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貴偉









摘 要:棗子巷是成都市按照公園城市建設要求進行一體化建設的首條道路,建設中對道路的紅線、綠線、建筑退距線進行“三線統籌”,結合建筑立面,整個U型空間統籌打造,對街道的生態、人文、產業、景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提升和改造,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積累了經驗,為舊城更新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一體化;統籌;人文;產業;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4.1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2018年習總書記來川視察,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成都市開始深入研究其內涵,并提出了其公園城市應體現幾方面的價值: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從生態、人文、產業、功能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為實現該目標,成都市相繼推出了《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和《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建設技術規定》,并要求在實戰中不斷的總結與提升。
成都市新一輪總體規劃中,積極推動中優布局,構建“八街九坊十景”文旅場景,棗子巷即為其中一街,其主要依托中醫藥大學健康養生的文化本底,打造“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的中醫藥文化示范街區,促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得益于公園城市建設契機,棗子巷有幸成為一體化建設的示范街區。經過近一年多的方案論證、提升優化、付諸實施,棗子巷終于以嶄新的面貌呈現于廣大市民面前,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在本次建設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有一些經驗教訓,現分享如下:
1 科學預測定功能
交通功能是道路首先必須保證的基本功能,必須通過科學的預測保證道路的交通通行功能。本次運用專業的交通預測軟件,結合成都市最新的交通調查數據,建立交通出行總體模型,經數次修正與優化,得到科學合理的預測結果,包括機動車吸發交通量,非機動車吸發量及行人分布情況。按照每條車道、非機動車道及行人的通行能力,確定各類交通的功能寬度,并分析其服務水平。
結合周邊的交通組織情況,最終確定本道路機動車采用單向兩車道,非機動車道寬度采用2.5米,人行道寬度不小于3米。
2 慢行優先保安全
公園城市的一大內涵是以人為本,保障慢行交通的安全、舒適、連續。本次設計中通過優化斷面設計、降低機動車速、增加慢行過街等措施,最大程度保障了慢行交通的安全性、舒適性及連續性。
(1)在道路斷面中設置機非隔離帶,分隔帶的寬度及形式根據景觀要求進行變化,嚴格保障機非隔離。
(2)對道路進行穩靜化設計:調整道路中線,均衡慢行空間;合理避讓管線,提高慢行舒適性;引導降速,縮減車道寬度為6.5米(0.25+3+3+0.25),降低機動車行駛速度。
(3)增加慢行過街點位,讓車道的隔離感降到最低,保證了慢行安全同時保障慢行的便捷性(如圖4)。
(4)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在沿線開口位置鋪裝連續,高程連續,并以不同顏色進行路權區分,保證慢行舒適性(如圖5)。
3 因地制宜優形態,一體打造美界面
因地制宜,利用好現狀本底,讓街區更具特色。本道路以中醫藥為特色,打造中醫藥文化特色街區,同時利用建筑邊緣梯步打造為連廊,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了現狀條件,使街道更具有特異性,商業氛圍更為濃厚。將道路紅線、綠線、建筑退距線及兩側建筑立面統籌打造,以景觀化、景區化的手法進行打造,使整個U型空間非常協調,整體效果非常美觀。
4 特色鮮明顯人文
充分挖掘街道的人文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街區。民國時期,成都西郊水西門外有戴氏花園,棗樹成蔭,郁郁蔥蔥,一派春華秋實、恬靜悠然的田園好風光;新中國成立后,成都滄桑巨變,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社會主義學院、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等科研機構匯聚與此,層樓疊榭鱗次櫛比,卓爾英才濟濟一堂,熙來攘往,終成棗子巷。以此為基礎提出以“金牛文化+”為理念,生態為本底,將棗子巷打造成集醫藥文化、康養旅游、文化體驗、醫藥旗艦以及健康養生于一體的最健康·國醫體驗特色街區。
5 業態提升注活力
結合街道的整體定位,對道路沿線的產業進行升級,打造更為豐富的消費場景,提升區域的產業層級。方便居民需求,適當保留部分業態;通過宣傳,引導部分商家自主轉型;淘汰低端業態,收租重要節點資產4 000余平米,重點植入國醫大師工作室,打造精品藥膳、藥妝、藥浴、道地藥材體驗館等,與周邊項目聯動發展。
6 拆違透綠美景觀
對道路兩側圍墻,結合人文要素及功能需求,進行開敞化、景觀化處理,實現“透墻借景”、空間的開敞和延續。本次對成都市財貿職高的教學樓和操場圍墻進行拆除,結合規劃綠地進行統一打造;對中醫學院及周邊老舊小區的圍墻進行了景觀化處理,實現了空間的開敞和延續,又實現了文化氛圍的營造。
7 多桿合一顯智慧
按照街區整理風貌,輔以文化元素,結合路燈、交通系統、智能交通、天網等功能需求,進行多桿合一專項設計,節約成本與空間。本次棗子巷的燈桿集合了所有類型的設施設備,有效減少了道路的桿件數量,同時對路燈形態進行專項設計,結合整條道路的風貌,形成了具有民國風格的古樸樣式。
8 集中統籌提效率
政府或業主牽頭,整合建筑、市政、產業策劃、運營策劃等各個單位及部門的優勢力量,共同進行項目策劃,方能提出最優的方案。本次的改造中金牛區政府統籌各個部門和單位成立了協調小組,區領導親自掛帥。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解決問題,商定方案,各方群策群力,出謀劃策,集中各方智慧不斷提升方案品味,最終為市民給出了滿意的答卷。
在建設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了一些問題。
①市政改造工程是線性工程,沿線現狀情況復雜,很難以某一種標準的做法完成整個施工,特別是兩側與既有建筑或構筑物的接邊接口位置情況變化較多,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精細化設計,然后實施,否則這些位置將成為項目的敗筆或污點。
②街道是為人服務的,因此應廣泛的征求街道沿線街辦、居民的需求,以人的需求為導向進行設計和實施,將更好的服務于人。
③街道運營階段,應充分考慮街道怎么樣才能留住人,應有足夠的可看的、可玩兒的、可吃的,留住人們的視線、留住人們的味覺、留住人們的精神,才能留住人,街道才能保持活力。
④改造項目中,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與沿街的住戶和商戶有各類的矛盾和沖突,應積極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及時協調,方能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9 結束語
棗子巷是成都市公園城市理念的具體落地,是街道一體化建設的示范,對街道的U型空間進行了統籌的規劃和建設,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極大改善了街道環境,提升了街道活力,展現了街道的生態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生活價值和美學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從生態、人文、產業、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提升,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示范。
參考文獻:
[1]《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建設技術規定》.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3]《棗子巷中醫藥文化特色街一體化設計方案》.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