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霏 雷人民


【摘 要】目的:探究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方法:選擇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新生兒黃疸患兒,例如為10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組原則,各組50例,其中50例進行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光療治療(觀察組)、50例進行光療治療(對照組),將各組指標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治療后TBiL(10.23±1.32)umol/L、IBiL(8.55±1.25)umol/L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十分顯著,且患兒不良反應較低,值得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茵梔黃口服液;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
在臨床兒科疾病中,新生兒黃疸十分常見,臨床上將其分為兩大類,即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1]。臨床研究顯示,我國新生兒中有50%發生不同程度的黃疸,其中早產兒的黃疸發生率高達80%。多數新生兒黃疸能夠自然消退,而部分患兒則可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病情嚴重時還可引發膽紅素腦病,進而發生神經損害或腦細胞功能代謝紊亂等現象,對新生兒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本次研究通過對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聯合治療的優勢,具體見下文。
1 資料/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收取時間段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新生兒黃疸患兒,100例黃疸患兒中,50例為觀察組、50例為對照組。
納入標準:符合新生兒黃疸的診斷標準[2];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臟器疾病。
觀察組年齡2d-20d之間,平均11.66±1.25d,其中男33例、女17例。
對照組年齡3d-20d之間,平均11.67±1.92d,其中男34例、女16例。
兩組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P>0.05,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方法
實施光療治療:采用藍光照射方式,燈管長度在20厘米-25厘米,照射光波長度為425-475nm,燈光距離床面距離40厘米,設定照射溫度在30攝氏度-33攝氏度,濕度為55%-65%,照射強度在4-8uw/cm2;照射間隙為4小時-7小時,照射過程中應保護患兒肛門、會陰和眼睛。
觀察組方法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每日2次、每次5ml,均治療5天為一療程[3]。
觀察兩組用藥后療效,直至其黃疸完全消退為止。所有新生兒經治療后,需對其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進行測定并記錄,同時需在新生兒治療后的每日早晨監測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若新生兒出現膽紅素水平升高,應退出本研究,并給予其對癥治療[4]。
1.3 觀察指標
兩組指標比較,包含:血清學指標和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描述、采用卡方/X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血清學指標
觀察組治療后TBiL(10.23±1.32)umol/L、IBiL(8.55±1.25)umol/L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0.05)。見表1:
2.2 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為新生兒常見疾病,其主要是指人體膽紅素障礙所致的膽紅素濃度升高,進而引起機體鞏膜、黏膜和皮膚出現黃染情況。臨床根據其不同病情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以生理性黃疸最為常見,通常在新生兒出生后2天,在2周后自行消失,無嚴重表現,一般存在輕度食欲不振表現。血清非結合膽紅素存在潛在的神經毒性,易對機體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害,進而引起十分嚴重的后遺癥,導致新生兒死亡率升高。因此,應早期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預防新生兒黃疸,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5]。光療作為治療該疾病的常用方式,雖然具有具有一定效果,但患兒依從性較差,且存在較多并發癥風險,比如脫水、皮疹和發熱等。而茵梔黃口服液是中藥制劑,其能夠使新生兒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同時具有抗氧化應激作用,能夠產生抗炎效果和免疫調節作用,能夠將受損肝臟進行保護,使其細胞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通過將上述兩種方式聯合應用,取得顯著效果。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治療后TBiL(10.23±1.32)umol/L、IBiL(8.55±1.25)umol/L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十分顯著,且不良反應較低,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邱萍,田軍,張雙喜.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布拉酵母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9,31(7):816-819.
王喜成,張春燕,于璐.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有效性[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8):42-43.
蘇展鵬.藍光聯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效果觀察[J].華夏醫學,2019,32(2):81-83.
萬靜,游勇,陳曉燕, 等.茵梔黃口服制劑聯用雙歧桿菌活菌制劑治療新生兒黃疸的Meta-分析[J].藥物評價研究,2019,42(8):1628-1636.
黃華飛.茵梔黃聯合間隙藍光照射及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