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揚澤
摘 要:作為我國城市化的重要設施類型,道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論是對于我國維持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態勢還是社會生產均有著積極作用,突顯出了利國利民的重要應用特征。本文簡述了該類道路工程所應用的水穩層施工技術,并就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道路;水穩層;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中圖分類號:U415.1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作為與道路工程建設效率與質量息息相關的技術類型,水穩層施工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價值。因此,強化該類型技術的應用過程并加大研究力度是現階段施工單位應關注的關鍵內容,通過對水穩層施工項目所需要注意的事項與質量控制要點進行深入分析,不僅能夠聯系實際的環境條件與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以從根本上提升水穩層技術的應用效果,也是最大限度的縮減施工成本的前提條件,為該技術的持續更新與完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道路工程水穩層施工技術簡述
水穩層施工簡單來說就是路面施工過程中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該基層所應用的骨料以級配碎石為主,基層搭建完畢后則應選擇應用合適的輔助用料,例如漿體或膠凝材料等,用以確保水穩層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該技術的主要應用原理是嵌壓,對所應用的一系列材料做攤壓處理是保證基層結構強度的重要前提,在對其施以科學養護后即可實現路面水泥穩定基層的建設目標,且能夠將其應用效果全部發揮出來[1]。由此可見,對于水穩層來說其施工效率與其施工穩定性受基層碎石結構的影響較大,再加上由于該類基層的特殊性使得每一層骨料之間均存在空隙,這就需要將工程結構的整體壓實度提升才能保證結構強度,其也是維持道路項目整體建設質量的前提條件。對于道路結構來說,保證道路路基穩定性的主要作用就是維持結構中所應用材料的集合效果,也是充分發揮施工技術應用效果的重要基礎。為避免在該類工程項目中出現結構變形問題,就應提前聯系對工程的實際質量要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以從根本上將結構穩定性與可靠性提升。
2 道路工程水穩層質量控制的幾個要點
2.1 混合料含水量
材料含水量的多少決定了道路水穩層整體施工質量,一旦混合料中的含水量低于標準值將使水泥水解效率降低。不僅如此,在含水量低于標準值的情況下還將影響水泥的分布效果,繼而將道路水穩層的強度等級降低[2]。而若是混合料的含水值高于標準,其水穩層將有極大的可能產生干縮形變,繼而影響道路的整體結構質量與使用壽命。
2.2 水泥材料類型選擇與具體使用量控制
對于道路工程來說雖然沒有對其所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的類型予以明確,但由于該類道路的使用特殊性使得無論是水泥用量還是具體的結構組成成分均會影響到水泥固定碎石的強度等級,甚至決定了結構的應用穩定性。簡單來說,在保持所選擇應用骨料級配比例相同的條件下,水泥固定碎石所表現出的結構應用強度與水泥的組成成分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其差異性的特征表現不僅會影響道路功能效果與使用壽命,更為重要的是其將會對水穩層的耐壓限度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2.3 混合料配置過程
對于道路來說,其所對應使用的混合料,其配置過程同樣是對水穩層施工技術應用效果與最終結構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的關鍵因素。因此,作為施工人員必須在實際的配置環節確保水泥攪拌的均勻性,其也是保證水泥固定碎石穩定性符合結構建設應用效果的前提條件[3]。另外需要特別關注的一點是,施工人員在配置混合料時需要聯系攪拌實況與對混合料的具體強度要求明確間隔加水的時間,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加水時間不合理現象,降低其對水穩層結構強度的不良影響,從而奠定道路順利建設與充分發揮其應用效果的堅實基礎。
2.4 水穩材料混合與運輸
在展開道路施工工作前應明確需求的設計強度等級,且應以此為基礎針對水泥穩定材料進行拌和。在這一過程中應挑選合適的碎石種類,并應對水泥強度與性能進行簡單試驗,以請確保滿足拌和要求。這些材料應依據科學配合比例做混合處理,直至達到齡期后即可對其強度進行測試,判斷其是否與設計強度要求保持一致,為水泥穩定材料混合質量的有效保障提供基礎條件[4]。施工過程的組織部署同樣極為重要,以材料運輸環節為例,由于水穩材料的特殊性使得在材料拌和后至其運輸的整個時間段所耗費的時間并不長,若運輸時間在45分鐘以上極易導致膠凝材料的應用強度下降,繼而對水穩層的施工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2.5 加大水穩層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力度
第一是應強化水穩層混合料質量控制。由于混合料的特殊屬性與應用效果,其能否保證應用質量與最終的道路工程使用效果與結構使用壽命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因此嚴控混合料拌和原料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展開施工工作前,作為施工單位應對原材料性質予以嚴控,典型的包括粗細骨料以及水泥等,且應對所耗費的水泥質量進行全面核驗。水泥質量予以嚴控的基礎上, 還應對所添加的粗細骨料的顆粒與密度進行試驗,判斷其是否能夠滿足工程的實際使用需求,繼而奠定最大限度的延長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第二是嚴控混合料配比。作為施工單位應明確混合料配置比例的重要意義,嚴把比例控制關卡以確保最終所形成的混合料應用效果滿足結構使用穩定性需求。為保證混合效果,不產生明顯材料浪費,作為施工單位應預先進行小部分材料的混合試驗,以試驗結果為依據即可明確具體的配置比例與攪拌時間,為充分發揮混合料的應用效果奠定基礎。
2.6 強化水穩層檢測與計量工作
作為施工單位想要保證達到道路工程水穩層施工質量的目的,就應提高對水穩層檢測計量工作的重視,其主要包含以下三點:含水量檢測、使用量檢測以及壓實度檢測,做好三部分的數據測量工作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水穩層結構的施工效果,繼而滿足對水穩層穩定性與使用安全性的使用需求。
2.7 水穩層養護處理
水泥自身具有干縮屬性,因此在完成水穩層施工任務后應對聯系其具體的使用特點展開養護計劃,一般來說該類型道路工程需要至少4天的養護時間,預期達到的目的是將水穩層使用性能進一步提升,且能夠最大限度降低路面開裂風險,以避免出現影響道路正常運營效果與使用壽命的現象[5]。而作為影響水穩層質量的關鍵因素,外界環境的溫濕度變化一直以來都是決定道路使用效果的重要基礎,作為施工單位應聯系具體的天氣情況以保證灑水量并明確灑水時間。相較冬季,夏季灑水量次數較多且頻率較高,因此若進入雨季,就應做好針對路面的防水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大雨天氣影響到路面的使用強度與結構穩定性。另外在養護期間,除了必要的養護人員應禁止車輛通行,以保證養護效果,提升路面的整體使用性能。由于道路等級不同,互相之間的結構差異性等共同決定了養護周期,其影響因素包括始道路使用年限與等級,因此應完全依據對道路使用壽命與結構強度的具體要求展開建設工作,為道路工程建設效率與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提供完備條件。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泥穩定層施工對于市政道路的建設重要性毋庸置疑,從實際建設情況來看其是決定結構最終建設效果與發展態勢的前提條件。作為施工人員應聯系項目的具體建設要求制定材料與技術展開的明確方案,繼而幫助形成具有科學性與規范性的施工標準,為我國交通行業保持可持續發展態勢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宗慰.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穩層施工技術探析[J].建筑與預算,2019(12):78-80.
[2]許英明.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穩層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64.
[3]陸寶培.淺談市政道路工程水穩層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9(25):269-270.
[4]孫嵐.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穩層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河南建材,2019(05):277-278.
[5]黃澤民.市政道路工程水穩層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芻議[J].住宅與房地產,2017(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