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潞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成為評價課堂的重要指標,同時課堂參與度也成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物理領域飛速發展,社會中很多熱點問題都和物理知識存在著很大的聯系,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知識點內容多、難度大,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過程的分析,教學效果的提高與學生參與度的增強,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激發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自覺地參與學習,調動學生在物理探究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廣大高中物理教師共同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參與度;策略探究
現在的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太注重教學速度,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不同的學習水平,因此學生對物理探究缺乏興趣,無法跟上教師的探究活動,從而對學習物理失去了興趣。實際上在有效的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做學生探究物理知識道路上的引導者,增強教學能力,更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地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建構物理知識,完成學習任務,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物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合理設置教學活動,給學生提高貼近生活、貼近生活時代的豐富的教學資源,給學生營造豐富有趣的物理課堂,利用音像、電視、書刊、網絡信息等資源鼓勵學生參與課程。
1 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的興趣
物理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熟悉的生活實例、新奇的物理實驗來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問題,可以用學生熟悉的物理實例和物理現象通過故事來創建情境,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效果來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身臨其境,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基礎,建立問題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樂于探究,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在探究摩擦力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生活現象導入課程,比如踢出去的足球為什么慢慢停下來,用手推一輛車為什么推不動,冰壺這項競賽是怎樣實現的,還有洗衣機為什么能把衣服上的污漬洗掉等等,通過這些物理課本之外的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貼近生活,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讓學生感受摩擦力為生活帶來的作用,從而積極參與課堂進程。
2 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訓練,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大部分學生認為高中物理知識深奧難懂,沒有學習興趣,在課堂上不參與探究,只是學習淺顯的表面知識,基于此現狀,為了實現學生的核心價值、提高課堂參與度,教師要通過幽默地講解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通過與生活有關的實例輔助教學,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動手操練探究、學會思考和分析,最終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提升思維能力。
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實驗課堂上,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引導學生練習打點計時器的使用、進行紙帶的數據處理并研究瞬時速度的測量方法,并能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小車在重物牽引下的運動規律,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進行試驗操作,通過不同數量的鉤碼多次試驗,收集紙帶,進行數據處理,計算瞬時速度,完成試驗過程的同時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不斷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 組織學生分組合作探究,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中樹立共同的學習目標和任務,通過分工合作自主完成物理課堂的探究活動,在分組合作模式下,能溝通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在小組交流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個性,促進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推動物理課堂教學的進展,實現高效的物理課堂。
高中物理課堂上采用分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通過分組、分工、教師指導、有效評價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幫互助,不斷進步。在《探究加速的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分組的模式,讓學生合作完成試驗,小組通過合理的分工來記錄數據、安裝實驗器材、操作物理實驗等,最后小組成員通過收集到的試驗數據,共同作出圖像來探究加速的與合力、質量的定量關系。在小組試驗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各組的競爭可以提升學生的危機意識和探究能力,最終提高物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
結語: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立足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自身的差異性,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動手實踐,感知物理觀念,合理分工,共同進步。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發揮好引導作用的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和課堂參與度,實現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培養合格的物理學科人才。
參考文獻:
[1] 尹亞鋒.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生主體的參與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
[2] 張明昊.利用教學途徑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2017.
[3] 車紅艷.初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探討[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