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以來,縱觀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均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各大銀行的非利息業務得到了飛速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銀行業當前發展面臨的市場大環境以及發展現狀。其次對我國16家銀行,其中包括4家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分別進行實證分析,主要通過對2010到2019年10年數據的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研究非利息業務中對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最后得出結論,非利息業務中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投資收益與國有四大行的收益是呈顯著正相關,而其他上市銀行則是負相關且不顯著。最后本文較為充分的對實證結果進行討論,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非利息收入;多元線性回歸
1.引言
2020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3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3%,較上季末下降0.15個百分點。截至2019年末,我國上市銀行數量已達51家,上市銀行總資產規模達196.47萬億元,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例為82.04%。2020年,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共同發展,可投資的領域拓寬,資金需求小幅上升,資產結構也亟需進一步優化。
2020年,社會經濟環境更為復雜,給銀行業的經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銀行自身資產負債配置、風險定價、不良資產處置等能力直接決定其全年盈利走勢,銀行間分化進一步加劇,國有大銀行優勢進一步穩固,而尾部銀行爆雷的現象可能時有發生。
2.實證研究
2.1研究假設
雖然手續費、傭金業務以及投資收益業務會帶來收益也會帶來風險,但國有四大行在投資業務方面起步較早,擁有可靠的非利息業務基礎,能夠極大降低風險。因此提出假設:手續費、傭金收入以及投資收益均與國有四大行經風險調整的資產收益率顯著正相關,而與其他上市銀行負相關且不顯著。從以往銀行的非利息業務數據來看,其他非利息業務收入不穩定,很多年份都處于虧損狀態。因此次提出假設:其他非利息收入與國有四大行經風險調整的資產收益率不顯著正相關,而與其他上市銀行顯著負相關。[1]
2.2樣本、變量的選取
2.2.1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上市銀行2010-2019年的數據,理由為國內目前的研究數據較早,對于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較少(本文撰寫于2020年,暫無2020年銀行完整數據)。本文將2010至2019年國內A 股上市的16家商業銀行的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4家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它們分別是四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其他上市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以及各行年報。
2.2.2變量選取
(1)解釋變量。結合以前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根據非利息收入的具體分類,選取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FC,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占比(PI,投資收益/營業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占比(OT,(非利息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投資收益)/營業收入)作為本文的解釋變量。
(2)被解釋變量。在資產收益率(ROA)的基礎上,將收益的風險進行調整,用選取的收益指數除以風險指數,得到夏普指數(RAROA),也稱為經過風險調整的資產收益率。
(3)控制變量的選取??紤]到其他因素可能會給實證結果帶來影響,本次研究選取了費用收入比(COST)、利息收入占比(LX)作為控制變量。
2.3模型建立
本文將研究對象16家銀行分為兩組,即國有銀行和其他上市銀行。首先,整理出各大銀行的數據情況,使用Eview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解釋變量與非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從而分析非利息收入與銀行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
建立回歸方程,其中,RAROAit代表第i家銀行第t年的凈風險調整的資產收益率;FCit代表第i家銀行第t年的傭金和手續費收入占比;PIit代表第i家銀行第t年的投資收益占比;OTit代表第i家銀行第t年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占比;LXit代表第i家銀行第t年的利息收入占比;COSTit第i家銀行第t年的經營費用占比;βu(u=1,2,3,4,5)表示待估參數;其中i=1,2,3,…,12;t=1,2,3,…,8。
2.4實證回歸結果及分析
本文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找出樣本銀行非利息收入與其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重點關注非利息收入因素對于我國上市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因此將重點分析非利息收入的各組成部分與經營績效指數之間的關系。
2.4.1國有四大行
實證分析結果的得出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的變動與RROA成正相關,當顯著性水平為1%時,其影響系數為3.734215,t值為3.757801,這就表明手續費和傭金收益能夠顯著影響四大行的績效情況,當手續費和傭金收益增加時,績效水平能夠顯著提高。由于四大行的規模以及傳統服務種類和大量的客戶資源以及網點分布等,傭金及手續費的收益將在未來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轉型增長點。投資收益占比與國有銀行績效呈正相關,影響系數為2.786891,并且通過了0.01的顯著性水平。說明投資所得收益能夠顯著的影響四大國有銀行的績效水平,且當投資收入提高時,績效水平能夠顯著提高。除了利差之外的其他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中間業務、咨詢、投資等活動產生的收入,與國有四大行的總收入呈正相關關系,但是檢驗結果并不顯著。利息收入也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為顯著正相關,這說明了雖然非利息收入經營活動雖然在近年來得到了發展,但是利息收入仍是影響整個銀行的最大因素。
2.4.2其他上市銀行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和投資收益均與其他股份制銀行的經營收益成負相關,但不顯著。其他非利息收入與銀行收入雖然成正相關,影響系數為0.175823,但是并不顯著,其正相關關系并不能說明非利息收入的提高能夠提高其他上市銀行的績效收益。與四大行相同,傳統的利息收入來源依然是其他上市銀行的支柱性收入來源,并且是顯著正相關,但其他上市銀行在業務上更加靈活,所以非利息收入影響系數比四大國有銀行低。
3.總結
3.1實證分析結論
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策層面進一步引導銀行業讓利于實體經濟,給銀行利潤增長帶來一定的制約。與此同時,國家重大戰略穩步實施,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銀行業得到穩步發展,盈利向好,預計全年營收和利潤增速有所放緩。本文以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在2010-2019年10年的數據作為樣本,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來分析兩種不同類型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四大行由于本身的較為獨特的體質與發展過程,在市場上占有量較高。從以上實證分析可以得出,對于四大行,多個非利息收入類別在未來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這與其自身發展程度、業務種類、規模大小以及技術水平等息息相關,像投資銀行、資產托管等業務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儲備等條件,所以發展較為先進的四大國行可以選擇將發展非利息收入作為轉型方向,其他股份制銀行需要首先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和提高自身業務范圍和能力之后再重大自己的非利息業務。對于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傳統的利息收入來源依然是主要的業績來源。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利率逐漸市場化等現象的出現,銀行想要按以往的路線,以從傳統業務中獲取的利息收入作為支柱性來源越來越難。銀行應該在重視傳統業務發展的同時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創新。[2]
3.2建議
積極推進商業銀行結構轉型。出于當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監管趨嚴的三重壓力,眾多銀行作出了轉型。對于銀行管理層而言,積極調整結構、進行戰略升級迫在眉睫,通過優化收入結構,促進自身的長遠發展。
合理控制成本費用。前文研究表明,銀行經營中產生的成本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銀行的整體經營情況,因此在加大非利息業務推廣的同時,也要注意控制好成本。如若成本費用超過一定的預期或者銀行過多使用自己的資本以致成本增加,不僅會影響收入,還會加大銀行的經營風險。
非利息業務的風險預防。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非利息收入確實能夠給銀行帶來巨大的收益。但是與此同時銀行應該時刻警惕并且采取應對措施防范非利息業務帶來的風險。
參考文獻:
[1]趙勝民,申創.發展非利息業務對銀行收益和風險的影響——基于我國49家商業銀行的實證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6(02):83-97.
[2]劉坤.非利息收入對上市銀行經營績效影響研究[D].河南:河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3.
作者簡介:周思雨(1995-),女,河南洛陽人,金融碩士,研究方向:證券投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