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牡丹 華紅霞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胃癌患者化療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治療的胃癌患者102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51)和觀察組(n=5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的健康教育,在接受健康教育1個月后,分析比較2組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結果:在健康教育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情況優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有助于患者的化療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胃癌;化療
胃癌是發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各種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國內首位,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化療是目前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之一[2],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擴散,甚至能夠達到治愈的效果,因此也成為胃癌患者治療所采取的最廣泛的方法。然而化療藥物在治療的同時常伴有毒副反應,對患者的組織及臟器造成一定的損傷,對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對化療患者采取全方位護理,做好健康教育是保證患者完成化療計劃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健康教育對胃癌患者化療護理中的應用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探討健康教育在胃癌患者化療護理中的應用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治療的胃癌患者102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齡(36-80)歲,平均(60.64±2.12)歲;病程(10d-2)年,平均(5.05±0.42)年。觀察組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齡(35-78)歲,平均(60.15±2.42)歲;病程(12d-2)年,平均(5.09±0.45)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
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進行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的年齡情況、心理狀態,分階段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1)入院時教育:由責任護士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紹醫院及病房的環境,病房設施使用方法等,與患者進行溝通,一方面使患者感到溫暖親切,降低患者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了解掌握患者的一般情況,根據了解到的患者的心理狀態、文化水平、對疾病的認識等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2)化療前健康教育:患者首次進行化療時往往會因對化療知識的缺乏,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進行化療方面的健康宣教,為患者介紹化療的意義及目的,指導患者如何應對化療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例如化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脫發,指導患者如何正確的梳頭和洗頭,化療藥物外泄可能導致部分組織壞死,指導患者用藥時的注意事項,預防外滲的措施,降低或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以良好的心態接受化療。(3)化療期間的健康教育:化療期間責任護士應定期的不間斷的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況進行評估,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針對具體情況指導患者的飲食及睡眠;采用注意力轉移方法,緩解嘔吐患者的不適;應定期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檢查,是否發生外滲,以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4)化療后健康教育:經過全程化療,患者已身心俱疲,此時護士要對患者進行鼓勵和肯定,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化療后會導致白細胞計數下降、抵抗力降低,應叮囑患者保持衛生,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預防感染,根據情況適當活動,避免疲勞。
1.3 觀察指標
在日常護理中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情況進行記錄。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健康教育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情況明顯優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化療雖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及擴散,但同時也會導致患者出現脫發、嘔吐及局部組織壞死等不良反應,使患者的身心承受巨大的痛苦,導致患者情緒低落、消沉,出現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研究表明,這些不良情緒會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影響預后[3]。健康教育干預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使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改善,緩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化療效果[4]。
近年來,健康教育在癌癥的治療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情況明顯優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健康教育可緩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增強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情緒穩定性及睡眠質量,有助于患者的化療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陸月,韋妹愛,潘瑜,等.回饋健康教育模式對胃癌根治術后患者康復訓練及預后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9,41(16):2139-2141.
倪璐,邱萌.胃癌圍手術期化療的現狀和研究進展[J].實用腫瘤雜志,2019,34(05):390-396.
鐘美濃,張揚揚,黃群愛.基于疾病全程管理的專題活動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9):2284-2289.
朱冰潔,李佳倩,黃孟秋,等.154例乳腺癌化療患者癥狀管理自我效能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9,26(18):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