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發展不斷呈現出新問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要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總結以往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經驗和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為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做好基礎工作。
關鍵詞:課程改革?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H3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也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以滿足新時代職業教育更高的要求。同時,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發展不斷呈現出新問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要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總結以往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經驗和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為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做好基礎工作。
以遼寧現代服務學院為例(以下簡稱學院)。學院英語教學分為公共英語教學和部分專業的職業英語教學,公共英語教學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要求還進行了分類教學。首先,應該明確公共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其次,明確學習目標后,改進教學模式,實際了解學生基礎和未來職業需求,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最終達到“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目標。
一、研究過程
首先,2018年6月學院召開公共英語課程改革研討會,根據學院各級領導指導意見,開始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及高職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相關的理論研究和文獻綜述。其次,結合學院目前的教學質量情況進行實證研究, 以2018、2019級新生為研究對象經過近四個學期的研究,分析研究結果,建立事實依據。2018年10月以問卷形式提出相關問題,分發給2018級新生,填寫后回收整理、統計并且研究。2019年6月2018級大學英語結課,第二次以問卷形式再次提出問題,分發給2018級,填寫后回收整理、統計并且研究。2019年10月、2020年6月兩次再將問卷發給2019級研究對象,填寫后回收整理、統計并且研究。最后,經過近兩年的實證研究,分析整理得到進一步的研究結果,提出持續推進學院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研究結論,并且在今后學院的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修正完善。
二、研究內容
1.學院公共課英語課程改革要求
《大學英語》是學院各專業學生第一學年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是各專業職業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一門必修課。通過120學時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需的、實用的英語基礎知識和交流溝通的技能。因此,本課程在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定位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及人文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分析學院目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情況
(1)目前,學院外語教研室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師12人,全部碩士學位;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8人;35歲以上10人、35歲以下2人。均從事一線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五年以上,教學經驗豐富,是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
(2)2014年第一學期開始,學院對大學英語課程實行分類教學改革。2018年第一學期開始,根據2018級學生入學后的英語考試成績同時結合學生自己的申報意愿,最終形成實驗班、普通班和基礎班。并且,根據不同分類班級要求制定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科學選取教學內容;制定實用有效的教學標準;優化各種教學方式方法;合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制定考核評價方案。
(3)存在問題:學生分類不夠合理細化,部分學生有些迷茫,綜合考量后逐漸趨于完善;四級、A、B級考試要求不明確,沒有安排課時講解,無法保證提升過級率;沒有適合各分類班級學生的院本教材,正在開發有效的并且根據學生實際需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的輔助教材。
三、研究主要特色
1.以應用為目的的高職公共課英語課程體系改革
研究初始,就以把研究的內容最終能夠落實到實際中應用作為目的。以學院分類教學中基礎班的課程考核實施方案為例。經過課改之后,大學英語考核改變了以前一張卷紙定成績的單一方式,使課程考核更加全面和合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平時考核項目(50%)包括:課堂成績(35%)、出 勤(10%)、作 業(5%)。期末考核項目(50%)包括:期末筆試(30%),筆試考核的內容以本學期學習的知識點為重點,以線上考試的形式進行,學生下載學習通軟件,系統對題庫中的900道題進行自動組卷,每套卷紙50道單項選擇題,考試時間為15分鐘;期末口試(20%),教材中的句型英漢互譯,一共10個題簽,每個題簽上10道題,5個英譯漢的句子,5個漢譯英的句子。
2.“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混合式教學把線下課堂教學與線上網絡學習的方式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優勢互補。例如,學習強國中每日一詞可以應用于大學英語的課程思政。超星學習通中簽到、資料、討論等項目的運用加強了教學效率。其他輔助的學習軟件擴展了課后的學習資源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加大了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聯系,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體現了教育信息化的魅力所在。
3.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和人文素養滲透研究
根據學院公共教學部文件要求:大學英語課程在教改的過程中,首先就要從高等教育“育
人”本質要求出發,樹立“課程思政”核心理念,強調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過程的實質。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與人文素養滲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以任務教學的方式確定每個英語主體課程需要滲透的人文素養;增加閱讀教學和影視教學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文素養的滲透;運用文化對比的教學模式了解不同文化的人文素養;樹立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理念并不斷提高。
四、研究主要結論
1.在總結以往高職公共英語課堂和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
(1)三個分類教學目標綜合考量后趨于完善
針對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和專業要求,明確了三個分類教學的新課標和教學計劃,并且制定了學生分類合理細化方案。讓不同基礎、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明確的學習任務單都能夠學習到自己需要達到的英語水平。
(2)新的考試方式更好地全面考核學生
學生調整大學英語四級、A、B級考試要求,更新了期末考試僅以試卷考核的單一方式,更加重視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素質的培養。根據不同分類的學生提出了合理的大學英語考試要求,期末考試增加口語測試和線上題庫選擇題測試的方式。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考試的挑戰,設定自己的目標并且努力實現目標,最后正確看待考試結果。
(3)獨具特色的院本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在總結以往教學資料的同時,結合教師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開發了獨具特色的院本教材系列,更加適合輔助教師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要求。
2.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多樣化,更好地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學習效果顯著
(1)多媒體的普及應用提升了學生學習效率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創新和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隨著多媒體等先進教學資源的普及和使用,有效地改善了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都有所提高。
(2)豐富的教學手段促進了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
各種輔助教學的英語學習軟件的使用,使英語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化。通過學院近四個學期兩屆大學一年級學生所有專業的實踐,并且以共計近500份問卷調查的方式發現,學生們英語學習都有所收獲,基本都達到了自己的學習目標。(3)教學模式的創新為教師積累了教學經驗
特別說明,2020年2月末開始,學院響應國家規定,停課不停學的號召,2019級第二學期大學英語課程采取線上授課的方式。2020年6月初結課,從最初線上教學的緊張有序到最后的從容結課,這個過程與學院和部門的支持,教師平時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學模式的更新,還有學生的積極配合緊密相關。本學期收到線上調查問卷128份,圓滿完成研究任務。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高職英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學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本身的發展,應該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進程,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蔣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現狀及對策分析-以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英語教師,2020(01):34-36.
[2]趙培.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6):195-196.
[3]李曉娜.大學英語教學推行課程思政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6,16.
[4]洪輝.提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9(95):57-58.
[5]王慧媛,張光華.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轉化[J].英語廣場,2019(12):119-120.
[6]徐瑩.有關高職英語教育職業化潛在問題及其解決策略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5):150.
作者簡介:張欣(1979—),女,漢族,遼寧鞍山人,英語教師,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