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
【摘要】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業財協同化發展在大型集團企業的管理中愈發展現出自身優勢,財務系統的不斷更新以及線上管理方式的不斷增進,信息化建設對公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推廣以來,較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更加標準化、高效化、集約化,但與此同時,平臺在建設初期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文章以我國目前經濟形勢和財務管理模式為背景,結合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對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行闡述。
【關鍵詞】財務一體化;財務協同;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一、財務一體化相關理論及發展歷程
(一)財務一體化的基本概念
財務一體化是基于網絡信息平臺,利用軟硬件設施,將企業生產經營的三大流程,即業務流、財務流及管理流三者進行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的高度融合過程。信息化代表了信息技術的高度應用,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而標準化則是對具體事務處理、反映,通過標準細則手冊等達到統一的整合。在現今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的優勢日漸凸顯,數據的高速整合是彰顯一個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標志,也是推動企業提品質、促發展的關鍵一環。信息化管理平臺以提升企業集團高效垂直管控能力為目標,以轉變固化思維和創新管理方式為基礎,引導企業管理思維提升、思路拓寬,走出“囚徒困境”,促使管理決策由局部最優向全局最優轉變。
(二)財務一體化的相關理論
多數文獻認為財務一體化平臺的應用極大程度的加快了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進程,提升了企業管理效率。陳亮(2013)針對施工企業優化財務一體化平臺,將計算機“事件驅動”概念引入流程設計,將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實現數據互通,讓各個系統高度集成,降低管理成本。劉岳華(2013)則著重分析以“斯隆模式”為主的財務系統轉型促使企業信息化轉型發展,企業信息化又為財務一體化的協同配合奠定基礎。王美艷(2015)的研究認為財務一體化能夠推動企業管理模式變革,推進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完全融合,消除信息孤島問題。董飛(2015)以實例論述企業通過數據整合實現在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方式的飛躍,實現數據精細化的信息管理,影響對未來形勢、市場動態及價值創造上發揮重要作用。鄭偉(2017)根據當前經濟環境下業務與財務一體化如何開展,以何為依托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論述了財務一體化在企業轉型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劉莉(2019)就建筑施工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為增進財務管理水平,引入業財共享的管理模式,促進建筑施工企業良性發展進行了探討。
(三)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歷程
1.傳統財務管理模式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記賬手段較為簡單,以手工記賬、NC或金蝶記賬為主,財務大多僅發揮記賬、監督功能,前端業務把控、支撐事前決策功能較弱。受傳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影響,財務系統內部管控相對較為分散,預算流、核算流和報表流會有隔層。由于數據采取層層上報的基礎模式,數據反映層級較多,會計和前段信息流簡單意義上時間順延流程,大多通過記賬及報表反映項目經濟業務事項。大多財務分析偏向于事后對比分析,缺乏預算管控的概念,通常是按照會計準則和企業制度來處理賬務,事前影響業務的發揮空間不足,支撐戰略或業務決策力度有限。從企業集團整體上考慮,較難實現跨層級的業務信息收集和管控,在傳統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模式下,管理授權能力不足或授權執行監督缺位會導致存在局部次優選擇問題,對企業整體運營和管控造成不利影響。
2.現代財務管理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業務流上匹配了業務管理平臺,例如項目管理系統、業務流程辦公平臺等。財務管理方面匹配費用報銷平臺、預算管理平臺、記賬平臺、報表處理平臺等,引入了預算管控的概念,各平臺具有協同操作的雛形,預算管控有了一定發揮空間,但無法做到直接關聯,信息、數據的共享存在種種障礙,信息收集的滯后性普遍存在,數據缺失、管理缺位導致“信息孤島”的現象嚴重。在此階段財務發揮了數據分析和業務前端把控的職能,但由于各業務數據存在被隔離的現象,數據傳遞是“不通暢”的,特別是建筑企業,不僅要分析企業維度,還需要從項目單體維度分析、管控,由于數據橫向隔層反映、項目信息垂直逐層遞減,導致精細化管控、集團垂直管控受限。
3.財務一體化下財務管理模式
