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麗 肖詩慧 孫楠楠
【摘 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和優勢。方法:發揮護理人員的職責與專業優勢,推動中醫護理的發展。結果:中醫護理在健康科普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作用顯著,效果明顯。結論:在健康促進、健康科普中,護理人員發揮著擲地有聲的作用,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是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中醫護理 ;科普 ;作用; 優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模式不斷的轉變,人們的養生保健意識正在逐漸增強。實踐證明,中醫學及中醫護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當今社會,中醫護理科普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2]中指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到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政府機構也出臺相應政策,體現了支持力度[3]。作為中醫護理人的我們,如何將中醫護理在中醫養生保健科普中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和作用,是我們亟待解決與不斷思考的問題。
1 中醫護理科普有廣泛的社會需求
綠色生活、養生保健已經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當前背景下,中醫養生也成為廣大公眾的熱點話題,比如電視里越來越多的養生節目,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養生圖書市場也是非常好火熱,無論是實體書店,還是網上書店,養生書籍都受到廣大群眾熱衷追捧,并且銷量占有一席之地[4]。文獻報道[5]中醫養生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詳實。大多數人非常認同中醫護理技術,比如刮痧、拔罐、穴位按摩等可在家操作,但對于操作的具體力度、手法等了解甚少,也說明了大多數人掌握的中醫護理技術大多來源于民間,欠缺規范性,所以我們要規范中醫護理操作,科普中醫護理知識[6],滿足公眾需求,提升公眾自我護理能力。
2 護士在健康科普中的專業作用
健康科普是指以科普的方式將健康領域的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傳播給公眾,是一個使公眾學會自我管理健康的長期性活動[7]。
護士的基本職責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減輕痛苦,那么護理人員的健康科普工作就是貫穿在護士發揮基本職責過程中的,體現在未病先防的健康促進,幫助患者減輕痛苦與健康教育,還有就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覆蓋所有疾病和健康人群[8]。資深護士與專科護士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于公眾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讓她們在專科領域發揮潛能,將寶貴的臨床經驗與翔實的專業知識變成科普作品,滿足大眾需求。
護士也要跟上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才能滿足廣大人群對健康科普的渴求,尤其對于中醫護理知識的學習,既要做到充分的繼承和發揚,還要不斷的發掘和提高[9]。中醫護理科普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護理人員充分掌握中醫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科普意識與責任擔當,靈活運用整體理念、中醫辨證施護,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聰明才智以及中醫護理在健康促進中的積極作用,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護理能力,才能達到督促廣大群眾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的目的[10]。
3 充分發揮中醫護理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和優勢
首先,要做好中醫護理科普的宣傳工作,一方面借助醫院微信公眾號與網站進行中醫護理科普知識的分享,加大宣傳力度;另一方面醫院積極開展中醫護理科普講座,并告知全年各科室中醫護理科普講座課程安排,面向廣大患者及健康人群發放問卷調查,收集相關信息,做好科普講座前的準備。
其次,中醫養生離不開整體觀與辨證施護,要體現個性化,根據個人特點有針對性的科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開展形式要多樣化,除了關注醫院層面的推廣,還要加強社會層面的普及,開展形式也不能單一,比如開展的科普課程可以采取現場授課、多媒體演示、真人模擬操作、案例分析、現場互動等方式[11],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還可以利用院內義診及社區義診的機會,宣傳中醫護理健康科普知識,圖文并茂講解,制作展牌,宣傳中醫中藥特色療法,現場演示五禽戲、八段錦等養生保健運動療法,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學習養生保健知識,掌握自我護理的方法,達到恢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目的。
再次,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學習主動性,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多數醫院已舉辦中醫護理科普大賽,積極鼓勵護理人員參加,開拓科研創新思維與科研興趣,積累專業技能,提升專業素養。
中醫護理科普工作對于推動中醫藥文化的發展,促進廣大群眾健康與改善醫患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此項工作任重道遠,這需要中醫護理人再接再厲,不斷探索,切身力行,推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的落實,實現中醫藥文化偉大復興,我們義不容辭,我們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鄭艷芳.全民健康促進與中醫護理科普的現狀與發展思考[J].中西醫結合護理( 中英文),2017,3(8):171-172.
民政部.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的通知.[R/OL].
梁萬山,刁遠明.中醫養生科普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17):151-154.
郝洪,顏勻.養生節目的隱憂與發展[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24(6):92-93.
賀安妮,熊振芳,胡慧,徐倩,李圣潔,程艷然.中醫養生理論在醫養結合老年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3):54-57.
楊菊香,涂春蘭,李志峰,等.治未病理念應用于亞健康人群體檢中的健康促進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 15):61-64.
黃建始.健康管理不能沒有健康科普.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2):125-127.
張洪君,王文秀,蘇春燕.發揮護士在健康科普工作中的專業作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 5):513-516.
張素秋,梁芳,孟思璠,等.中醫健康教育實踐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5): 516-518.
徐桂華,柏亞妹,宋玉磊,等.護理管理者對中醫護理專科護士培訓的態度及需求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9);624-625.
華瑋,席淑新,徐靜,彭崢嶸,欽苓.志愿者團隊實施五官科護理科普知識傳播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8):123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