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培養學生人文核心素養的意義,認識到英語人文核心素養培養問題,提出基于學生人文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人文核心素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黃群英,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第二中學。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目前的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展開研究,認識到目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將教學目標轉移到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上,完成人性化教育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讓學生充分發揮潛力,實施情感教育,改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理解、關懷,在成長的青春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人文核心素養的形成。
一、英語閱讀課堂培養學生人文核心素養的意義
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學的核心任務。初中階段學生學習過程中,可通過持續閱讀學習提升個人英語水平,強化自身思維能力,在認識東西方文化的同時,使自身具有雙語能力。初中閱讀教學課堂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本內容,使學生感受文本情感,提升語法應用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英語學習的必要能力便是閱讀能力,具有閱讀能力能幫助學生解讀文本知識,讓學生利用英語溝通。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生活,在閱讀環境中鍛煉自身思維能力,使英語綜合性應用在學生學習及生活中,從而在持續性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核心素養。
二、英語人文核心素養培養問題
首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教育工作的必然發展趨勢,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培養學生的人文核心素養。產生該問題與以下因素存在聯系。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能力及素養的標準,這種教學思維下,學生的人文核心素養將難以培養。②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推行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具有滯后性,使學生往往沉浸在閱讀題練習中,對閱讀教學的趣味性重視不足,導致學生主動創造性無法發揮。③英語教師并未關注課堂互動環節,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同時課外實踐活動開展次數不足,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度不足,英語人文核心素養也無法有效培養。其次,初中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上,方案并不完善,無科學合理的檢測模式,難以真實地掌握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甚至有的英語教師采取不恰當檢測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造成影響。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查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多數是通過書面考試的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存在明顯弊端,無法檢測真實的英語學習水平,甚至對學生英語學習信心造成打擊,不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及核心素養。
三、基于學生人文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 選擇合適題材,理解知識內涵。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評估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認識到學生在學習時面對的困難,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讀本。若選擇的讀本難度較高,學生會難以理解文章的詞匯及內涵,若選擇的讀本較為簡單,學生則認為內容沒有挑戰性。對此,教師還需結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代表性閱讀題材及學生的學習水平,完成對學生的閱讀教育,使學生面對閱讀問題時能展開自主思考,對其中的知識有深入理解。比如,“Escaping from gork”單元閱讀讀本主要介紹了科幻小說,這種小說題材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之前單元的內容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主角Gork及Captain King的人物性格已經有一定的理解,對故事情節也具有一定認識。因此,在單元閱讀活動設計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對“The troubles Captain King and his crew are facing”進行討論。這樣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對讀本的背景相關知識有一定理解,能引起學生的廣泛關注,并將目光集聚在本文情景中,引發學生對內容的深刻思考,使學生大膽對后續內容進行預測。在引導學生找到Captain King及船員面對困境相關內容時,讓學生抒發自己對內容的見解,從而使學生對文本內容保持興趣度,繼續對文章進行深度探索。在探究問題過程中,應當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使之從主觀及客觀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評價學生對文章的掌握情況,并對第一單元內容學習進行預測,刺激學生對下一單元文章進行預習。
2. 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初中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差異化教學模式,完成因材施教教學任務。若想使因材施教取得實際效果,教師應當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把控,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群體,比如,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幫助學困生復習學習過的重點知識,完成知識連接;針對中等生應當為學生完成升級教學,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掌握重點知識,理清學習思路,成為班級中的優等生;對于優等生,教師則是完成強化訓練,讓學生對閱讀知識進行拓展,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學習牛津版教材閱讀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對信息進行口頭分析:“Discuss the reasons of Captain Kings final success and know about the personalities of char-acters.”從而對人物角色性格進行探究,并認識人物能成功脫困的原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提出難度不同的問題,對于學困生要求學生分析人物性格,針對中等生要求學生認識到人物脫困的原因,針對優等生要求學生完成情景對話演練。在這種課堂模式下,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的價值,避免學生被教師忽視,也能幫助不同層次學生掌握閱讀學習技巧,掌握更加深入的知識,拉近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距離。
3. 尋求文化因素,塑造文化情操。針對學生人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注重語篇學習的意義性探索:部分語篇較為復雜,可培養學生的技能;部分語篇情感豐富,可拓展學生思維;部分語篇文化意義深刻;可培養學生的文化情操,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通過多種語篇組合教學模式,幫助教師完成人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剖析文章文化因素,通過資源整合及補充的方式讓學生對文化理念深刻理解。比如,學習“Helping those in need”的過程中,讓學生對課本涉及的讀本進行閱讀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哪些人需要幫助,并掌握其中涉及的單詞及語法。教師在閱讀學習后,讓學生分析其中文化因素,認識到幫助他人的文化意義,使學生具有幫助他人的意識,并在課堂中完成情景對話,以受傷的同學為例,讓學生完成課堂對話練習,通過這種對話方式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為本文的有效閱讀奠定基礎。
四、結語
初中生處于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初中是培養學生英語人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階段,教師應當意識到閱讀教育的價值。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分析教學現狀,提出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策略,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學素養的培養探究[J].英語教師, 2020,20(04):145-148.
[2]李慧瓊.“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以上海牛津6BM3U10 Forest and land一課為例[J].海外英語, 2020(02):192-193+203.
[3]王悅.基于全語言的單元復習課教學設計——以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6 Birdwatcing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