在大數據共享的時代背景下,業務、財務“一體化”階段,即前后端業務信息一體化,上下垂直信息一體化,數據在橫向是聯通的、信息在縱向是貫通的。從數千、萬個項目信息中,通過入口端記錄更新,系統處理智能化,既可以在全局上做好整體的分析及把控,又可以從細節入手關注某一具體項目的現金流、盈利和資源占用情況。業務財務一體化系統能夠全面提升及時性及精細度,通過標準化的業務操作模式,形成會計數據基礎的標準統一,保證會計核算信息質量的一致可比,將全面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及時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降低業務風險,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便捷有效的支持。
二、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上線影響深遠
(一)橫向貫通各業務信息,構建協同管理平臺
為構建公司戰略財務、專業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與智能財務為一體的“大財務”服務體系,中國建筑開展財務一體化平臺項目建設。在平臺建設中,打破了以往各業務系統平臺林立的局面,加強了不同部門間的協調聯動,明細了各項業務部門的工作職責,減少了“信息孤島”現象的發生。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堅持“四統一”的原則,即“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架構、統一標準”。根據明確的業務類型和職責與權限,編寫業務流程清單,繪制流程審批圖,極大地降低了財務風險,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縱向連接各層級系統,完善財務管理構架
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的上線,打破了以往層層上報的財務管理模式,各層級數據通過平臺系統實時共享,縮減層級間的溝通成本使信息得到有效、精準的傳遞。這一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得數據在層級間得到有效貫通,利于集團穿透式的管理。數據通過平臺系統進行收集整合,以項目為維度將數據進行匯總,實現管理層級多維查詢、直接查詢的愿景,更好地做到管理理念的滲透,能夠真正從宏觀層面為項目現場實際經營提供切實保障。將數據進行集中化、規范化、統一化管理,能夠更好營造一個公開透明的財務信息傳遞及操作的系統。
(三)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提升整體財務效率
受傳統財務管理方式影響,財務對企業的管理大多體現在核算和監督,以及事后的分析等方面,缺乏對企業未來財務戰略管理的規劃。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的建立,打通財務系統內各個流程的數據,智能高效生成各類財務憑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錯率,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將財務人員精力從核算賬務、核對往來及報表決算中解脫出來,集中更多力量用于財務管控、財務分析和財務創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更好地創造財務價值。
(四)健全指標策劃體系,數據策劃結構升級
通過統一標準、智能測算、多維分析的數據處理,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實現數據一個來源、一鍵出表、多種應用,提升高質量管理水平。在“大數據”時代的浪潮背景下,結合信息化管理的具體舉措,打造一流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逐步實現智能化、一鍵化分析。平臺具有強大的數據整合功能,兼容不同層級、不同業務板塊的各項數據進行統一的整合管理,延伸財務管理的前端職能,通過平臺系統自身進行數據的規范化分析,為企業戰略發展、運用決策及風險防控提供數據支撐。
三、中建財務一體化下,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管控模式創新與實際管控水平存在磨合期
新思路、新模式、新系統等一系列的理念創新和管理創新,勢必會對原有業財管理機制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同時也會對其他業務部門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財務一體化平臺上線以來,各業務部門需協同財務系統完成各項業務流程,轉變了以往的辦事思維與工作方式,在其他業務系統、傳統手工統計表格未被充分替代之前,會相應增加一定的工作量;財務一體化平臺以項目為基本單元,建立項目維度的數據庫,項目實際數據與指標預算數的直接掛鉤,倒逼項目現金流粗放式管控向精細化管控轉變,基層現金流預算管控能力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項目資金支付、日常運營就會受較大的影響。
(二)智能化數據處理,壓縮指標策劃空間
財務一體化業務系統會根據系統前端的業務,智能化賬務處理,運用最新的核算規則生成與之對應的憑證,平臺利用自身強大的數據整合、處理功能,匯總基礎數據形成報表。平臺利用信息化和智能處理優勢,使得數據處理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及自動化,但在處理數據更加準確便利的同時,將帶來數據信息傳遞的不可逆,指標的直接化、透明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容錯率大大降低,沒有“數據隔離墻”,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這一平臺,強化預算管控和預算執行力度,是現階段提升數據治理能力、指標管控能力的要務。
(三)財務一體化倒逼財務團隊結構轉變
在信息化管理的時代背景下,財務重點將從基礎規范核算向重管控、重分析、重價值創造轉變,基礎財務核算崗位將逐步壓縮,分析、管理崗位順勢提高占比,知識架構的轉變需要更多后備人才的補充,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及人才團隊的建設是業務開展的基礎。企業要培養財務復合型人才,除了需要扎實的基本財務素養,還需熟識前端業務開展方式,扎根項目實際,參與過程管控,理清業務需求,發揮協同價值。企業要營造包容開放的環境,給予人才成長的時間和空間,為企業整體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四、中建財務一體化系統優化建議
