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股票市場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炒股大軍的行列中。投資者是股票市場的投資主體,他們的投資行為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信息的影響,從而影響到股票價格的波動。文章采用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分析媒體報道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我國股票市場信息披露機制不完善,監管部門引導監管不到位,投資者注意力有限等問題的共同作用下,媒體報道對股票價格波動產生了影響。
關鍵詞:投資者;媒體報道;股票價格
1.引言
隨著經濟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上的各種傳媒工具越來越多。網絡媒體、電視媒體等各種類型的媒體圍繞充斥在人們生活中,人們更加能夠快速的得到大量的信息。投資者面對這些容易得到的大量信息,他們就會根據這些信息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當大量的投資者都產生相似的行為,最終就與股價的波動產生了聯系。在現實的股票市場中,很多學者也觀察到了這樣的現象,即媒體報道與股票價格波動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關系。因此文章通過搜集、整理、閱讀和分析媒體報道與股票價格波動之間關系的相關文獻,對媒體報道與股票價格波動之間的關系、影響產生的原因及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整理,最后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建議。
2.媒體報道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
2.1媒體報道角度
媒體的性質。媒體有自媒體、專業媒體等之分。當同一種信息通過不同性質的媒體報道出來,投資者的認同程度是不同的。例如EntreMed公司曾研究出一種極具市場潛力的新型抗癌藥物,此事件由《紐約時報》于1998年5月3日報道,報道之后,該公司的股價迅速上漲并在之后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是,其實在《紐約時報》報道之前,其他雜志就對此事件進行過公開發表,只是由于雜志性質對受眾影響程度小才沒有引起大幅股價波動。[1]
媒體的影響力。社會上存在的媒體,它們的影響力存在著差異。擁有更多的關注者和更具權威性的媒體,它們所報道出的媒體消息,更容易被投資者獲得和被信任,從而更容易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最終對股票價格波動造成影響。
媒體的情緒。媒體的情緒是指報道信息內容的語氣,積極還是消極。媒體報道一條信息前是要經過搜集、整理、提煉和解讀等過程的,通俗一點就好比是從屠宰場的動物到消費者看到店里的熟食產品經歷的加工處理過程一樣。媒體通過這些環節將信息更加簡明扼要地傳遞給投資者,使其能夠快速高效地獲得大量信息。但在信息在被加工處理過程中無法避免可能會被賦予一些主觀的情感色彩。因此媒體報道可能帶有積極或消極情緒,這種情緒無形中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判斷,最終對股票價格波動產生影響。
媒體的關注度。媒體關注度較高的股票即媒體經常發布這些股票的信息,這些股票就會吸引較多的投資者。因為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無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等成本去搜集就可以短時間獲得大量信息,就會掌握更多這些股票的信息,更加關注這些股票。因此當媒體對股票產生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就會影響股票吸引的投資者數量,從而對股票價格波動產生影響。
2.2投資者角度
投資者的理性程度。按照投資者的理性程度將投資者分為兩類,理性投資者和有限理性投資者。理性投資者是指,投資者對自身偏好和目標都有明確認知,他們會根據自身知識經驗等來做出實現自身效益最大化的決策,不會受情緒影響。因此媒體報道的信息對他們而言,不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只是影響了他們的信息分布。但是有限理性的投資者不是這樣的,對于他們而言,當出現媒體報道時,他們的情緒會因媒體信息而發生波動,最終會影響他們到的投資決策。比如媒體報道的情緒,媒體報道的評論等媒體因素都對有限理性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產生影響。現實的股票市場中,完全理性的投資者只是理論中一種假設,投資者幾乎都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現實市場中媒體的信息會給投資者的情緒造成影響,進而也會影響大量的投資者投資決策,最終給股票價格造成影響。
投資者關注。關注是一種稀缺的認知資源,這樣講是因為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當得到的信息數量超過這個限度,大腦就會對信息進行取舍,留部分信息去處理,棄部分信息不理即只能關注到有限信息。[2]關注也可根據程度不同分為兩類即關注和有限關注。當一個投資者對股票是關注的,那么當出現了使得股票價格與基本面偏離的突發或事件時,投資者就會對其做出過度反應。當一個投資者是有限關注時,由于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或者面對大數量的信息只能處理部分信息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投資者會主動忽視掉一些信息或者在進行信息分析時無法做到客觀全面,從而出現偏差。由于這種投資者有限的關注存在,導致投資者只能關注有限量的信息,因此媒體報道的信息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關注,而有限關注的投資者就會將媒體報道的信息作為主要的已知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處理分析來決定投資行為,最終媒體報道的信息可能就會帶來投資者過度反應或者是引起投資者的關注驅動買賣行為,以及過度交易,帶來股票價格的波動。
