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祥
摘要:小學管理并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而是一項非常復雜、系統的工程,而且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看見效果,需要長時間的感染教師與學生,進而提升小學管理效率,為小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小學管理中充分運用老子的“無為而治”,讓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盡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生;學校管理;無為而治
小學教學管理不是要更加嚴苛的對待學生,而是一種教學手段,最終的目的是保障學生的學習權利,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小學管理中采用“無為而治”的管理手段,能否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是值得探究的。
1 “無為而治”的特點
“無為而治”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的,其中的“無為”并非“不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無為”在道家思想中意味著“道法自然”,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指能夠自然、自化、自我運行,不受外界力量而影響、干涉的,順應萬物本性成長的。其中的管理思想指出“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小學管理中應用“無為而治”,是指校長等領導采用人性、民主、寬松的政策管理學校,并在此基礎上樹立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貫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唯有這樣才能同時提高管理以及教學質量的效率。
2 “無為而治”的管理策略
2.1 以人為本
教師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主導者,也小學教學管理的主題,如果在小學教學管理中心缺少教師,或者是教師的作用發揮不到位,那學校的任何工作都會很難順利展開。小學管理者要樹立“民主治校”的理念,充分激發教師在參與過程中的積極性,以個性化的管理促進教師的發展,使每一位教師都是學校的主人,以此來提高學校的競爭力。
身為小學學校的管理者,同時也需要了解教師本身的訴求,對于教師所需要的,以及提出的一些問題,身為管理者都要及時回復。要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關心教師,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教師,了解教師心中的想法、困難等,通過溝通適當減輕教師的負擔,也可以通過溝通和平常的觀察,善于發現教師的閃光點,促進教師教學的工作進度,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學教學中。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就是,不斷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物質機制就是很好的一個方法。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獎勵制度,用獎金、福利、先進、晉升等作為獎勵,以此來刺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責任心,從而提升小學學校的教學質量。
2.2 樹立威信
身為小學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先用自身的行為影響著學生以及教師,管理者自己做到了言行一致,用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感染著教師,才能以此來樹立威信。根據老子指出的“無為而治”,通過管理者自身的影響,相信教師,給教師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以及時間,從而提升教師的能力。
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兩只從外形上一模一樣的鸚鵡,但是上面的標價卻相差特別多,一只是200元,一只是400元。顧客非常不理解,便找來店主詢問,原來是這兩只一模一樣的鸚鵡會的技能不一樣,一只會說兩國語言,一只會說四國,顧客瞬間就理解了售價為什么差這么多。而這時顧客看到旁邊還放著一只售價1000元的鸚鵡,但是它羽毛的色澤以及精神看上去并不是最好的,顧客還以為這只會更多的語言,或者是有其他的技能,沒想到店主卻說了一句:“因為,那兩只叫這只老板”!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管理者不需要是最強的,只要樹立好威信,信任教師,提升教師的技能,以此一同進步。
2.3 以德服人
無論是做什么工作,都要本著實干的精神,踏踏實實的完成沒一件小事,讓威信在無形中成功建立,讓教師也在心理認可這個領頭人。在工作方面,身為一位小學管理者,要轉換觀念,不要總是以“指使”的方式被迫進步,而是以領導者的身為組織教研活動,給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鼓勵教師適應時代的變化。
但身為一位管理者,也要做到以德服人,將自己的情感都投入到教師以及學生中去,通過自身產生的號召力,感染著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在生活中也不要以領導的身份自居,而是真正的站在教師、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帶領著全校人員一同進步。曾經有一位校長就非常受人愛戴,為了學校的發展經常會忙的很晚,但是各地的獎項卻很少參與,還會推薦其他教職人員;在下雪后,會主動帶領著教師學生掃雪;在學校下水道堵住的時候,會帶領員工化身工人……在這位校長的帶領下,不管是學校的教學質量還是學校管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情感是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學管理者要在其過程中做到剛柔并進,在樹立威信的同時以德服人,從而實現“無為而治”。
3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而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自我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本文通過以人為本、樹立威信、轉變觀念幾個方面,闡述了小學管理中的“無為而治”,只有管理者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小學的教育才能快速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小強.實驗教學中教師的“無為而治”[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2).
[2] 董云川.“無為而治”——中國高等教育成功案例的又一種解析[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3] 林萍.全面育人觀在小學管理中的體現[J].教書育人,2017(10).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木缽鎮曹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