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勤來 于凱 張文君
摘要 ? ?本文闡述了爆裂玉米佳球105的特征特性,總結了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種子選擇及處理、適時播種、掰分蘗、配方施肥、病蟲草鼠害綠色防控、適時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合作社與廣大農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爆裂玉米;佳球105;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513.048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01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爆裂玉米是生產爆米花食品的原料,加工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口感好,很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爆裂玉米需求量逐年增加。佳球105是沈陽特亦佳玉米科技有限公司由TQ-10×TQ-5選育而來。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已通過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玉20180182。適宜在遼寧、吉林、新疆、寧夏春播種植以及在山東夏播種植。為滿足市場需求,現將爆裂玉米佳球105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期為樺甸市爆裂玉米高產栽培提供參考。
1 ? ?特征特性
幼苗葉鞘紫色,葉緣綠色,葉片綠色。株型平展,成株葉片數21片,穗位高116.35 cm,株高253.9 cm。穗長18.75 cm,果穗長筒形,穗粗3.5 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籽粒橘黃色、珍珠形,百粒重19.85 g。膨脹倍數28倍,花形為球形,爆花率為98%。春播生育期122 d,較對照沈爆3號晚熟4 d;夏播生育期106 d,較對照沈爆3號晚熟2 d。
在2016—2017年,佳球105參加爆裂玉米組品種比較試驗,2年平均產量4 704 kg/hm2。
接種鑒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穗腐病,高抗瘤黑粉病、絲黑穗病。
2 ? ?高產栽培技術
2.1 ? ?種子選擇及處理
選擇的種子要求純度達到98%以上、凈度達到98%以上、發芽率達到96%以上[1]。曬種前,人工挑除種子中的病蟲粒、破損粒、雜色粒[2]。
用60%吡蟲啉懸浮劑+6%戊唑醇進行包衣,可以有效起到防蟲、殺蟲、防治苗期病害的作用,促進苗齊、苗壯,為提高產量奠定基礎。包衣前要曬種,包衣時在陰涼處進行,包嚴、包均勻,以保證播種質量[3]。
2.2 ? ?適時播種
土壤溫度穩定通過8~10 ℃,即5月1—15日播種。壟距60 cm,株距30~33 cm,保苗5.0萬~5.5萬株/hm2。使用滾動式播種施肥器進行播種,每埯播種1粒,用種量13~15 kg/hm2。播種深度3~4 cm,深淺一致,并做到不漏播、不重播,播后要及時鎮壓。為提高籽粒的品質,采取隔離種植,應設100 m以上隔離區,或與大田生產的普通玉米錯開播期,防止花期相遇,產生雜穗[4]。
2.3 ? ?掰分蘗
在可見葉8—9葉時,及時掰掉植株的分蘗,防止其消耗養分。
2.4 ? ?配方施肥
一般基肥施農家肥30 t/hm2、磷酸二銨150~200 kg/hm2、硫酸鉀100~150 kg/hm2、尿素250~200 kg/hm2,結合滅茬施入。口肥施磷酸二銨10~15 kg/hm2,種、肥的隔離層大于5 cm。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0~150 kg/hm2 [5]。
2.5 ? ?病蟲草鼠害綠色防控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發病初期,用25%苯醚甲環唑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每隔7~10 d噴1次,噴1~2次。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7月5—15日,放蜂22.5萬頭/hm2,分2次放蜂,每次分別放蜂10.5萬、12.0萬頭/hm2,2次間隔時間5~7 d。設釋放點15~20個/hm2,在釋放點處選擇健壯植株,把蜂卡固定在玉米中部葉片的背面[6]。適時進行化學藥劑除草,用30%苯唑草酮0.5 kg/hm2+38%莠去津3.5 kg/hm2,兌水150~200 kg/hm2噴霧。在爆裂玉米苗3~5葉時進行苗后除草,此時玉米苗對除草劑的抗性最強,雜草也處于尚弱階段,噴施苗后除草劑有較好的除草效果;5片葉之后玉米心葉對除草劑較敏感,應注意噴施方法[7]。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塊,要及時人工除草,嚴禁進行第2次化學除草。
由于爆裂玉米成熟早,易遭鼠害,應及時防治。選用敵鼠鈉鹽、溴敵隆等高效安全藥劑,及時防鼠[8]。
2.6 ? ?適時收獲
在果穗達到生理成熟后5~6 d,適時進行收獲。果穗收獲后,及時晾曬或儲藏。
3 ? ?參考文獻
[1] 王婷,陳樹賓,王友德,等.爆裂玉米幾個農藝性狀雜種優勢分析[J].玉米科學,2006(1):53-54.
[2] 劉大文.爆裂玉米爆裂品質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1998(2):34-39.
[3] 包和平.爆裂玉米主基因—多基因遺傳體系及遺傳多樣性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07.
[4] 史振聲.我國爆裂玉米科研和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J].玉米科學,2002(3):3-6.
[5] 陳火英,張建華,金興龍,等.爆裂型玉米爆裂品質與籽粒結構關系的研究[J].上海農學院學報,1994(3):157-160.
[6] 史振聲,王志斌,李鳳海.我國爆裂玉米的品種評價與區域性分析[J].玉米科學,2003(4):12-14.
[7] 李玉玲,劉學勛,胡學安,等.爆裂玉米雜交種的穗粒結構初步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1998(7):8-9.
[8] 饒春富,陸文柱,鄧鎮華,等.影響爆裂玉米膨爆幾個因素的探討[J].新疆農業科學,1990(5):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