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成普

【摘 要】目的:綜合探究腹部超聲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9年上半年(1月~6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研究主體,參與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行腹部超聲檢查,對60例健康體檢者的一般資料與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且綜合探析60例健康檢查者的檢查結果。結果:參與本次研究60例健康體檢者共計檢出30例患者,檢出率為50%。疾病分布為脂肪肝5例,肝囊腫6例,膽囊息肉7例,腎囊腫12例,各類疾病男女患病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肝臟類疾病的患病率最高,40~59歲為肝臟疾病的高發階段。結論:腹部超聲檢查可以明顯提升健康體檢的檢出率,通過本次研究得出,腹部超聲檢出尤其對肝臟類疾病具有良好的檢出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及時發現以及后續治療、護理工作的實施。
【關鍵詞】腹部超聲;健康體檢;應用價值
前言:腹部超聲分布于醫院影像科,主要作用于腹部臟器疾病的診斷與判定,檢查目的在于綜合探析檢查者的腹部臟器形態、大小以及部位等等。基于全新的醫療體制改革,超聲檢查被賦予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科學技術,利用人體對超聲波的反射進行觀察,當弱超聲波照射到檢查者身上時,超聲波檢查儀器會將器官組織發射回來的聲波進行圖像化處理,聲像圖可以間接反映出人體某器官組織各層結構。結合當前國內臨床診斷來看,腹部超聲波常見于肝臟、膽囊、膽管、脾、胰、腎、腎上腺、膀胱以及前列腺等多種臟器的疼痛診斷。超聲檢查方法較為便捷,診斷準確率相對較高,并且對檢查者的損傷性較小,甚至沒有損傷性。超聲波在空氣中消失較快,因此并不適合作空腔臟器檢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上半年(1月~6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研究主體,參與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行腹部超聲檢查,對60例健康體檢者的一般資料與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且綜合探析60例健康檢查者的檢查結果。參與本次研究的60例健康檢查者的性別比例為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分布為21歲~66歲,平均年齡(49.4±2.9)歲;60例患者之間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檢查將采用多普勒彩超顯像儀進行,經調查,多普勒彩超顯像儀的探頭頻率設定為3.5MHz。在檢查前體檢者必須要處于空腹狀態,并且需要保持8~12h。檢查前,相關醫護人員需要引導患者做出仰臥或側臥位。檢查時,相關醫護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充分暴露患者腹部,基于此,保證檢查視野的寬闊,同時對檢查者各臟器進行橫切、縱切多方位掃查,針對異常部位必須及時作詳細記錄,諸如病灶大小、形態以及圖像特點等必須錄入檢查者檔案,以便于后續治療與護理工作的展開。檢查過程中,相關醫護人員需要明確檢查的主體內容,考慮到多普勒彩超的特征,建議針對肝臟、膽囊、胰腺、脾、腎等部位進行檢查。
1.3 觀察標準
本次檢查主要針對60例患者的肝臟、膽囊、胰腺、脾、腎等部位進行,綜合探析圖像顯示結果,調查多普勒彩超檢查對肝臟、膽囊、胰腺、脾、腎等部位疾病的檢出率以及檢查正確率[1]。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作為數據處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中相關數據信息的統計與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60例患者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的計數資料,當P<0.05時,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參與本次檢查的60例健康體檢者中共計檢出30例患者,其中存在多種疾病并發現象。具體檢出結果如表1所示,脂肪肝患者5例,男性3例(檢出率5%),女性2例(3%);肝囊腫患者6例,男性4例(8%),女性2例(3%);肝血管瘤患者7例,男性4例(8%),女性3例(5%);肝癌患者6例,男性5例(8.3%),女性1例(1.6%);膽囊息肉患者7例,男性4例(8%),女性3例(5%);膽囊結石患者11例,男性6例(10%),女性5例(8.3%);腎囊腫患者12例,男性8例(13%),女性4例(8%);腎結石患者3例,男性2例(3%),女性1例(1.6%);脾臟腫大患者1例,男性1例(1.6%),女性0例。由此可見,多普勒彩超檢查對脂肪肝、肝囊腫、膽囊息肉、腎囊腫等癥狀的男女患病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
3 討論
結合當前國內臨床診斷來看,腹部超聲波常見于肝臟、膽囊、膽管、脾、胰、腎、腎上腺、膀胱以及前列腺等多種臟器的疼痛診斷。超聲檢查方法較為便捷,診斷準確率相對較高,并且對檢查者的損傷性較小,甚至沒有損傷性。超聲波在空氣中消失較快,因此并不適合作空腔臟器檢查。
綜上所述,腹部超聲檢查可以明顯提升健康體檢的檢出率,通過本次研究得出,腹部超聲檢出尤其對肝臟類疾病具有良好的檢出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及時發現以及后續治療、護理工作的實施。
參考文獻
李淑萍.探討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J].智慧健康,2018,4(35):3-4.
馬靜.經陰道與經腹部超聲在剖宮產術后早期瘢痕妊娠診斷中的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