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穎

【摘 要】目的:對無縫隙對接護理在急性消化內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方法:從本院在2017年11月到2019年11月間收治的患者中進行抽樣,共選取80例患者作為樣本,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則按照無縫隙對接護理的方案開展工作,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方面達到了97.5%,而對照組僅為80%,差異顯著,p<0.05;同時在SDS量表評分以及SAS評分方面,觀察組同樣優于對照組。結論:在當前對急診消化內鏡治療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在采用無縫隙對接護理的方案之后,能夠顯著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緩解患者存在的負性情緒,實現治療時間的縮短,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關鍵詞】無縫隙對接護理;急診消化內鏡;護理效果
在當前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各種新技術的應用,為人們提供了更為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而在當前消化內鏡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其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當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發揮。但是在當前臨床病情復雜化的情況下,為了更好的提升治療效果,必須要采取積極的護理配合,改善護理質量,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1]。因此,本研究在選取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的基礎上,對無縫隙對接護理在急性消化內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樣本是本院在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間收治的患者,共選取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診斷方法進行分組。在基線資料方面,本次選取患者在年齡構成方面,主要分布在26歲到75歲的范圍當中,平均年齡經計算為(56.13±3.54)歲;從性別方面來看,男女比例為51:29。此次研究在開展之前,醫院倫理委員會已經同意此次研究,同時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在經過基線資料的統計學比較之后,在統計學方面的差異并不顯著,p>0.05,因此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護理當中,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案,包括對癥護理、基礎護理、常規健康宣教等等。觀察組在護理中,則按照無縫隙對接護理的方案開展工作。首先,需要對護理人員開展知識培訓,了解無縫隙對接護理的作用與效果,采用多媒體講授的方式,提升培訓質量。其次,進行無縫隙對接護理小組的構建,對小組成員的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同時評估觀察患者的病情,開展有效的護理工作,包括術前護理、心理護理以及術后護理等等。同時需要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詳細的觀察,及時的處理患者出現的各種癥狀。在對患者進行出院護理的時候,需要在加強隨訪工作的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升治療效果[2]。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在進行樣本數據收集之后,均需要采用SPSS19.0作為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在計數資料方面采用組間率(%)進行比較,同時進行檢驗,而計量資料則需要進行t檢驗,在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性的過程中,采用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方面達到了97.5%,而對照組僅為80%,差異顯著,p<0.05;同時在SDS量表評分以及SAS評分方面,觀察組同樣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從現階段的臨床治療來看,消化內鏡的應用十分廣泛,不僅能夠對患者的消化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能夠準確的判斷病變的位置、相知等等,從而提升治療效果。但是在采用消化內鏡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些侵襲性操作,這就使得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會出現負性情緒,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就需要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從而實現患者依從性的提升,改善治療效果。無縫隙對接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理念,在當前的臨床護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同時降低了負性情緒的影響,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方面達到了97.5%,而對照組僅為80%,差異顯著,p<0.05;同時在SDS量表評分以及SAS評分方面,觀察組同樣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當前對急診消化內鏡治療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在采用無縫隙對接護理的方案之后,能夠顯著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緩解患者存在的負性情緒,實現治療時間的縮短,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趙潤梅, 梁義, 馬健康, et al. 急診科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對危重患者進行轉運的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 2018(17):132-133.
張慶, 姚愛群, 劉銀閣, et al. 無縫隙對接護理提升急診消化內鏡護理效果的觀察[J]. 中華全科醫學, 2019(8):241-242.
唐莉, 劉慧. 觀察B超檢查急性消化內鏡治療中應用無縫隙對接護理的效率[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12):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