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的門檻不斷降低,財經自媒體由此誕生。普通大眾可通過網絡發布自己的財經觀點和見聞,對傳統的財經報道造成較大沖擊。目前自媒體仍存在著監管困難、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本文從財經媒體從業人員的角度出發,探索自媒體沖擊下的財經報道轉型發展新路徑,旨在為傳統財經媒體的轉型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自媒體;財經報道;路徑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5-0247-02
當今社會是移動互聯網的天下,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使財經報道的傳播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以自媒體為首的新媒體勢力的崛起,改變了人們接收財經消息的習慣和方式。大量財經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短視頻和微博的興起,使傳統財經報道的后發優勢被逐漸削弱。人們更習慣通過手機客戶端快捷地獲取財經信息。自媒體的即時性是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優勢,傳統財經報道如果不在理念上進行轉變,將很難在未來與財經自媒體抗衡。互聯網時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碎片化。自媒體傳播的財經消息速度最快,但由于真實性和權威性有待考證,再加上監管力度不大,所以出現了很多不真實的、斷章取義的消息。這就需要傳統媒體把握好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緊跟互聯網改革的東風,逐步掌握新時代財經報道的傳播規律,自我革新,重新抓住財經報道的主動權[1]。
一、財經報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自媒體的不斷沖擊下,傳統的財經報道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傳統財經媒體應以此為契機,完善自身的業務體系,實現傳統媒體向全媒體的轉型。
(一)財經報道時效性差
傳統的電視或廣播類財經報道都是按照時間安排節目的,財經類紙媒則是按照發行的時間編排內容的。但是財經消息本身是即時性非常強的消息,國家某項重大決策的發布,很可能會影響到金融市場,尤其是股市的變化。如果按照傳統的到點播報,到點解讀,很容易造成重要信息的遺漏。而自媒體的即時性較高,往往上一秒剛發布消息,下一秒就出現了消息推送和解讀,雖然嚴謹性有待提高,但是其時效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
(二)財經報道的渠道單一
傳統的財經報道通常使用單一的渠道和媒介進行傳播,要么電視,要么廣播,要么紙媒,雖然也開通了官方網站,但是無論是回放還是消息的更新都沒有自媒體那么及時,渠道也較自媒體單一。而且因為缺乏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與觀眾的互動,所以傳播內容與觀眾的需求嚴重脫節。
(三)財經報道的內容陳舊
傳統的財經媒體對內容的審核極嚴,導致某些熱點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報道。一些訪談類節目由于提前幾個月錄制,時效性不強。財經報道應加快選題的審核速度,在保證正確輿論導向和權威性的同時,牢牢抓住受眾的眼球,想受眾所想,急受眾所急,針對現在信息碎片化的趨勢,推陳出新,改變內容的創作模式。
(四)財經媒體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財經媒體從業人員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大眾對經濟的看法,但目前部分財經媒體從業人員,尤其是自媒體從業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的財經知識。一味抓熱點、博眼球,造成了不好的輿論導向。有些專業記者甚至為了完成任務,選擇轉載其他媒體的報道或評論,完全沒有任何創新,導致財經報道質量下降,進而流失大量受眾。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很多學者曾反思,是不是因為財經從業者缺乏專業知識,所以未能對此次風暴進行準確的預測。專家學者們曾呼吁,要盡快調整和優化財經媒體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2]。
二、財經報道新路徑的探索
自媒體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財經報道產生的流程,財經報道需要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探索和修正,只有不斷完善自身才能避免在自媒體的沖擊下遭到淘汰。
(一)拓寬信息渠道,保證財經報道的時效性
自媒體提倡的是一種“快餐文化”,把財經新聞在第一時間報道出來是它們的目標。傳統的財經報道媒體需簡化內部審核流程,保證時效性,要在第一時間對國家的重大政策進行正確報道。尤其要注重采編系統的重構,要讓采編各個環節的速度大幅度提升,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用最快的速度獲取權威數據,是當今財經媒體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同時需要拓寬財經權威消息的渠道,從以前的等消息,轉變為自己挖掘消息。要利用資源,與各財經機構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方便、快捷地獲取一手消息。還要提高采編人員的工作效率,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加快報道的產出效率,切實應用好互聯網工具,提升報道的時效性。
(二)瞄準市場定位,建立綜合的全媒體平臺
