感。我們認為,對外傳播的作品應以受眾為導向,尊重海外受眾的審美與接受習慣,了解海外受眾不同的文化背景、傳統習俗、宗教信仰、價值取向等,這是增強海外受眾的文化認同感,促進中國民間故事有效傳播的前提。面向海外受眾傳播中國民間故事,要根據海外受眾所習慣的認知方式和審美視角,合理選擇所要傳播的中國民間故事內容。運用海外受眾“能理解、可接受”的方式,采用他們熟悉的感知視角,通過他們常用的媒體與平臺,展現中國民間故事“真善美”等優良價值觀,增強文化認同感[7]。我們可以與當地的文化傳播公司或咨詢公司合作,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當地人對外來文化的接受渠道、接受習慣等,然后分別邀請當地的漢學家、民間故事研究專家、兒童教育專家、音像圖書出版專家進行座談,確定要傳播的內容。為便于理解,還可以在作品后面提煉升華故事的核心要旨,使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一目了然,引導海外受眾更好地理解中國民間故事作品的文化內涵。

五、結語

中國民間故事在國外的傳播現狀表現為民間故事種類豐富、涉及面廣泛、傳播載體的形式越來越豐富。調查結果顯示,國外受眾比較容易接觸到中國民間故事,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民間故事對外傳播的力度和影響力比較大,社會整體上對中國民間故事的關注度較高。國外受眾接觸到中國民間故事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多的就是通過影視改編。

但是改編要考慮到受眾需求。中國民間故事在海外廣泛激發了受眾的興趣,需求量大。國外受眾主體以學生居多,尤其是中學生和大學生。在社會職業工作者中,教師居多。這些受眾大部分都是與教育有關的,很大的原因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海外受眾想要了解中國民間故事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國元素引起的受眾文化需求;二是國家價值觀體現在文本中;三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認同。

根據這些受眾的反饋,現階段,中國民間故事顯然達不到“走出去”的期望,仍存在海外譯本質量欠佳、對外傳播渠道較少等問題。結合傳播學視角,這些現存問題反映了海外合作匱乏與宣傳不佳、海外傳播專業人才缺失、海外國家意識形態不同。只有提高作品的翻譯質量、豐富作品的呈現形式、增進海外文化認同,才能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才能擴展受眾群體,才能引導海外受眾更好地理解中國民間故事作品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讓世界各族人民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中國。

參考文獻:

[1] 卞轉轉.跨文化傳播下的中國圖書“走出去”現狀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5(03):159-161.

[2] 王聰.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受眾需求分析——以《聲臨其境》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02):86-87+155.

[3] 王蓉.簡析梁祝故事在國外的傳播情況[J].學理論,2010(10):152-153.

[4] 尹鴻.中國戲曲,海外這樣覓知音[N].人民日報,2015-10-29.

[5] 吳迪.中國藝術圖書“走出去”的現狀、困境與出路研究[J].出版參考,2018(04):29-32.

[6] 黃文吉.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優秀民間文化對外傳播策略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9(03):25-26.

[7] 呂鎧,李文.中國城市形象國際化表達的有效視角[J].當代傳播,2016(01):26-27+58.

作者簡介:鐘震昊(1998—),男,安徽蕪湖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翻譯學,英美文學。

戰嘉璐(1998—),女,山東萊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外國語言文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区|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1区2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亚洲区一区|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综合图区| 五月天久久婷婷|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好吊日免费视频|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2021国产精品自拍|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成年人福利视频| 性欧美在线|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欧亚日韩Av|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五月网|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欧美午夜精品| 91av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亚洲天堂啪啪| 伊人福利视频| 成人精品区| a毛片在线播放| 性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色婷婷成人|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 免费不卡视频| 免费毛片视频|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