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雙
摘要:在21世紀,新能源汽車被廣泛應用于各國交通行業,不僅起到了節能環保的作用,而且有效推動了中國交通行業的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主要能源是電力資源和清潔燃料,確保新能源汽車的正常行駛,必須注重創新技術模式,做好相關績效分析工作。本文將分層淺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模式,并舉例分析新能源汽車技術所取得的績效。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模式;績效
0 ?引言
和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環保優勢更為突出,行駛速度更快,能源結構更加科學合理。目前,大量的新能源汽車內部驅動配件已經由傳統燃油機轉變為電動機,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無須啟用自動變速箱,驅動模式更加靈活。確保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行駛,延長汽車使用壽命,則必須注重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工作,及時修復驅動電機的故障,全面創新汽車技術模式。本文將簡單介紹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類型,系統論述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模式,并舉例淺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績效。
1 ?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類型
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這部文案中,新能源公汽車被定義為運用新型動力系統同時使用新型清潔性能源進行驅動的汽車[1]。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三大類型,分別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主要是指將車載充電能源作為重要動力并運用驅動電機來驅動車輪正常行駛的一種節能型汽車。而且,這種汽車能夠在制動中回收能量,運用外部充電工具補充電能,滿足驅動能耗。插電式混合動力公汽車屬于一種混合動力型電力汽車,它主要是運用發動機和電力電池進行充電,滿足驅動能耗,保持車輛的正常行駛。從辯證結構來分析,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僅集成了純電動汽車與混合動力汽車的優勢,而且兼具造價低、運行靈活、節省燃油、排放性能良好和維護成本低等優點。燃料電池汽車的主要燃料是氫氣,它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CO(一氧化碳)、HC(碳氫化合物)、NOx(氮氧化物)和PM(顆粒物)等有害氣體與物質,只會生成H2O(水),兼具無污染、零排放的優勢,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當前國內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并不成熟,使用成本極高,因此,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空間和使用空間相對有限。此外,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具有能耗率低、零排放、能源利用率極高、造型簡單、便于優化能源結構、使用簡便、維修成本低等優勢,因而使用范圍更加廣泛。
2 ?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模式
從宏觀層次來分析,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五種:
第一,自主創新模式。該模式主要是指汽車企業憑借本組織的實力進行技術突破與創新,研發更有價值的技術成果,使技術轉變升級為商業產品,獲取更高商業利潤。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來講,自主創新模式主要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與品牌創新等四個領域。
第二,模仿型創新模式。該模式主要是通過引進技術,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各種因素的有機融合,以此提高企業創新實力。然而,模仿型創新模式并非盲目模仿和全盤吸收,而是有針對性進行吸納、學習和改進。目前,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均會充分借鑒各種新技術,然后,針對模仿對象進行優勢互補與因素融合,開辟已有的市場。而且,模仿型創新模式并非不專注于技術研究,而是進行針對性技術研發、創新與改進,從而打造本組織獨特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品牌。另外,運用模仿型創新模式實現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企業組織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技術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破譯能力,并通過模仿型創新活動提高本企業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能力。
第三,合作創新模式。這種創新模式特質企業之間、企業和高校之間或者企業和高校之間通過加強合作,共同致力于創新研究,在此過程中,會根據合作規則與目標形成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共擔風險,共同實現創新目標,努力提高合作雙方的利益。
第四,網銷創新模式。在信息時代,網絡營銷極為普遍,有效提高了品牌與技術推廣效果。汽車企業也充分利用網銷平臺引入了網銷創新模式,這種創新方法不僅重視發布新能源汽車營銷信息,搭建便利的網銷平臺,而且頗為注重技術創新,使廣大消費者能進一步了解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
第五,產教融合創新模式。產教融合創新模式特指企業與科研院校通過構建生產與教育一體化模式,實現技術、資本與人才的融合。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產教融合創新模式可以細微為三種子模式:其一,產教研發模式。這種模式以提高技術研發質量、知識水平與人才實踐技能,促進創新為宗旨。在具體研究活動中,產教融合點是促進技術開發、研究與創新活動的有機結合,綜合培養創新技術型人才,不斷加快高端技術研發速度,努力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其二,校企合作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由企業與合作院校共同構建而成,企業會定期組織學生參與技術創新與研究活動,協助合作院校搭建創新技術研究基地,合作院校會協同企業致力于技術研發工作[2]。其三,產教融合共建模式。這種模式是對前兩種模式的進一步深化。在運行該模式的過程中,校企雙方均需要將審核報告提交給教育部門與地方政府,通過審核之后,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研究所與人才培養基地,搭建人才、技術、資金、知識與信息共享平臺,進一步加強合作關系。
3 ?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績效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已經取得良好的業績,就拿華晨集團來講,該企業一邊自主研發新能源電動車,不斷改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設備,一邊與寶馬加強合作,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據統計,華晨集團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國產率高達65%,自主研發的新能源電動車國產率達到了95%,創新技術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性極為良好[3]。從整體結構來看,華晨集團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活動主要包括創新生產配置結構,加大產品開發,致力于研究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汽車,改進汽車制造工藝,充分引入新材料和綜合培養高端技術人才。比亞迪于2003年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三年后便成功研制了純電動轎車F3e,這種新能源轎車配置了本企業自主研發的 ET-POWER技術鐵動力電池,使比亞迪的汽車技術創新水平處于全世界上領先地位;到了2008年,比亞迪成功研制出了F3DM雙模汽車,這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飛躍性發展,與之前的汽車相比,F3DM雙模汽車能夠將電動技術與燃料驅動技術相結合,使之混合形成動力雙系統,從而構建完善的汽車雙驅動模式。據調查統計,F3DM雙模汽車能夠持續完成100公里的續航里程,最高時速為150km/h的最高時速[4]。當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年均累計銷售為3.967萬量,名列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由此可見,中國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已經取得佳績,并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與發展,需要綜合使用自主創新模式、模仿型創新模式、合作創新模式、網銷創新模式和產教融合創新模式大力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與品牌創新,充分引入先進技術,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各種因素的有機融合,從而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洪生,張玉明.云創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模式——以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3):195-199.
[2]董曉云,李斌,王雪然,等.城市純電動公交車技術性能準入指標體系研究[J].交通工程,2018(04).
[3]楊雯.中外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模式與創新能力比較[D]. 北京理工大學,2015.
[4]楊澤宙.純電動公交車充換電站經濟效益研究——以薛家島電動公交車充換電站為例[D].北京交通大學,2017(04).
[5]岳麗,李思愚,羅玉良.甘肅省新能源汽車運用現狀及發展策略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9(03):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