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

稅收對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而稅收的實現,需要稅法作保障。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要順應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適應依法治稅的形勢發展,因此,掌握《稅法》知識和技能就成為其專業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年來,財務類專業對稅法教學的討論比較熱烈,關鍵問題集中在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同時,我國稅法制度一直處于變革之中,稅收政策頻繁修訂,對《稅法》的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教師而言,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一種重要的內部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習動機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性,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未知。所以本論文主要研究稅制改革對稅法教學產生的影響,并基于動機理論提出課程教學的改進方法,旨在提高《稅法》課程教學效果,并對其他課程起到啟發作用。
稅收制度是國家經濟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國經濟運行狀況的變化以及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變化需要稅收制度相應變化。我國稅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第一個是從1949 年到1957年,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第二個是1958年到1978 年,稅制曲折發展的時期;第三個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的稅制建設全面加強、稅制改革不斷前進的時期。在整個稅法的歷史長河中,稅收制度的改革是在不斷更新的。在稅法教學過程中,如何將處在改革試點時期的內容給學生加以補充;如何將試點改革成功后推廣至全國普遍實行新稅制在稅法教學內容中及時更新;稅制改革之后,又如何在固定的稅法教學時間中融入稅法改革前后細節的銜接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協調上的難題。動機理論是用來解釋人和其他有機體產生并維持某項活動原因的各種學說。通過了解不同的動機理論,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個人的自由、選擇、自我約束、為個人成長而努力等因素。人文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許多關于教育的見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研究基本的人文主義動機理論來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發展過程中,人類獲得了一種成就需要,成就需要的程度因人而異。阿特金森認為這種程度的差異可以由一種假定的相對于追求成功的和避免失敗的需要來解釋。成就行為可以被視為希望成功和害怕失敗之間情緒沖突的結果,這些預 期到的情緒力量決定個體是否接近或逃避成就取向的活動。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研究動機和歸因理論指導教師制定更為貼切的教學目標來加強學生動機和成就,改變學生對其表現的原因的認識。認知主義理論的觀點強調人類行為受其感知事物的方式的影響。人們總是遭受著被往不同方向推或拉的力量的影響,朝一定方向發生的行為以個體感受到某種失調而又被驅動去克服這種不平衡的假設來解釋。認知理論經常強調內在的興趣,擁有內在興趣的學生更加重視學習本身的價值。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對應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學習的行為主義動機理論主要是解釋學生為什么喜歡一定的科目而不喜歡另一些科目。比如有的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數學課堂,而另一些學生卻不然。行為主義認為這種差異可以追溯到過去的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研究行為動機理論來客觀地得到學生的教學評價,從而確認是否實現自身的教學目標,并相應地進行修正。
在稅法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中,應設立好課程目標。第一,專業素養。熱愛財務管理事業,具有扎實的財務管理理論基礎,掌握嫻熟的操作技能,具有創新意識,以及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的基本能力。熟悉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的行業法規和政策,堅持職業操守和道德規范,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和勇于奉獻的精神。第二,專業通識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養成終生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自覺學習專業領域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掌握行業發展最新動態,確保職業發展不落伍。具有創新意識,具備自主將領域新理論和新方法應用于專業實務工作的能力。第三,專業基礎能力。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成本管理學、稅法和經濟法的基本理論與應用能力。第四,專業核心能力。樹立依法納稅和合法節稅的理財理念,掌握企業經營、籌資和投資活動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具有合理合法節稅的籌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