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妍婷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
基金項目:“受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項目資助”,教思政廳函〔2018〕43號;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英文標志:Top-notch?Academic?Programs?Project?of?Jiangsu?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英文標志簡稱:TAPP)
南京工業大學2020年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課題號:SZ20200416
鞏固黨執政地位的需要。自黨中央16號文件發布以來,我國各地高校按照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要求,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主動積極做好學生黨員的發展教育工作,從而使得我國高校學生黨員數量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目前,受疫情影響,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深水期,國內外形勢愈加復雜。要更好地發揮學生黨支部的吸引力、影響力,從而引導非黨員學生更好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不斷鞏固黨的群眾基礎,顯然,這是我國高校學生黨支部迫切需要解決的。
黨建工作科學化的需要。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其中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如何,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目前,我國高校黨建普遍面臨著缺乏長久系統規劃及思路的困境。如何進行系統規劃、理順工作思路,對于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的意義不言而喻。
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的需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就是其先進性。同時,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也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原則。我國高校學生黨支部承擔著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使命,同時需要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相比學生黨員先鋒模范性作用的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的發揮更具有持續穩定性。
結合目前我國高校學生黨支部的職責,我國高校黨支部政治功能的發揮需要在以下五個方面發揮作用。即班級的發展中發揮推進作用、聯系同學中發揮服務作用、思想建設中發揮凝聚作用、校園和諧中發揮促進作用、學生自我教育中發揮載體作用。
根據筆者之前的調研顯示,目前我國高校學生黨支部中大部分本科生都是以專業為單位成立黨支部的,對于班級的集體建設、學風建設等作用不大,也很難深入到班級事務深處。在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發面,高校學生黨支部通過建立黨員服務站、工作室等形式積極為師生服務,但具體如何長效化服務、理清自身職責還存在很頂一頂的問題。此外,關于思想凝聚,黨支部在引領高校學生思想方面還存在著影響力較弱等現實情況。
政治作用發揮的整體思路不清晰。要切實發揮好我國高校大學生黨支部的政治功能。首先要明確的是高校大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的涵義及其主要任務。在黨支部的實踐活動中,要避免將黨支部的作用發揮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同日而語。隨著高教改革的深入推進及新媒體的普及,學生學習生活軌跡和形態發生深刻改變,班級觀念逐漸弱化,學生黨支部工作面臨著職責理順、工作實效性的問題。如何實現在組織覆蓋的基礎上實現組織和思想雙重凝聚的任務依然存在。
政治作用發揮的源頭動力不足。黨支部政治作用發揮的成效歸根結底取決于黨員的素質和能動性。開展思想建設,解決從思想上入黨的問題,是黨的建設首要且一以貫之的根本任務。黨員的理想信念堅不堅定、純不純潔,決定其能否真心實意地、自覺主動地發揮作用。從調研看,黨支部抓起來難度較大,缺少有效辦法和措施,效果也難以衡量。一是發展黨員中缺少有效考察方式。在發展黨員過程中,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加之政治思想素質難以量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很難做到客觀科學。二是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缺乏激勵和監督。一些學生黨員受多元化社會思潮影響,入黨動機復雜,功利性傾向顯著,入黨前后差異明顯。
政治作用發揮的機制不健全。學生黨支部要想保持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就必須進一步理順黨支部工作運行體制,探索建立作用發揮的長效機制。一是黨支部工作體制需要進一步理順。學生黨支部建設與校風學風建設、教學管理、校院黨組織建設的關系需要有效處理。目前,校院黨組織對學生黨員和黨支部提要求多、布置工作多,學生黨員和黨支部很少主動思考如何開展工作,導致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往往被弱化甚至忽視,處于被管理、被領導、被教育的地位。二是學生黨組織封閉化傾向嚴重。根據學習型組織理論,組織氛圍刻板、封閉,導致黨員和支部存在學習障礙。三是學生黨支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黨支部重視黨員入黨前發展、忽視入黨后的學習教育,學生黨員自我監督不嚴,發展沒有規劃,學習主動性不夠。
將思想建設貫穿始終。在黨員發展中,應嚴格堅持政治思想素質的首要標準,通過與團支部制定培養方案,加強對團支部育優和推優工作的深入指導,密切班級、團支部、黨支部關系,努力做到育優、推優、選優環節無縫對接,以便全過程掌握積極分子思想狀況,從源頭上把好入口。
強化思想政治建設的針對性。針對新入黨的學生和新生黨員,以適應、鞏固為目標,重點加強黨史黨情教育、形勢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提高分析判斷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的能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針對黨齡相對較長的學生黨員,重點組織開展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廉潔教育、黨紀教育等,增強學生黨員思想自我凈化能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同時應積極落實好入黨聯系人制度,調動學生黨員思想建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積極拓展組織陣地。繼續鞏固班級陣地,加強班級黨支部建設,黨支部設置在專業年級上的,可通過在班級設立黨小組等形式,在組織有效覆蓋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推動班級建設作用。積極拓展新的組織陣地,探索在宿舍、實驗室、社團等進行組織覆蓋,通過組織帶動積極參與文明宿舍、科學研究和輿論引導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思想引領、服務師生、維護和諧校園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創新學風建設平臺。針對學生發展需求和訴求表達方式的改變,應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內容,創新學風建設平臺,更好地發揮黨支部在參與學風建設、促進校風建設中的作用。積極探索與日常管理、專業學習、發展訴求的結合,引領學生積極投身科技創新、文體活動、社會實踐中,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加大關注學業困難學生,采取結對幫扶等形式,組織黨員深入學生開展學業指導、學習監督、答疑解惑。
針對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的新形勢,學校應把學生黨建作為學校改革發展重要事項研究規劃,為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政策環境、統籌開展制度設計;黨支部應著力加強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推進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發展。一是科學規劃學生黨建布局。應按照黨支部建在班上,實現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合理設置黨員發展計劃,進一步理順工作體制,促進黨支部工作與教學管理、學風建設的有機融合,黨員發展與黨員教育管理的結合,加強對在境內外學習的流動黨員的管理;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嚴格黨員組織發展程序,堅決執行黨員培養環節的票決制、公示制,完善黨員發展全過程監督機制;加強學習培訓制度建設,制定黨員培訓和發展規劃,將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建立黨員繼續教育全過程監督機制;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對違反校規校紀的黨員在黨紀處理上予以體現。三是推進建立學習型黨支部,以激發黨支部主動開展創新實踐為目的,以學習、創新為動力,積極應對組織環境的變化,打破學生黨支部工作的封閉性,以開放的組織形態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普通高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Z].中共中央[2010]15號
[2]?王智騰.高校黨支部組織力提升方法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