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元 戴江豐
摘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討了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站的現狀、滿意度及未來的發展前景。研究發現,農村金融服務站當前依然在鄉村發揮著農村金融的中流砥柱作用,解決了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可以很好的調動農村的閑置資金,農村的金融效率得到了明顯的優化;農金站同時也打破了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業界難題,因此農民對農村金融管理員的服務評價較高。
關鍵詞:農村金融服務站,農村金融效率;農村金融分工;農村信貸體系
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和精準扶貧的廣泛開展,農村地區新的經濟狀況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限制于我國農村的特殊情況,很多金融機構無法下沉到村一級直接開展業務,致使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需之間存在明顯矛盾。
農村金融服務站,是農村信用社按照標準化、系統化要求,在農村地區建立的提供現金服務、金融精準扶貧等金融服務的綜合平臺。但是近年來,許多學者專家同時指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和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站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小。應該隨著經濟發展被撤并,還是應該繼續大力發展,甚至在城市中的社區推廣同類金融服務站,這方面的研究目前是比較少的。本文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方法,試圖回答農村金融服務站是否依舊存在較大需求。
在2016年農村金融服務站的宣傳和推廣階段,我國當前擁有農金站的村莊只有34%,這一數字與2016年行政村覆蓋率達90%的目標相差較大。這一差距主要源于服務站的前期規劃建設與后期運營管理。(楊子涵2016)。劉穎(2018)則從可持續角度出發,提出部分服務站點存在重復建設、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制約著服務站發展。農民對金融理財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影響農民理財的因素多種多樣。呂卓陽等(2019)通過實地調研認為,雖然農民的收入不斷提高,但是財產管理意識低,投資形式單一;理財資金占比低,抗風險能力差,且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科學理財意識。
一、理論模型
1.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說明
因變量唯一且有序是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進行回歸分析的前提,本文中因變量為村民對金管員的總體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五個等級,其次自變量也為連續有序多分類變量,與因變量一樣分成五個等級,所以滿足模型適用前提。
本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來反映村民滿意度概況,對自變量和因變量滿意程度結果進行賦值代入模型中得到結果,其中,“非常不滿意”=1,“不滿意”=2,“一般”=3,“滿意”=4,“非常滿意”=5,并假設各個個體之間獨立。
2.村民滿意度實證分析
對被調查對象的滿意度進行多元有序O-Logit模型進行檢驗。
(1)金融理財產品方面
在對“最低額度、投資手續費、投資種類數量、投資收益、投資期限”五個方面的滿意度中,對于最低額度的滿意度對總體滿意度的影響最高。村民普遍收入較低,對于需要高投入的理財產品不會有太大需求,而金管員向村民介紹的理財產品較好的滿足了村民對最低額度的要求。
(2)金管員方面
綜合所有影響總體滿意度的變量,與金管員個性特點、專業涵養有關的滿意度更大程度上影響了總體滿意度。主要體現在四個變量上,即“專業評價、服務態度、手續流程、執行效率”,執行效率的滿意程度對總體滿意度影響最大,其次是服務態度。村民是否選擇通過金管員進行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金管員對工作的熱心程度以及村民對金管員的信賴程度。
二、數據樣本選擇與實證研究設計
本案例所選擇的農村,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本次案例研究有效使用了多重數據采集方法,包括并不限于問卷、訪談、直接觀察、參與性觀察等方式,獲取到了精準的一手資料,其中訪談和問卷調查先后歷時將近半年,共計3次,涉及人數百余人,訪談對象主要為七個村莊的農村金融管理員和部分村民,每次訪談時間在1小時左右,問卷主要是在農村金融服務站辦理業務過的村民。參與性觀察主要是通過保存在七個村莊的農村金融管理員處的數據資料。
1.指標設計
滿意度基于客戶對產品或服務的心里感受。對于金管員提供的服務,滿意度主要是村民對其提供產品的評價和對金管員的評價。所以本文指標設計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投資產品的滿意度,二是金管員滿意度。其中,投資產品的滿意度從投資產品風險、投資最低額要求、投資手續費、投資產品種類、投資收益、收益期限來評價,金管員滿意度從村民對其專業評價、服務態度、手續流程、執行效率來衡量。
2.村民滿意度樣本特征分析
通過對調查對象的樣本特征分析,村民對金管員總體還是滿意的,滿意度達到87.3%。再分別從投資產品和金管員角度來分析,在投資產品風險這個方面上,村民的滿意度高達93%,原因是金管員對村民提供的產品大多是債券基金類理財產品,它們相對股票具有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特點,符合村民對投資的需求;在投資最低額要求方面,村民的滿意度也有81.8%,仍有小部分村民對這方面不那么滿意,但是對大部分村民來說金管員推薦的理財產品最低額要求對他們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三、總結
在普惠金融和農村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擴寬農村信貸業務,乃是重中之重。因此,應當要加大農村金融服務站在金融性業務的權限,上級支行應該適度下放信貸評價或審批的權力給農村金融服務站和農村金融管理員,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加快農民的融資效率,增加扶貧精準度,也可以進一步加快金融分工的步伐。另外,各大銀行規范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資源整合,配合其所屬的農村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基礎設施改進。為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繁榮,形成“電信+政府+銀行”建設模式,政府應當兼顧為農村金融服務站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其提供堅實的網絡硬件支撐。同時,政府機構應當積極構建起綜合考核標準,提升農村金管員隊伍的素質。
農金站能夠充分激發農村經濟活力,可以有效降低農村金融服務的成本。有助于消除了雙方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金融服務與交易的效率。農村金融服務站可以優化農村資產結構,提升農民存款理財收益率,農村金融服務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民卷入傳銷、非法集資和民間借貸的可能性。因此,提升農金員自身法律意識,開展非法集資知識宣傳等,幫助減少或規避所在村的傳銷非法集資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春瑜.關于農村民間借貸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24):132.
[2]張治華. 邊遠農村傳銷蔓延的社會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3.
[3]焦永歡.聯網背景下縣域農民個人理財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19):25.
[4]呂卓洋,杜君楠.農村居民投資理財偏好與風險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9(09):96-98.
[5]王秀萍. 政府干預對農村商業銀行資金使用效率的影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9.
[6]張寧.我國農村地區移動支付發展狀況調查分析[J].鄉村科技,2019(02):37-39.
[7]張琳.周口市農村民間金融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市場研究,2019(06):10-11.
[8]高建梅.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新產經,2016(12):83-84.
[9]曾偉.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建設安全問題探析[J].金融科技時代,2019(03):62-64+68.
[10]劉穎.可持續路徑下農村金融服務站發展與建設思考[J].北方金融,2018(08):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