針對目前渠道單一的局面,財經媒體應順應市場的潮流,建立綜合的全媒體平臺,擴大財經報道的影響力。可以根據受眾的喜好分層次定位,做出滿足不同需求的財經報道。可以借鑒自媒體的成功經驗,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和抖音短視頻等媒體平臺。要根據不同平臺的定位,對財經報道的采編工作進行市場化改革,制作出符合各平臺受眾感興趣的財經報道。紙媒、電視類的財經報道要深入挖掘思想,進行深層次報道;而微博、公眾號和短視頻則要注重時效報道。可以建立各媒體的聯動機制,通過先進的5G等通信技術,開辟大事件的電視和網絡圖文直播等新模式,讓受眾能第一時間觀察大事件現場。可以精心做好各類媒體的新聞選題,短小而精悍的題材更適合新媒體的傳播。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開發自己的APP,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取代傳統的網站。財經媒體從業人員僅通過發布新聞、發表評論的方式引導受眾是遠遠不夠的,可以通過互動等方式,使自己成為財經領域的“意見領袖”,并以此為契機傳播正確導向的財經輿論。例如,央視推出的《主播說聯播》節目,新聞聯播節目的主播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新聞,應用碎片化的手法在1分鐘內將新聞分享給受眾,在短視頻平臺上取得了很好的收視效果。財經報道可以模仿此類形式,瞄準市場需求,做出一些優質的短視頻節目[3]。截至2019年6月,短視頻的日均活躍用戶數已超過了手機游戲和音樂,達到8.21億人次。事實證明,短視頻類新聞能很好地打破傳統媒體傳播渠道單一的問題,能在電視節目和短視頻應用上同時傳播,讓用戶通過彈幕的形式反饋意見,打破以前單向傳播的模式。制作者能根據反饋,及時調整傳播策略,使用戶滿意度得到快速提升[4]。
(三)重視信息傳播,加強輿論引導和內容創新
財經媒體從業人員應認識到正能量信息傳播的重要性,必須同其他新聞媒體一樣,全面及時、公正客觀地傳播經濟信息。要用心理解國家最新的經濟政策,用專業的眼光判斷經濟形勢,從輿論上正確引導大眾的經濟觀念。面對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的自媒體從業者,專業的財經媒體從業人員更應該發揮監督作用,將不和諧、單純博眼球的報道扼殺在搖籃之中,避免不實消息的傳播。
當然對自媒體也要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要學習自媒體快速適應變革的能力和推陳出新的魄力。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可以考慮采用彈幕、點贊等方式,提高受眾的滿意度。要摒棄之前財經報道充滿財經行話的“八股文”擬稿法,采用自媒體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擬稿法,起到好的“翻譯”作用,讓老百姓真正聽懂政策在說什么,要怎么做。學會找準財經報道的熱詞,將關鍵內容提取出來,用真的熱點吸引受眾的眼球。重點要在標題上下功夫,這是自媒體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四)培養專業人才,提高財經媒體從業人員的素養
財經媒體從業人員既需要掌握財經專業知識,掌握新聞專業知識,還需要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從而適應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要求。如今的財經媒體從業人員大多只有一項專業技能,但全媒體時代需要的是掌握融媒體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難度較大。如何實現全媒體時代財經媒體從業人員的轉型,是所有財經媒體的領導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財經媒體從業人員必須融會貫通,掌握財經和新聞的知識,正確把握媒體的傳播方向,深入理解國家的重大決策和相關配套政策。
要注重基本經濟理論的學習,在新聞的采編過程中體現出有別于自媒體的專業素養,讓財經報道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財經記者在采編節目前需做好功課,深層次地了解事件的背景,查找相關文獻資料,避免財經報道只停留在淺層次的傳話層面,要注重深層次的評論和挖掘。要針對事件進行多維度、多角度的換位思考,作出全面的報道,進行全方位的剖析。當前的國際形勢頗為復雜,以美國媒體為首的西方媒體時常會進行一些非常規的報道,經濟形勢往往又會影響國家的安全,這時就需要財經媒體從業人員站出來,利用媒體的話語權,發出正能量的聲音。財經媒體從業人員要以實際新聞案例為導向,在節目完成后對案例進行總結,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從容應對突發事件。
三、結語
在微博、微信公眾號和短視頻應用這類自媒體的沖擊下,傳統的財經報道節目必須有所改變。2020年下半年,隨著5G技術全面投入商用,自媒體必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聞碎片化、移動化的程度將越來越高。如何揚長避短,發揮權威媒體的優勢,擁抱“互聯網+”的浪潮依然值得每一個財經媒體從業人員深思,新的路徑尚需要探索。全媒體必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主流新聞傳播模式,對促進新一輪的媒介融合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殷占武.革新與堅守:上海證券報全媒體財經報道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5(13):12-13.
[2] 唐緒軍.欲立言而先立人——提高經濟記者素質乃當務之急[J].新聞戰線,2009(08):45-46
[3] 魏力婕,朱瑞君,張蔚涵. Vlog的類型特質及其在新聞中的應用[J].視聽界,2019(04):54-57.
[4] 曾文鵬.媒介融合背景下短視頻新聞對新聞報道的影響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0,05(11):83-84.
作者簡介:薛皓中(1982—),男,山西太原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財經報道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