(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做好業財協同管控
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上線以來,將財務系統、商務系統、采購系統等業務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在實施過程中對原有業務模式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這一現象促使一個新的平衡機制的建立。由于執行過程中各業務部門的權利被重新定義,管理目標的側重差異,又會導致部門間的博弈問題。若想平臺系統良好的運行,則需明確各項規章制度。可將具體權責引入到切實的考核機制之中,用以保障企業在財務、業務角度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平衡好各部門的權責,提升管理模式成效,增進業財協同能力。
(二)完善核算賬戶內置明細,提升資金管控水平
在中建財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初期,系統功能權限還未完全優化。現階段,平臺內行的匹配上,缺乏對款項類別的明確區分,如“票據資金”“現金”等種類未進行明確劃分,不利于對“受限資金”和“非受限資金”的管控。如項目上收到甲方打到農民工工資專戶的資金,在系統中做收款確認時,業務與收工程款無異。此外,收保證金等業務在處理時,也會增加項目內行存款,使得資金使用上不能明確區分,不利于公司對項目資金平衡的整體管控。
(三)優化客戶端系統配置,形成網格化管理格局
伴隨著財務一體化的上線,中國建筑財務一體化的軟件也在手機端得到推廣。建立健全APP的系統,結合項目、分公司、公司、工程局、集團各層級需求,優化系統配置,提供表、圖直接反應,建立可視化數據庫。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放部分權限給項目、部門主要負責人及領導,便于責任人直觀監測項目、公司資金方面的數據。系統健全了業務審批流程,可將業務經辦人該類數據的權限放開,便于更加及時的作出判斷和決策。
(四)完善系統操作授權,保障業務靈活高效運作
在財務一體化上線初期,系統秉承規范化、統一化的運營原則,一些業務流程缺乏相對靈活的操作空間。如一體化系統中支付流程中支付金額下限選擇權等,由于一體化系統與銀行網銀直連,在一筆業務操作中輸入的口令金額沒有最終留有修改空間,無法做到支付金額小于簽批金額時能直接修改,只能重新走單據流程,增加了財務業務操作量。
(五)提升財務團隊格局,切實滿足發展需求
當前,信息化管理時代更需要的是復合型的財務人才,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及人才團隊的建設是當前業務開展的基礎。財務人才隊伍建設是企業中長期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水平提升是財務管理模式順利轉型的基石。企業培養的人才需業財貫通,提升協同價值。財務團隊整體水平的提升,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增強,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財務資金部.中國建筑啟動財務一體化平臺建設項目[Z]. 2019.
[2]財務部,企業文化部,中建七局.中國建筑財務一體化平臺開始全面推廣[Z]. 2019.
[3]劉岳華,魏蓉,楊仁良等.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與財務管理職能轉型——基于江蘇省電力公司的調研分析[J].會計研究,2013,(10):51-58+97.
[4]陳亮.中路北方公司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研究[D]. 長沙:長沙理工大學, 2013,1-68.
[5]鄭偉.基于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的財務流程設計與財務轉型探討[J].財務與金融,2017,(2):52-55.
[6]董飛.A集團資產財務一體化下的信息整合研究[D]. 西安:西安工業大學, 2015,1-54.
[7]包瓊穎.企業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研究—以X公司為例[D]. 南京:東南大學, 2017,1-48.
[8]王美艷.A公司財務一體化管理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 2015,1-52.
[9]王文婷,趙月喬,高飛.論“營財一體化”過程中管理會計工具的運用[J].時代金融,2018,(33):148-148.
[10]宋開慧.淺析業務財務一體化與財務管理職能轉型[J].財會學習,2019,(25):49-51.
[11]倪紹輝,魯佳茜.基層電網企業財務一體化管理的探索[J].中國內部審計,2016,(5):86-89.
[12]王瑩,董付堂.數字經濟時代集團化公司財務轉型的一些做法[J].財務與會計,2019,(12):81-82.
[13]徐健.推進業務財務一體化的現實難題及應對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3):130-131.
[14]冉麗.醫院HRP財務一體化的實踐探究[J].商訊,2020,(3):65-65.
[15]宋望笑.淺析“大數據”“財務人員”“財務工作”三位一體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24):70-71.
[16]林志娟.財務信息一體化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促進價值[J].現代經濟信息,2019,(2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