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峰
摘 要:為了提升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綜合實效,讓單元整合教學取得更好的實施效果,學生透過這樣的學習過程獲得更多收獲與成長,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落地展開單元整合教學設計時,化學教師要善于從整體分析教學內容特點,建立良好的單元教學思路,展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設計有效的思考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多元學科能力和學生核心素養.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單元教學設計;核心素養;高中化學
在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設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這可以從很大程度提升課程教學的綜合實效.在具體的教學組織與構建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基本的教學實施目標,以此為出發點合理的展開單元的統籌設計.同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設計各種教學實施活動,促進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展開.此外,教師還可以基于單元整體教學做相應的歸納總結,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知識吸收掌握上的不足做教學鞏固與強化.這會讓單元整合教學取得更好的實施效果,學生會透過這樣的學習過程獲得更多收獲與成長.本文將以“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作為教學范例,分析在單元教學設計時如何有效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地.
一、從整體分析教學內容特點
在進行單元整合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需要仔細分析教學內容的特點,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學實施方案.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特點的分析解讀時要從多方面因素展開,既要分析教材的核心教學知識,了解本單元內容的教學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同時,教師也需要相應了解學生的背景知識情況.學生如果在初中階段已經具備了一些相應的背景知識,那么會在新課內容的學習上更容易理解,并且學生可能存在的認知障礙也會很好的消除.教師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教學內容的剖析解讀,并且就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給予充分的關注.這樣才能夠讓后續的教學設計針對性更強,并且相應的教學計劃可以更好的實現.
從實際情況來看,“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這一單元只要求學生能夠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及其應用、通過制作簡易原電池的實驗,了解原電池的概念和原理,本單元內容既是對初中化學相關內容的提升與拓展,又為選修“化學反應原理”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學生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呈現一種螺旋式上升的形態.在了解了教學內容的這些基本特點后,教師可以綜合整合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多構建這些知識內容和新課的聯系,透過這種由淺入深的教學推進過程加快學生對于新課內容的吸收掌握.這會極大的提升單元教學的質量,并且讓學生的知識理解吸收可以更好的實現.
二、建立良好的單元教學思路
在完成單元教學內容特點的分析總結后,教師需要形成與建立合理的單元教學思路.在這個過程中要突出對于學生核心學科素養的構建,從多角度和多層面發展鍛煉學生的學科能力.教師可以設計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案,并且創設多樣化的教學實施目標.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有良好的吸收掌握,促進學生核心概念的建立,也應當透過教學過程實現對于學生學習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鍛煉.這樣才能夠基于教學過程實現對于學生學科能力的塑造,會讓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不斷強化,課程教學的綜合訓練目標可以很好的實現.
透過統籌安排和計劃后,教師可以將本教學單元的總體教學思路設計如下:通過生活實例建立概念;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初步認識原電池的反應原理——拓展概念,基于原電池的原理分析,了解常見的化學電源及其應用——遷移應用;通過原電池模型的變化比較,認識電能如何轉化為化學能,了解電解池的原理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并且就這些內容做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解讀.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才會更為輕松,可能存在的學習障礙可以很好的消除,這才能夠讓單元整體教學有更好的推進與實施效果.
三、展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
在明確了整體的教學目標,并且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實施方案后,教師隨之需要展開循序漸進的教學實施過程.通常情況下一個單元的內容需要分多課時來完成,教師可以明確每個課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方向,讓教學過程由淺入深的展開.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就教學計劃做靈活調整.如果原有教學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推進不夠順暢,學生知識的理解障礙較大,這時教師可以相應放緩教學節奏,要夯實學生的理論根基.相反,如果學生知識理解起來十分輕松,學習的效率也很高,教師則可以加快教學進程,或者是多引入一些延伸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對于課堂做組織創設,會讓單元整體教學的內在目標更好的達成.
根據這一單元的內容,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劃分為如下幾個部分:1.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實驗探究,把學生帶進原電池的研究之中.2.從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移角度認識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本質,認識原電池反應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3.梳理概念,從反應是放熱反應和反應中能量變化曲線來認識原電池中的能量轉化及這種轉化的實際應用價值.4.初步應用原電池原理解釋金屬腐蝕現象.教師在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教學推進時可以適當做教學過程的調整與變化,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適應教學進度,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主體地位.
四、設計有效的思考探究活動
為了夯實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吸收掌握程度,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開放化的探究問題.這類習題的引入能夠及時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僅可以夯實學生的理論根基,也能夠訓練學生的知識應用和實踐能力.這樣的訓練活動可以很好地強化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多樣化的學習收獲,能夠讓課程教學的綜合培養目標很好的實現.
比如,學習完這一單元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的習練:請根據目前你掌握的知識嘗試自制消毒水,原料可自行選擇,請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標出其中的能量轉化方式.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拓展實驗,比如讓學生將陽極石墨換為銅棒再實驗,這可以引導學生從熟悉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以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這種具備一定開放色彩,并且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探究精神的問題設計方案,可以很好的鞏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吸收掌握程度.這種訓練模式可以為理論知識的教學帶來鞏固效果,同時也會有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強化,是課堂教學中很好的探究活動形式.
五、單元整合教學的總結反思
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落地展開單元整合教學設計時,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于學生多元學科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建立,教師也需要在教學活動完結后及時做相應的總結與反思.這可以讓教師很好地回顧前面的教學過程,能夠讓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教學中還有那些需要改善與優化的方面.這種良好的總結反思過程能夠讓學生從前面的教學活動中加強教學經驗的吸收,能夠為后續教學設計的展開提供很好的參照和依托.這樣才能夠讓教師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更好的展開與推動單元整體教學,讓這種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
透過對于實際教學過程的分析總結后,教師可以很好的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比如,很多教師受老教材和習題的影響,不僅要補充內容,有時候還將選修模塊內容前移.例如在電解教學中,補充了溶液中離子放電順序問題,將原理模塊中氯堿工業等也移到此處,不僅有違課程標準要求,也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從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來看,這種教學設計的思路起到的效果并不明顯,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知識,還容易造成這些關聯知識間的混淆,學習的效率并不高.有效的單元教學的綜合與反思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找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疏漏.這些都會充分引起教師的重視,在后續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會有意識的進行優化與革新.這樣才能夠推動教師不斷打造與構建高質量課堂,讓化學課程的教學中更好地實現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建立.
總之,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落地展開單元整合教學設計時,化學教師要善于從整體分析教學內容特點,建立良好的單元教學思路,展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設計有效的思考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多元學科能力和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閆銀權.突出“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教學——以“化學鍵”的單元教學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9(11):20.
[2]張虹竺.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有關物質的量的單元教學設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7):18.
[3]周麗.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2):46.
[4]唐云波.核心素養為本的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探究水的組成”為例[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9(03):66.
[5]孫重陽,魏愛民.大觀念、大主題、大過程——指向化學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21):42.
[6]解慕宗,林建芬.化學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單元教學設計——以“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3):18.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