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虎
【摘 要】:目的分析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患者均為39例。對照組行小夾板固定法,實驗組行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治療優良率(89.74%)高于對照組(66.67%),X?=4.339,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治療過程中,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效果優于小夾板固定術,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橈骨遠端 粉碎性骨折 治療效果
引言: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很大影響。臨床表現為腕部腫脹,疼痛感比較強,患者的正常活動受到影響,特別是手部和腕關節[1]。在治療過程中,主要考慮的問題是維持患者術后骨折部位的穩定性,不容易出現錯位等情況,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借助X線判斷患者的骨折類型,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2]。在治療過程中,用到的方法有小夾板固定法、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等,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研究發現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優于小夾板固定法[3]。本次研究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分析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患者均為39例。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6例,女性患者為23例,患者年齡均在17-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43±1.14)歲。實驗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2例,女性患者為17例,患者年齡均在16-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03±1.16)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對本次調查知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被臨床確診為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且自愿接受本次調查。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精神疾病,無其他過敏史,均排除資料不完整或者中途退出者。經對比,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結果具有真實可靠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行小夾板固定法
首先要對患者進行麻醉,麻醉方式為局部麻醉,待麻醉藥物起效后行手法閉合復位,借助夾板完成復位工作,具體操作為,利用四塊夾板,將患者腕關節固定于尺偏位。然后分析患者的骨折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固定腕關節的位置和壓墊位置,并選擇合適的側夾板,保持其長度適宜[4]。
1.2.2 實驗組行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
術前患者要采用舒適的體位,一般為仰臥位,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后,展開手術。術前要對患者手術部位消毒,術中切合方式為縱切,沿橈骨遠端掌側入路,待橈側腕屈肌鍵顯露出來后,通過牽引使患者骨折部分暴露出來,接下來復位,根據患者骨折部分面積和骨碎程度置入鋼板,一般鋼板與橈骨關節距離0.2-0.3cm,為了增強鋼板的穩定性,還要借助螺釘固定,對于骨折比較嚴重的患者,螺釘固定效果一般,這種情況下應采用克氏針。固定完成后清潔傷口縫合后還要再次清潔。
1.3 評價標準[5]
本次療效分為優、良、中、差四個標準。優為患者恢復良好,沒有疼痛感,能夠自由活動,不會造成任何功能性損傷,掌屈或背伸減少小于十五度;良為患者有輕微疼痛感,能夠自由活動,但活動受限,活動強度不能過大,掌屈或背伸減少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間,握力同未傷側相同,掌屈或背伸減少小于15°;中為患者偶爾出現疼痛感,但次數比較多,活動受到影響,掌屈或背伸減少在三十到五十度之間;差為經治療后患者的疼痛感未減輕,不能正常活動,掌屈或背伸減少大于五十度。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本組調查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查中所有的數據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經治療后隨訪三個月到二十一個月,平均14.2個月。實驗組39例患者中,優24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優良率為89.74%,對照組39例患者中,優14例,良12例,中9例,差4例,優良率為66.67%,X?=4.339,P<0.05。
3 討論
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上肢骨折,對患者手部、腕關節活動有很大影響。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患者正?;顒印1敬窝芯拷Y果:實驗組治療優良率(89.74%)高于對照組(66.67%),X?=4.339,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與程千、狄東華、趙建忠對兩種固定方式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評價研究結果相似:實驗組治療優良率(85.70%)高于對照組(53.60%),X?=6.841,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兩組結果可知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治療過程中,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效果優于小夾板固定術,能夠提高治療優良率,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縮短患者的恢復周期。在治療過程中,應注重支架外固定方法的應用,全面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治療過程中,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效果優于小夾板固定術,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程千,狄東華,趙建忠.兩種固定方式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評價[J].重慶醫學,2017,40(21):2147-2149.
左洪濤,謝慶平,趙凱.三種方法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浙江創傷外科,2016,19(5):729-731.
陳一心,王駿飛,鄭欣,等.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療效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17,13(5):407-409.
蔡樺,盧耀明,李釗,等.動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療效比較[J].中醫正骨,2016,16(12):6-9.
任定寶,王恩斌,蘇明華等.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小夾板與支架外固定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6,5(18):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