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瑩
摘要:5年前,業內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媒體融合乃大勢所趨”。但今天,大家都不這么說了,因為媒體融合已經成了一項正在進行的緊迫工作。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綜合能力必須進行全面地提升,朝“全能記者”方向轉型。本文首先對融媒體進行了概述;詳細分析了融媒體時代影響新聞記者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記者;綜合能力;提升策略
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在融媒體背景之下,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優秀的采訪能力能夠確保記者能夠及時獲得各項新聞信息,新聞記者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新聞報道的質量得到保障。
一、融媒體概述
媒體的形態由傳統媒體轉變到融媒體,由移動媒體變化為智能媒體。傳播領域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變革,媒體行業已經不存在特別明顯的邊界,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融媒體時代賦予了媒體融合更深層次的內涵。融媒體時代對于媒體融合最主要關注的內容是:傳播主體、模式、方式、平臺以及文化等。傳統媒體的傳播主體主要為專業人員,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由于全民的參與性導致傳播主體更加廣泛,融媒體的流動性空間、碎片化時間,使媒體的自由度更高,也不斷轉換人們在社交之中的關系。傳統媒體已經向渠道化平臺過渡,大眾傳播已經成為媒體發展的新趨勢。
智能背景下媒體融合主要存在以下特征:技術驅動、移動優先以及相互交融等。著名媒體研究學者丁一認為:媒體融合已經成為必然、雙向的發展趨勢。媒體融合需要處理以下方面的關系:傳播內容、傳播規律、處理技術以及吸引受眾等。媒體融合的創新需要走出當前固有的發展模式,著重對內容進行創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還需要對媒體的理念、機制、傳播手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創新,使傳統媒體與融媒體進行更好的融合。
二、融媒體時代影響新聞記者工作的因素
(一)接收信息渠道的擴展
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社會群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接收相關信息。計算機和移動終端改變了傳統信息的接收模式,社會群眾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群眾可以下載各種新聞APP,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快捷地接收到信息。我國當前有很多知名的新聞軟件,例如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等。群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接受信息、瀏覽新聞。隨著自媒體的迅速發展,騰訊微博與微信也成為了新聞的重要載體。新聞熱點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之上,向群眾推送相關信息,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群眾的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推送,更具有針對性。
(二)采訪活動的隨機性更強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為了保持傳統媒體的可持續發展,適應群眾接收信息和閱讀的習慣,新聞記者需要不斷對自身的采訪技能進行加強。在傳統媒體的模式下,新聞記者需要完成的工作,必須遵循提問、引導、記錄、寫稿等過程,而融媒體則對新聞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新聞記者對自身的文字編輯能力進行提升,還需要加強視頻制作能力,對記者的綜合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體時代下,記者的采訪工作具有更強的隨機性,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有更強的適應能力,當面臨突發狀況的時候能夠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
(三)技術壁壘的約束
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為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驚人的發展趨勢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沖擊,傳統媒體必須進行轉型。融媒體時代要求新聞記者掌握更多的數字技術,例如圖片的編輯和視頻的拍攝等,還需要掌握微信公眾平臺的文字編輯能力,新聞記者采編方面的專業性,從而全面提高新聞發布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我國當前很多新聞記者并不具備相關的數字技術,因此新聞報道并不能在第一時間抓住群眾的眼球,不能滿足融媒體時代對于新聞工作的要求。
三、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徑
(一)強化對新聞記者的培訓力度
第一,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記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聞記者的綜合能力。傳統媒體需構建完善的新聞記者培訓機制,對新聞記者進行適應融媒體的各項采、拍、編、播等專項培訓,使記者往“全能記者”方向發展,不僅能夠適應各種突發事件,在不同場合還能選取適合的報道方式進行高效地新聞采編和消息推送。
(二)掌握融媒體平臺的傳播規律
融媒體時代背景之下,各種新媒體包括手機、微博、微信以及網站都有相應的受眾群體。受眾群體的職業、年齡、知識層次都有所不同,因此對于新聞報道內容的關注點也不同。新聞記者需要對各種媒介的傳播規律進行熟練的掌握,根據不同受眾和新聞作品內容的不同風格,科學合理地選擇發布途徑和播出方式。這對于新聞記者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掌握各項技能,例如策劃、撰寫、采攝、編輯、推送等。新聞記者還需要熟練使用各種融媒體設備,掌握各項融媒體技術,既能做好新聞的綜合工作,還需要做好新聞的后期制作、推送等工作。新聞記者需要按照新聞內容選擇合理的媒介發布,充分利用不同媒介之間的差異來進行新聞報道,從而使不同受眾都能夠得到滿足。可以參考使用“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新聞模式,使新聞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從而全面提升新聞的點擊量和收視率。
(三)明確新聞記者綜合能力提升要點
提升新聞記者綜合能力必須設定明確的目標,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
第一,練好扎實的基本功。不斷提升采訪提問技巧,經過對采訪對象初步的了解選擇科學合理的綜合方式,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采訪對象的具體情況來對提問的內容進行設定。與此同時,新聞記者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傾聽能力,在與采訪對象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迅速從采訪對象的闡述內容中抓取有價值的信息,使新聞采訪的質量得到保障。
第二,新聞記者必須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量,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采訪對象可能從事各種行業,進行采訪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對知識進行初步的了解,很難與采訪對象有共同話題,也就不能順利總結采訪對象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第三,如何用短視頻的形式做好新聞報道,已經成為傳統媒體新聞記者面對的一道“必答題”。由于視頻的標準化門檻比圖文高很多,新聞記者要加強對新媒體的學習,熟練掌握各項新媒體技能,加強“四能”,即采寫、拍攝、編輯、后期能力。在近兩年的全國“兩會”中,人民網和新華社的記者開始采用便攜設備和網絡技術,制作出“手機+自拍桿”的現場報道、H5互動新聞等引人矚目的報道作品,高效、迅捷地展示了“兩會”盛況。單兵作戰、自己拍攝、自己做現場報道、自己做新聞稿的工作方式已成為“兩會”報道中的常見方式。
結語
媒體融合已經成為我國傳統媒體必然的改革趨勢,新聞記者要改變傳統的工作觀,不斷學習并熟練掌握新媒體各種新技術、新知識,提升綜合工作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融媒體的傳播規律,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采訪計劃與內容,進行高效采編、剪輯和消息推送;發揚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不斷優化新聞采編流程,從而為群眾提供更多具有價值的新聞報道。
參考文獻:
[1]王建國.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采訪能力的提升策略[J].記者搖籃,2019,11(02):188-189.
[2]宋曉連.淺析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采訪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聞傳播,2018,9(16):154.
[3]李玉峰.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采訪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8,10(15):38-39.
[4]錢磊.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采訪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5):15-17.
[5]路源.媒體融合下全能記者的發展路徑[J].傳播力研究20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