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記

摘要:本文從數感培養的角度分析了孩子“數手指”訓練的重要性,并指出兒童“數手指”訓練需要達到整體辨認的程度,同時給出了具體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數手指;學習數學
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們在學習數學的能力上會存在一些差異,甚至剛入學的孩子都有差異,有些孩子越學越輕松,有些孩子越學越困難。在整個學習歷程中,學生水平差異的原因復雜多樣,剛入學時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時刻,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剛入學不久的孩子在用手指幫助計算時有區別,一些孩子手指一擺出來就能知道是幾,根本不用數,可以直接整體認知,那么這些孩子數感好、計算快;而有些孩子還得用下巴點著一根一根數,這些孩子數感差、計算慢。這一快一慢的區別可能來自于孩子入學前的差異,有些孩子訓練得比較多,有些孩子訓練得不夠,而這種區別有可能成為他們以后學習數學好壞差異的根源。數學學習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若一步輸,皆步步輸。對手指數辨認快的孩子計算就會快,學數學會比別人輕松快速,由此就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就會越學越好,而慢的孩子則相反。
“數數”是數感發展的基礎,兒童的數感就是從“數數”開始建立起來的。兒童剛開始對數字的認識是從語言上,學著大人的語言按數字順序說出數字,然后經過大人的指導及自己的模仿學習后,慢慢地把數字和物體數量可以對應起來,慢慢發展到可以快速辨認1-4或者5個數量,這就開始有了最初步的數感,任何其它數感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人的手指就是很好的計數工具,我們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可能會用到身邊很多東西,而手指是最方便的。
因此,我們認為“數手指”訓練是孩子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值得家長和老師一起重視。入學前,家長要多訓練孩子對著手指數數,孩子數手指訓練得多了,就能比較快速地用手指表示出簡單的數量,從而進行計算。訓練孩子數手指這項工作,有些家長會做得比較到位,但也有些家長不太重視,或者不知道該怎么做,就導致孩子產生了差異。入學后,老師還要接著訓練,現在的教材教參也沒有明確要求新入學兒童數手指要熟練到什么程度,很多人認為只要能一根根數清楚就可以了,但有經驗的老師會發現,僅一根根數清楚是不夠的,還要往更高層次上發展。第一節數學課我們該教些什么?這是小學老師經常談論的話題,也確實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現在我們認為孩子入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應該包含數手指訓練這項重要內容,讓每個孩子都能將手指數到非常熟練的程度,具體來說孩子要對手指數有整體辨認的直覺能力才算熟練。
我們課堂上訓練的時候可以先帶著孩子們用手指一根根地來數數,1-10、1-20反復多訓練幾遍,可以讓學生經歷“數到10時手指剛好用完,數11-20是把手指重新用了一遍”這樣的過程,從而對十進制有所領悟。然后更要重視訓練孩子快速辨認手指數的能力。老師說一個數,讓孩子們用手指來表示,或者老師做一個手型,讓孩子們說出表示的數,也可以在同學之間進行,還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做,經過訓練后孩子們能快速將手指根數與10以內的數對應。比方說學生聽到7,就能馬上伸出7根手指,而且要能做出5+2和4+3兩種方式,看到7根手指不用數就能說出7這個數。一般1-5這些數比較簡單,孩子們一般比較容易掌握; 6、7、8、9這些數稍微復雜,有多種表示方法,需要多一些訓練;10這個數又是很有特點,正好把一雙手指全部用上,需要讓孩子感受到這一點,這樣更容易理解“滿十”的意義。孩子如果能記住像圖1中這些手型,那么在用手指幫助計算時就可以整體快速識別1-10這些數,比那些需要一根一根數才知道結果的孩子就會快速很多。
“數手指”這看似簡單的活動,卻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對孩子學習數學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該重視。家庭早期教育,家長們應該重視,而當孩子們作為新生入學時,數學老師應該重視,讓所有孩子都達到應有的水平,為他們以后學習數學打下良好基礎。我們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數手指”就是數學學習的起跑線。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庚子首義中山紀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