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航
【摘 要】目的:對腦梗塞康復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并分析其護理成效。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份至2019年9月份期間收治的腦梗塞康復期患者60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分別給予普通護理與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更佳(P<0.05)。結論: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腦梗塞康復期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從而提升總體護理效果。
【關鍵詞】腦梗塞;康復期;早期康復護理;護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us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period and analyze its nursing effect.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each, and were given general and rehabilitation care. Patient care effectiveness.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nursing effect (P <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uring rehabilita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overall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perio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ursing effect
腦梗塞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是因多種因素影響人體腦部血供,導致出現缺血或缺氧現象,使腦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從而引發腦梗塞。該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伴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偏癱、大小便失禁、失語等癥狀,對其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了嚴重威脅。據相關文獻報道稱,對康復期腦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其運動功能,以提升其日常生活質量[1]。本文主要將早期康復護理應用于康復期腦梗塞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并進行了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9-2019.9共收治康復期腦梗塞患者60例,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58.72±10.38)歲,觀察組患者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58.75±10.4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分別給予普通護理與早期康復護理,早期康復護理詳細如下:
①護理人員應定期幫助患者更換體位,正確擺放其患肢,并對其患肢進行按摩,同時應對患者健側肢體活動范圍進行評估。護理人員應對其患側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進行伸展訓練,并對患者患側關節進行被動訓練,每次進行20-30min左右,1次/d。當患者完全掌握被動訓練后,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平躺,引導其雙腿屈曲,進行抬臀、伸髕訓練,在此基礎上,需引導患者伸直健側腿,協助其進行患肢抬臀、屈曲、伸髖訓練,每次進行20-30min左右,1次/d。
②為進一步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護理人員可引導患者雙手手指交叉,使健肢來將患肢帶動,以提高患者對其患肢的控制能力,每次維持5-10s,4次/d。當患者熟練掌握上述運動方式后,護理人員可將靠墊放置于病床,引導患者將健側上肢作為支撐點,緩慢坐起,每次堅持10min,并根據患者運動熟練度來適當延長訓練時間。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進行洗臉、刷牙、梳頭等日常活動能力訓練,訓練過程中,必須有家屬進行陪護,以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1.4 療效評價:將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并分為優、良、差三部分。優: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意識清醒,生活基本自理。良:患者肢體功能有所改善,意識清醒,生活無法自理。差:患者肢體功能未見任何改善,生活無法自理,意識模糊,部分患者臨床癥狀有加重趨勢。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優良率。
1.5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資料采用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優21例,良7例,差2例,護理優良率為93.3%,對照組患者護理效果優17例,良6例,差7例,護理優良率為76.7%,觀察組患者護理優良率明顯更高,(x?=10.806,P=0.001<0.05)。
3 討論
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生活、飲食方式的改變,使腦梗塞發病率明顯增加。腦梗塞具有具有較高的危險性,且極易反復發作,再加之腦梗塞患者往往存在著程度不一的運動功能障礙,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日常生活質量[2]。因此,臨床中應給予腦梗塞患者護理、科學的護理模式,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總體治療效果,改善其運動功能,并減輕社會負擔。
早期康復護理在臨床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指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合理運用多種措施,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殘損程度,提升其機體活動能力,并提升總體臨床療效,促進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之中[3]。在本文中,觀察組患者采用了早期康復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優良率明顯更高(P<0.05)。由此可見,將早期康復護理應用在腦梗塞康復期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是切實可行的,此種護理模式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并進一步降低致殘率,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及總體治療效果,臨床意義顯著。
由上述研究結果得知,對于腦梗塞康復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其肢體運動功能,并提高總體臨床療效,從而縮短病程,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韋獻萍, 岑婉平, 胡雪玲, 等.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6, 23(8):99-100.
王玲玲.康復護理對腦梗塞患者恢復期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6):6-8.
李一新.老年腦梗塞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認知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