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天 劉炯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社會的深入進步,我國在建設工程行業的制度逐漸完善,并在整個市場行業的競爭中占據著關鍵的地位,能夠把這種方式當做一種激烈的競爭形式。而在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有關合同的簽訂與管理,也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所產生的糾紛處理具有參考依據,進一步規范建筑施工的規范性。因此,本文簡要的介紹了工程建設合同管理的概念,然后對其中的風險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合理的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問題處理
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識碼:A
1 合同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合同是經濟合同的一種,這是一項關于工程發包方與承包商在建筑工程總體目標中的相互權利和義務的明確法律協議。在施工過程中應遵守建筑工程合同相應標準,有助于協調雙方之間的關系并推動建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建筑業的剛剛興起。的時期,著重解決和預防建筑合同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合同法》中,可以將建筑工程合同理解為工程項目的承包人對施工的建設環節有關,而工程發包人對其價款的支付負責的一種相互商量的合同,該合同受法律保護。另外還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筑工程合同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不得造成與國家有關的損失,并且國家有權對合同進行介入和監督合同的執行,監控合同詳情內容執行情況。
2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2.1 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成因
因為建設工程企業優先中標而忽略了合同的履行、報價、義務、權利、口頭承諾、證據保留、實體規則、簽訂流程的客觀性與及時性。這直接導致建設尚未開始,風險已經來臨。具體表現如下:首先是承包商自愿或被迫放棄其權利。承包商在簽發方處具有合同的決策權確放棄其權利,從心理上講,它害怕與合同簽發方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談判,而且許多投標條件,不合理的要求和不利的客觀環境因素都導致了風險甚至重大風險,因此他們會自愿和被迫地接受。此外,一些承包商為了贏得招標機會,除了響應招標文件的實質性條件外,還進一步放棄了他們的權利,并提出了超出公平范圍的更優惠的報價條件,這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第二是承包商對合同風險控制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允許風險的發生和存在。由于缺乏風險意識,科學有效的風險控制方法,尚未發現和有效解決合同談判和簽署階段的關鍵問題,并且就定價方法、責任、工作程序、工作標準、獎懲措施尚不明確,對程序問題和及時性問題的關注不足,導致建設工程合同中存在重大風險因素。
2.2 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常見形式
從合同參與,合同簽訂到合同履行,直至項目結算和合同的最終履行,合同風險具有遞延,逐步增加和最終體現的特征。合同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 建設工程合同訂立時
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要求經歷要約邀請,要約和承諾的階段。簽約方可以利用承包商的意愿中標,可以通過準備招標文件,高度壟斷信息和領導合同過程來以有利于自己方的方式簽訂合同。承包商急于中標時,對發行人的主要資格和有關信用方面缺乏了解,并積極或被迫接受承包商的工程進度,拆解投標,指定分包,低價擔保等不公平或非法的內容。他們要求放棄一些重要權力,締結不平等的潛在風險,并顯然失去公平的合同。就形式而言,承包商要主動承擔風險。
2.2.2 使用固定價格合同
對于固定價格合同,雙方在特殊條款內商定了合同價格中包含的風險范圍和風險成本計算方法,合同價格不會在約定的風險范圍內調整。在這種合同形式中,盡管項目的結算方法相對簡單并且相對省力,但是在合同執行期間,雙方在價格上的爭議較少,但承包商要求賠償的機會較少,因此,承包商承擔更大的風險。首先是價格風險,包括不正確的報價計算,報告不足的項目以及材料價格上漲。第二是工作量風險,包括工作量計算中的錯誤和遺漏。第三是承包商報價的困境。工作量太高,報價沒有競爭力,中標也不容易。如果價格低,則必須承擔風險和損失。
3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措施
3.1 完善對建設工程合同簽訂人員的管理
在人員安排方面,最好讓熟知建設工程專業技能知識和合同條款的職工加入,大中型施工項目合同大多由業主擬訂草稿,要想規避承包方提出賠償,居住者最好聘用有著大量經驗的法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對合同起草方案,確保合同的高品質,這表明著有許多不利于承包商的風險責任條款和對業主的反訴條款。因此,承包商的合同談判者務必對施工工藝、法律條款、企業經營、成本管控和金融財務等方面的知識了如指掌,最好擁有一支能力強大且專業的合同談判隊伍,因此對合同簽訂人員的管理需要進行相應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程度,在進行實質性合同談判過程中,談判方式和技巧尤其重要,還應該多考慮人員在合同上的談判能力和豐富經驗,使之在實際的談判過程中發揮技巧,降低合同潛在的風險。
3.2 利用后期管理提高監理成效
合同管理部門需要全面的意識到自身應該承擔的相關責任,主動加入到工程項目的后期監管活動中來,按照所制定的回訪制度來收集發包方、施工方對合同中條款與項目管理的建議,最大化確保雙方的利益有所保障從而自愿遵照合同內容實施、履行自身的義務,確保后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在進行回訪調查時,合同監管人員需要借鑒招投標文件、施工數據對合同內容進行審核,共同處理好合同中的糾紛問題,增強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比如在對合同檢查時,需要通過考核的方式監督參加建設施工的一方對合同的行使率,動態監管招投標的進度,實現對整個活動環節的實時評估,增強合同管理實效性。同時,合同管理部門還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禁止在后期的操作環節中產生“轉包”“分包”等不符合規定的情況,給工程施工品質提供保障,嚴厲打擊違反合同條款與法律規定的行為,進一步確保招投標工作的依法合規開展。
3.3 加強在招投標環節中的成本管理
在正式的工程建設項目開展之前,必須要提前對規劃設計做出多次的探討,進一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完善工程技術的要求,在將招投標文件進行仔細檢測之后,更好的對施工項目在招投標環節的成本進行把控,讓整個過程實施得更加流暢,要想在招投標資料中提高對工藝技術的優化,最好在前期就規劃實際的項目施工投資方案。而在進行施工中按照施工方案里對每一個環節所花費的項目成本列表進行仔細的考察,這份成本列表必須和具體的施工情況相同。在填寫成本記錄表的時候,必須要和交易流水做出仔細的比較,要想對整個工程中的資金花費進行詳細的管控,就必須要了解所用的施工材料和工程設備的價格,還有施工環節中各材料的使用數量。如果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對方案進行修改,也必須要再次檢查確保品質、成本和技術標準之間成正比,同時也要控制好成本的投入,最后必須要關注到施工環節中的合同簽訂,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合同上的條約不清晰而導致的違約賠償情況。
4 結語
總的來說,在如今的工程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合同管理環節是其中非常關鍵的部分,即使目前當中依舊存在部分不夠完善的地方,可是只要施工管理人員重視對合同管理的施工過程,再與實際的施工情況相結合,針對性的提供處理問題的措施,改進目前建筑市場中的不良風氣,強化工程合同簽訂的嚴謹合理性,就一定可以確保工程項目施工的平穩可靠性,增強雙方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袁軍.淺談關于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J].法制社會,2010(24):82.
[2]付思剛.論實際施工人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法制社會,2010(28):7.
[3]楊效忠,張玉信.施工階段建設監理的合同管理[J].建設監理,199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