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人們在生活、工作、思維等方面帶來了的巨大的變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進步,市場產生的信息與日俱增,信息處理的速度迅速提高。大數據背景為企業提供給了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新型市場環境,在此背景下,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在未來發展的需求。企業財務管理如何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新變化,如何充分掌握利用數據這一新型資源從而使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是現代企業必須及時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發展的浪潮中,信息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將人類社會推進了“大數據時代”。科技的發展和處理海量數據的工具及技術的出現,加速著大數據時代的步伐。從技術領域的進步創新,到經濟領域的改革轉型,再到思維層面的大數據意識的樹立,大數據正從科技、經濟、思維等方面逐漸滲透并且不斷發展,大數據的出現為社會各個領域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更有效的收集、分析、處理、運用這些海量數據,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尤其是企業的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大數據?目前,國際上對大數據的概念尚未形成統一的表述,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的提出了非常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人們應當考慮的“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不是因果性,而是相關關系”。簡單的說,它是一種人們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和應用的技術。越來越多的政府及企業等機構意識到數據正在成為決定其未來發展方向的決定性因素,數據分析能力逐漸成為各國競爭的核心能力。2012年,美國致力于“大數據戰略”的發展,聯合國政府也在《大數據政務白皮書》中指出:大數據為聯合國和各國政府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在國內,諸多公司開展了大數據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工作。例如,百度正致力于開發自己的大數據處理和存儲系統;騰訊認為2013年已經到了大數據運營的黃金時期,如何全面整合、科學有效地利用這些數據將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關鍵任務。2015年,國務院下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2020年,作為世界科技強國,中國已然不可避免的走在了大數據時代的前端。
財務管理的有效與否直接決定著企業是否能夠正常運行,作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如何高效、準確、實時的獲取信息,并做出行之有效的決策,先進科學的財務管理系統是其必要保證。因此企業必須在大數據背景下做出相應調整,及時應對時代進步帶來的挑戰,并抓住大數據帶來的發展機遇。
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大致分為投資、籌資、營運資金、成本、收入與分配管理五個部分,這五個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有計劃地籌集資金,不斷提高對資金的利用,在降低成本費用的同時,對企業生產經營進行監督,合理分配利潤。提高了資金利用率,規避了一定的財務風險。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是保障企業健康發展、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內容。
1.大數據對企業帶來的影響
首先是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大數據時代,人們的生活、工作思維產生了諸多變化。經濟領域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新型商業模式以及新型消費模式的出現與發展,現如今的經濟環境已與往日大不相同。新時代下的新環境要求企業的經營運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做出及時調整。
當期我國企業面臨財務管理觀念陳舊的一大挑戰。隨著大數據的帶的來臨,企業傳統財務管理中的部分觀點已經不再適用。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管理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企業生產、銷售和流通環節,僅僅看到企業的業績創收與利潤創造,而忽視了財務管理這以部門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地位。另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發生了質性變化,從原本單一的核算職能逐漸轉變為復雜的決策職能。在實際工作中,財務工作人員只會被動地接受命令,而這種粗略、滯后的財務管理理念無法系統地處理財務數據、挖掘財務數據中的有效價值信息。這些陳舊的觀念無法為企業提供科學有效、全面實時的決策信息,導致企業無法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新經濟環境,阻礙企業的長足發展。
另一方面,財務管控風險意識弱是我國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致命弱點。信息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尤其是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推動下,海量數據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與參考的條件。但是,企業也不得不面臨更復雜多樣的風險。當前,一些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在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反饋時無法甄別含有風險的因素。對于未能實現內部信息共享的企業而言,更是存在內、外部信息不對稱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企業的發展,有時甚至給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中埋下隱患。財務部門直接接觸、管理著企業的財務數據,如果不能與時俱進,把握數據化發展的趨勢,加強自身的風險管控意識,提高自身風險管理建設能力,適應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環境,有效防范各種財務風險,則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大數據時代,將面臨缺乏大數據型財務人員。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新時代的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擁有扎實的財務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業務實踐經驗,更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和內部控制知識。目前,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創新已經開始,雖然公司在這一領域很活躍,而且十分重視這一領域,但卻沒有提供足夠的大數據型管理人員。公司的財務人員缺乏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處理財務信息的能力以及相對缺乏管理意識,這些都是加強公司財務管理創新的挑戰。 而信息技術部門雖雖然具備處理數據的基本能力,但由于無法掌握專業性較強的財務知識,也難以在海量的財務數據中有效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彌補財務管理部門人才的缺失。在人才市場供應緊缺的情況下,企業應注重加強自身的培養力度。
2.大數據帶來的機遇
計算機運算速度的提升、多種媒體的產生以及大數據的發展為企業獲取各種信息提供了途徑,企業可以及時從市場上獲取實時、多樣、全面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實時有效的信息支撐。
在進步的技術環境下,企業可以處理以往不能處理的龐大數據。并且,相比較過去處理信息的方式,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處理信息的方式將變得更為科學、更為細致。企業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并分析,從中找出阻礙企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及早作出應對措施,科學合理地規避財務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大數據技術帶來了新的財務管理工具,幫助企業科學高效的進行財務工作。相比較過去單一的做賬,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財務分析、財務預測等,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可選擇的信息獲取的渠道越來越多,人們對數據應用的需求也逐漸提高。企業在日常生產管理中產生了大量的信息,如何讓這些信息“發聲”,產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為企業管理服務已成為每個優秀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企業對數據技術的應用的需求不斷提高。在大數據背景下,市場每天產生出海量的數據,大數據的出現又將我們進一步推向了數據化時代。數據信息的建設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發展中的核心,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優良與否,決定著企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所以,企業必須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際,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及時適應并進行相應的創新改革,保持企業活力,掌握未來企業發展的新資源,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學強.關于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中國商論,2021(01):161-162.
[2]張建彬.“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思考[J].經濟管理文摘,2020(24):131-132.
[3]黎萍.企業價值最大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2):152-153.
[4]蔡冰.大數據背景下中小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2):208-209.
作者簡介:單興巖(1996-),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單位: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碩士,金融專業,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