2.3具體影響總結
媒體報道內容與股票價格。媒體報道內容的態度傾向(這里的態度不是加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主觀情感,單純是指信息內容的客觀的正負面)會對股票價有顯著影響,同時媒體報道內容態度傾向不同影響力的大小也不同。當絕大部分媒體報道的信息都是正面內容,傳遞的信息給投資者的感受是對市場預期看法較為積極時,將會推動股價走高;當絕大部分媒體報道的都是負面或者中立內容,傳遞給投資者的信息的感受是對市場預期不看好時,投資者就會陷入股票價格可能會下跌的恐慌焦慮中,從而會促使股票價格走低對股價帶來消極影響。
媒體報道情緒與股票價格。在媒體報道情緒影響股票市場的過程中,投資者情緒發揮了非常大的中介作用。媒體報道情緒對投資者情緒有顯著影響,具體表現就是,當媒體報道內容的語言情緒更為積極時,投資者情緒就會更樂觀;反之,當媒體報道內容的語氣更為悲觀時,投資者的情緒也會更為消極悲觀。因此,在股票市場中,積極語氣的媒體報道,往往會會投資者帶來樂觀的投資者情緒,使得投資者對市場預期看好看漲,高估股票價值,低估股票風險,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持續走高;反之消極中立語氣的媒體報道會使得投資者產生較為消極悲觀的情緒,對市場預期不看好,最終促使股票價格降低。
3.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媒體的性質、媒體報道內容情緒、態度傾向等通過影響投資者情緒會對股票價格造成影響。同時,由于投資者的有限關注和有限理性的存在,也導致媒體報道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因此,在股票市場中,媒體報道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這種影響是某些利益集團或者個人的有意為之,想要操控股票市場進行投機行為,那么這就需要進行監管的考量。或者當這種影響的程度過度,股票市場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就可能會影響到經濟的正常發展。因此本文就以下幾個角度提出一些建議:
3.1媒體角度
媒體部門應該加強內部監管,對信息的處理嚴格控制,盡量做到傳播信息的內容客觀公正公平的。加強對人員的監管,保證媒體內部人員不與外面的利益集團或個人進行勾結,有意的關注某個股票或者引導輿論。
3.2投資者角度
媒體報道對股票價格能夠產生影響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媒體報道能夠對投資者產生影響,如果追其根源,這些影響就是因為投資者的有限理性和有限關注導致的。完全關注和完全理性的投資者是理想狀態下的,在現實的股票市場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為了維持股票市場良好運行,避免由媒體報道給股價帶來的不正常影響,投資者應該盡量提升自身關注和理性的程度。投資者應該多學習金融投資等知識,提高信息處理效率和客觀對待信息的能力等。
3.3監管者角度
為了股票價格的正常波動和股票市場的正常運行,只完善媒體部門和投資者行為是不夠的,還需要監管部門的共同參與。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媒體部門的監督,保證媒體部門工作的獨立、客觀和公平性。監管部門也應該通過有效的方式提高投資者的投資素質,加強投資者這方面的教育,引導投資者健康投資減少非理性的盲目跟風行為,有效地保障股票市場的健康運行。監管部門還可以充分利用媒體資源,監控股票市場中的輿論,判斷股票市場是否出現了過于極端的投資者情緒和不正常的交易趨勢,并及時進行風險提示,并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合適的引導。[3]
4.結語
媒體報道有助于將企業特質的信息融入到股票價格中, 帶來股票價格波動,也有助于投資者快速掌握股票信息了解企業從而采取投資決策,因此媒體在股票市場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媒體給予股票市場、投資者帶來便捷、信息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利益集團或者個人利用媒體報道有意引導股價波動損害投資者利益謀取私利,干擾股票市場健康運行的行為。因此,投資者、媒體部門以及監管部門應該積極互相配合,采取一些有效的行為共同維護自身的利益以及整個股票市場的良好運行。
參考文獻:
[1]杜修立,陸靜儀.投資者注意力、媒體報道與股票價格波動:文獻評述與展望[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8(04):72-79.
[2]陳澤藝,李常青.媒體報道與資產定價: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7,39(03):24-39.
[3]劉天宇.媒體報道、機構投資者羊群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研究——基于LSV模型的實證分析[J].中國物價,2018(10):48-51.
作者簡介:張萌(1996-),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上海大學金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證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