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春 王光林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逐漸成熟的一個時期,從現實的角度來講,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雖然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仍然需要教師以及家長在學習與生活中針對存在的困惑的問題給予指導。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渴望得到身邊人的認可,獲得更多成長的動力。針對上述情況,初中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一位教師,在日常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更需要多給予他們一些鼓勵,使他們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認可。文章就針對初中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運用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激勵機制;班級管理;應用
一、 前言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激勵機制是一種十分常用的手段。教師通過采取有效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激勵,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與此同時,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成長自信,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但是,從現階段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實踐的應用情況來看,雖然很多初中班主任對于這一問題都加大了重視程度,但是,實際應用中依然遇到了諸多的問題。文章就針對現階段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以及激勵機制具體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在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之上,實現初中班級管理整體效益的提升。
二、 現階段初中班級管理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能力普遍存在參差不齊的問題
受多種客觀因素以及主觀因素的影響,初中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普遍存在參差不齊的問題。部分學生為了升入更高一級的學校,往往會在學習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成績較好。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沒有升學的愿望,因此,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較差,相應的學習成績也相對較差。也有部分學生介于兩者之間,一方面有升學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存在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由此可見,初中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性較高的工作,教師要想使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班級管理,重視班級管理藝術,明確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為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成長目標,使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屬于努力方向,如此,才能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風氣。
(二)部分學生的思想素質有待提升
從主流的角度來講,多數的初中生都是積極向上的,但是也有部分在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學生,初中生的思想問題最常見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缺乏強烈的組織觀念。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經過了小學六年的學習,多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經驗。迫于升學的壓力,他們多數承擔著老師以及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他們往往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中,對于班級事務的關心較少,這就在一定上導致初中班級內部出現了凝聚力不足的情況。
其次,部分學生缺乏誠信觀念。學生進入到初中以后,學習壓力陡然增大,部分學生因為無法適應初中的生活會出現說謊向教師請假的情況,與此同時,此類學生在班級中占少數,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一現象。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中為了贏得任課教師以及家長的夸贊,在考試中也會出現不誠信的問題,不僅會對教師正常的教學組織造成誤導,除此之外,還會助長學生自身的投機取巧心理,認為不用努力學習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這種想法一旦形成,學生今后的生活以及發展都會相應地受到影響。
(三)部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
現階段的初中生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在家人的呵護中長大,很少受到挫折,這就會導致學生出現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問題。除此之外,初中生正處于自我意識開始形成,但是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儲備都相對薄弱的階段,面對生活以及學習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的時候,學生雖然有進行獨立處理的意識,但是普遍存在能力上不足的問題,這也會在一定上給學生帶來困惑,進而使他們產生挫敗感,影響身心健康,嚴重的學生在此過程中還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非常不不利于自身的成長以及班級管理活動的高質量展開。
三、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應用激勵機制的策略
(一)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學生長處的發揮,發掘學生的潛能
現階段,多數初中學校都是大班額的組織模式,尤其是發達地區的初中學校更是如此。由于班級中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優點長處、生活背景等都不盡相同,教師要想切實保證班級管理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就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通過班級的激勵機制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學生身上的潛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教師在日常進行班級管理活動的過程中也需要適當轉變自己的關注點,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變化情況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加大對學生其他方面成長情況的關注程度,如此,班級學生才能真正實現全面發展,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向。
例如:初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認真觀察每位學生身上的長處以及優點。某天,班級中新來了一名插班生,上課的過程中,很多科任教師都和我反映新來的這位學生有上課開小差,心不在焉的情況,上課時還喜歡打擾其他同學,與同桌交頭接耳,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對于其他科任老師的反應,我并沒有直接對這名學生進行否定,而是先認真觀察這位學生,通過觀察,我發現這位學生身上有著很好的籃球天賦,而在進入我班學習之前,他也在籃球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對于這位學生的過往取得的成績,我積極地進行了表揚,但是,也從客觀的角度對他提出了希望。既希望他能夠抽出小部分打籃球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和學生交談之后,我發現這位學生的課堂表現有了較大的改變,課堂上開小差的次數少了,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班級中,學生的個體情況普遍存在較大的差異,即使是一些表面上沒有什么優點的學生,只要認真觀察,一樣能夠發現其可取之處。從初中班主任自身的角度來講,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傾注更多的耐心與愛心,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步。
(二)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榜樣,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
從初中生自身的角度來講,雖然他們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但是依然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很多時候,模范的力量和榜樣的力量往往能夠使學生受到激勵。對此,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就要主動提升自身的修養,努力成為自己的榜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在班級中營造向上的風氣。教師在進行榜樣塑造的過程中,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例如,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名人事跡,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人優秀的品質,通過講故事或是播放視頻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從榜樣的經歷中受到激勵,進而主動學習榜樣的高尚品質。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在班級范圍內為學生樹立榜樣,通過挖掘身邊同學的長處,鼓勵學生向榜樣學習,在此基礎上,不僅能使榜樣自身受到激勵,也能夠使班級的其他學生受到激勵,如此,班級的風氣也能得到有效的進化,進而確保班級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展開。
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的時候,所選擇的榜樣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例如,班級中有學生學習成績較好,教師就要鼓勵班級的其他同學向這部分學生學習,學習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高效的學習方法,進而在班級范圍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班級中的學生勞動表現十分突出,教師就需要積極地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表揚,鼓勵班級的其他同學學習這部分學生的奉獻精神。有學生具備文藝特長,教師也需要鼓勵班級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促使班級的其他同學也能像他們一樣努力發展自己的特長與愛好,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為班級爭光。通過在班級中樹立榜樣,進而起到以點帶面的教育效果,使班級中的少數人能夠影響多數人,實現班級學生的共同進步。
但是,教師在班級內部樹立榜樣的時候不能單純以學習成績為標準,還要用更加開闊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挖掘學生身上的良好品質以及突出能力,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激勵下不斷上進,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真正實現全面發展。
(三)教師要創新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上進
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使激勵機制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創新評價方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學生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表現較好的地方,教師一方面要及時進行表揚,另一方面要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即使是學生微小的進步教師也需要進行表揚,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成長的內驅力能夠得到充分激發,進而激勵學生上進。而對于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偏差行為,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但是,對學生的批評要注意方法,簡單粗暴的批評方式往往會使學生的自尊受到傷害。教師要從客觀的角度出發與學生交流,委婉地指出學生的錯誤,使改正錯誤能夠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成長需要,在此基礎上,有效促進學生上進。
教師在班級中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采用成長評價袋的方式,對學生的成長情況以及學習情況進行記錄,但是,評價的內容不僅要保證客觀,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證科學。不僅限于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納入評價的范圍之內,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傳統的教師評價基礎之上,還需要引入家長評價以及生生評價的方式,通過相互間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能得到有效增強,而家長評價的方式則能夠使親子關系得到有效拉近,深化家長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了解。
教師在班級中對學生進行激勵的時候,要加大對評價問題的重視程度,保證客觀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使激勵的作用能夠真正得到全面發揮,實現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與此同時,還能有效激活學生成長的內驅力,但是,如何使激勵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還需要初中班主任在工作的過程中加強探索。
參考文獻:
[1]劉育紅.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217.
[2]員國琪.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0(11):165-166.
[3]邵復成.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52.
[4]鐘影.淺議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效應[J].成才之路,2010(3):16-17.
[5]王虎盛.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S2):494-495.
作者簡介:
孫建春,王光林,山東省濰坊市,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