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
【摘 要】目的:分析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將60例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來我院進行心臟手術患者采用抽簽法進行分組,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患者,采用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30例患者作為研究組,采用常規心臟手術3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臨床指標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VAS評分比對照組患者VAS評分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體外循環時間、升主動脈阻斷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安全性較高,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快速恢復。
【關鍵詞】:心臟病;胸腔鏡輔助心臟手術;應用效果
手術是外科治療疾病常用手段,專業醫師通過規范操作將患者病變去除,改善患者機體功能[1]。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腔鏡微創技術逐漸成熟,并被廣泛應用到臨床疾病治療中,其中心臟外科就應用了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該種手術方式對患者創傷性較小,利于患者預后[2]。為了進一步探討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的應用效果,選取60例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心臟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對60例患者采用常規心臟手術與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抽簽法對60例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來我院進行心臟手術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0例心臟手術患者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4.27±2.61)歲,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研究組30例心臟手術患者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4.35±2.84)歲,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60例患者均符合心臟手術標準;患者及家屬簽署同意書;本研究已獲醫院倫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溝通障礙患者;手術禁忌癥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開胸手術,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完成麻醉后在患者胸部做一切口,建立體外循環,在直視下進行手術。研究組患者采用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患者取仰臥位,并將患者右肩墊高,之后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腋中線出做一小切口,并將胸腔鏡置入,獲取手術視野,對患者右膈神經部位進行確定,在右膈神經部位3厘米處做一長度約3厘米包心切口,同時將心包切開,利用滌綸線將心包進行縫合,并牽引到2、3孔,使心臟充分暴露,待開始體外循環后,將上腔靜脈與下腔靜脈通過套帶法進行阻斷,將荷包縫合至升主動脈根部,同時將冷灌針插入升主動脈,利用長阻斷鉗對患者主動脈進行阻斷,將含血的冷晶體停搏液進行灌注,患者心臟停止跳動后進行矯正治療,待患者恢復心跳后,將切口縫合。
1.3 觀察指標
觀察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體外循環時間、升主動脈阻斷時間、住院時間,并進行記錄。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評分標準:7分以上為強烈疼痛,影響患者睡眠;4-6分為疼痛可以忍受,影響患者睡眠;3分以下為輕度疼痛,可以忍受;0分為無痛。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心臟手術患者相關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表述形式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表述形式為n%,本次統計學檢驗標準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指標
采用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30例患者,體外循環時間、升主動脈阻斷時間、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患者短,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1)
2.2 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
采用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30例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2)
3 討論
針對心臟外科手術,傳統開胸手術雖然手術視野較廣泛,但該種手術方式對患者血管損傷、肌肉損傷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多,易使患者機體出現應激反應,術后并發癥較多,不利于患者預后[3]。隨著我國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微創手術逐漸被應用到臨床疾病治療中,其中胸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一種,該種手術方式利用先進攝像技術及手術器械裝備,在患者胸壁做一微小切口即可完成復雜的心臟手術。胸腔鏡輔助下微創手術可以有效降低手術對患者機體功能造成的傷害,該種手術方式并不需切斷患者肌肉與骨性胸廓,進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心理壓力[4]。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利用胸腔鏡下清晰放大的圖像,可以降低手術創傷,并且術后疼痛度較輕,利于患者恢復,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醫院資源浪費,降低手術成本。經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VAS評分(1.58±0.67)分、體外循環時間(71.24±10.58)min、升主動脈阻斷時間(27.61±10.37)min、住院時間(5.26±2.14)d均比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優,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對降低患者疼痛度,縮短患者體外循環時間、升主動脈阻斷時間、住院時間發揮重要作用,利于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章曄,胡建明,陳艱,龔南平,謝愛民,孫黃濤,周鑫.完全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的臨床體會[J].江西醫藥,2019,54(12):1528-1529.
吳洪坤,陳灝,嚴宇,羅永金,余楊,楊慶軍.胸腔鏡輔助下右胸小切口心臟二尖瓣手術同期房顫消融術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8,43(08):1057-1060.
王春國,張健,金將,葉敏華,馬德華,陳保富.胸腔鏡輔助下心臟微創手術28例分析[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7,47(01):64-66.
趙松,李中正.完全胸腔鏡輔助下心臟手術臨床效果探討[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2):215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