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肖雄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發展,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對學生心理培養也更加的重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助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家校合作作為現代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實現學校和家庭的有效互動,通過兩個方面的合作實現對學生的教育,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有效緩解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壓力,解決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因此需要我們加強對小學生心理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從學生的成長角度出發,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促進小學心理教育的發展。本文首先對小學生心理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重點對小學生心理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具體策略進行積極的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教育;壓力;家校合作;具體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小學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受大家的重視,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大程度都需要學校的有效教育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心理問題。不過我們也需要認識到家庭生活也是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來源,要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單單依靠學校教師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實施家校合作的教育策略,相互之間互動互助,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小學生心理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
1.1 在小學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力度有待提高
雖然在現代教育中教師也在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養,針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也在積極尋求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互動,從而有效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但是在目前的教育還是很少教師會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即使有些教師與家長進行互動,也僅僅是初步試驗,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模式。學校方面也沒有大規模與家長進行合作互動,只是進行小規模的互動交流,而具體的力度不大,很難產生理想的教育效果,影響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實施。
1.2 家校合作的過程中范圍比較小
在小學教育中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家校合作,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教育作用,共同努力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教育,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但是在如今的家校合作中具體的合作范圍非常小,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學生的成績或者作業方面,這些內容都只是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對學生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就不是非常受重視,而要實現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單單依靠對學生的學習教育是不行的,這樣很難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而家長如果要單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而沒有與學校進行合作,也不能全面的影響學生,無法形成對學生的監督,這樣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2 小學生心理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具體策略
2.1 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家校合作職責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要真正實現家校合作的實施,就需要重視對具體職責方面的劃分,這樣才能夠有效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學生可以在學校進行正常的學習,在家里也可以受到積極的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家校合作的具體職責,從而推動家校合作的順利進行。
在小學生心理教育中進行家校合作,就是要通過家校合作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而這個健康成長不僅僅包括學生的身體健康,還需要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方面需要重視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與教師進行有效的配合,比如,在家庭互動中家長需要多給學上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帶領學生開拓思維視野。家庭方面也需要積極配合學校的要求,不能一味依靠學校進行教育,需要認同教師的教育理念,積極進行對學生狀況的了解,熟悉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從而積極進行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幫助學生進行補習和提高,實現雙管齊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2.2 密切聯系學生家長,積極實施對家長的培訓
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實施家校合作的策略,就需要家長方面的充分配合,與教師積極進行溝通互動,共同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培養。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很多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是來自于家長,而很多家長都不是非常清楚如何影響學生,也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給學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因此需要教師密切聯系學生家長,積極實施對家長的培訓教育,轉變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思路,讓學生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生活教育中不僅需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問題,隨時與教師保持聯系,針對學生的心理方面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比如教師可以時常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或者利用微信、QQ等工具向家長發布一些教育學生的資料,并積極向家長提供關于學生的各種情況,從而有效推動家校合作的順利實施。
2.3 利用現代化的工具,建立多種交流方式
在現代教育中要進行家校合作,教師就不能總是依靠與家長的面對面交流,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工具,與家長建立多種交流方式,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從而實現家校合作的目標。比如電話聯系,教師可以利用家長的電話,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互動交流,同樣家長也是如此,兩方面可以定期互通信息。還可以利用QQ、微信建立家長群,讓家長可以在群里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的交流,熟悉學生的一些情況,從而對學生展開心理教育。
3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生心理教育中要進行家校合作,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充分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積極加深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根據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有效的教育,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劉志剛,易璐,陳爽.高校提高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07).
[2] 劉澤宇,陳秀蘭.淺談大學生心理聯絡員的重要性和培養舉措[J].知識經濟,2019(31).
[3] 謝燕卿.轉型期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自我和諧關系研究——基于近三年學生心理普查數據[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7(03).
(作者單位: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新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