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衛
摘要:本文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組織內部預算管理所存在的缺陷或者問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改良措施或者建議,以求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人員提供具有借鑒價值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探析
引言
在預算法的引導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內容更加有法可依,為實現科學化高效能的預算管理創造了契機。與此同時,不可否認的是,預算管理的計劃與執行具有全面性、全過程性以及全方位性,進而為行政事業單位有序且高效地開展經營管理工作創造了有力的基礎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有助于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戰略目標的實現。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缺陷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意識不足。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存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組織內部的預算管理整體意識并不強,各個部門以及相關的專業人才對于組織內部的全面預算管理認識不全面、不到位,只是將預算管理工作內容作為專屬于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與任務。這就使得在單位內部執行預算計劃實施預算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其他各個部門無法與財務管理部門的專業人才形成協同配合。同時,由于編制不足這一問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針對預算管理的組織結構并不完善,進而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是由原有的財務專業人才兼職負責并完成,但這背后潛在的問題是財務人員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的知識儲備或者是缺乏專業性。此外,由于財務專人才工作量較大,其可能無法更為有效地兼顧預算管理工作,最終導致組織內部的全面預算管理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其次,預算管理的基礎保障工作往往是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管理過程中相對忽視的一個環節,但又是預算管理的奠基性工作。預算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涉及財務資源的收支,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收入管理與支出管理是預算管理有效執行的基礎保障工作。同時,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需要對組織內部的數據進行廣泛且精準地收集,因此,組織內部技術數據庫的有效性能夠為預算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預算執行不到位,超預算情況嚴重??傮w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精細化管理的思維模式與認知并不完善。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各個部門往往不能夠綜合實際的業務情況與上級對下級所下達的預算指標進行有效的結合與細化分解,從而導致部門的預算支出存在審核不嚴或者是較為隨意的現象,進一步使得某些項目的部分支出存在超出預算的情況。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于預算超支的責任追究體制的執行并不嚴苛,在預算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實時動態的針對項目預算具體的詳細情況進行精準記錄,進而導致難以對預算計劃的執行進行有效控制,繼而阻礙了預算管理效能的發揮。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改良措施
(一)強化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與理念
考慮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所存在的全面預算管理意識不足的問題,相關的管理人員以及部門工作人員應當在組織內部積極強化預算管理的理念,并科學性地拓展預算管理的內容與范圍,力求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經營過程中所有與經濟業務相關的工作流程與人員都納入預算管理控制的范圍內。具體管理的對象涉及國家層面預算撥付的資金、經營收入的資金,以及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的資金收入與支出途徑,進而借助預算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經營業務進行科學的指導和有效的控制,最終保證管理控制的效能。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致力于進步改善組織內部的預算管理組織結構,并專門設置相應的預算管理崗位,確定相匹配的權利責任。在此基礎上,行政事業單位要對預算管理人才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以求不斷地提升其在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綜合管理水平,進一步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效果。
(二)打好預算管理的工作基礎與保障
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執行需要有良好的基礎工作與保障工作,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保障工作。
第一,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遵守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對組織內部的收入和支出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其中,在收入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非稅收入的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在進行非稅收入管理的過程中,應當以組織的收入預算為指導,通過對比預算收入數據與實際收入數據之間的差異,對非稅收入的收繳變化有所掌握,并能夠實時動態地匯繳和梳理銀行賬戶的相關數據,以求有效避免出現非稅收入掛賬的不良現象,進而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輸入數據的精準性。同時,在支出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致力于改善預算支出的工作流程與環節,并制定相對科學的費用支出標準,同時對流程的授權與審批進行嚴格的管控,以及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各個部門費用報銷的監管。此外,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相對額度較大的預算費用的支出,要進行信息對稱性的財務數據公開,力求在提升經費支出信息透明度的基礎上增強組織外部的監督與管理,進而從側面進一步強化預算管理控制的效果。
第二,為有效地編制組織內部的預算計劃,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在此之前建立數字化的預算管理基礎數據庫,對預算管理相關的數據進行全面收集,與此同時,基于原有的數據增添動態性指標。具體來講,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結合當期的區域性財政經濟規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業務規劃以及相關部門內部崗位或職能的變化情況,對動態指標數據進行綜合性的計算。同時,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當期實際的財務情況,在保證經費支出的基礎上,確定各個項目的經費支出計劃。
第三,行政事業單位應該致力于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內容。具體來講,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將固定資產的管理與預算管理進行有效的協同,在固定資產采購的過程中要按照固定資產配置的標準科學制定資產的預算。而且,在此之前,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固定資產進行徹底的盤點與清查,以求實現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實物的一致性。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利用卡片這一工具,對固定資產進行有序編號,同時依托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卡片的信息以及固定資產的配置情況進行動態輸入與更新,以求能夠為組織內部固定資產預算計劃的編制提供實施精準的數據支持。
(三)科學制定預算并實施動態監管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致力于改善現有的預算管理體制,并在進行科學有效的預算編制的基礎上嚴格按照預算計劃進行有效的實施,同時對預算執行的情況實施動態的監督與管理,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在預算計劃編制的過程中實現科學性、規范性與有效性?!皟缮蟽上?上下結合”這一編制工作的科學程序可以成為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預算計劃編制的程序依據,并且能夠自此基礎上有效的安排與配置預算編制的時長。在“一上一下”階段,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全面性地收集與預算計劃編制有關的基礎性的數據。這就需要組織內部各個業務部門充分結合現有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編制細分的預算預計劃。為保障前期數據調研、分析與論證的廣度與深度,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對預算計劃編制的周期加以適當性的延長。接下來,在“二上二下”這一階段,財務管理部門對于組織內部的各個部門所提交的預算與計劃進行審閱與反饋,并與各個部門現有不合理的預算支出結構進行改良。在此基礎上,通過壓縮價值低的一般性預算支出項目的預算,將組織內部的財務資源配置到相對更有價值的項目中,最終提升組織內部財務預算支出的綜合效能。同時,為了保證預算計劃與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的匹配性與協同性,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應該在科學預算編制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項業務支出和預算項目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滾動預算、彈性預算或固定計算等編制的方法進行編制,以保障預算計劃編制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同時有效縮小后期組織內部預算執行的偏差。
第二,在進行科學編制預算計劃的基礎上,如何保障預算計劃執行的有效性,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的環節。具體來講,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周期性的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會議對各個預算項目具體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考察。同時,針對所存在的偏差制定相契合的預算糾偏的修正方案,以求進一步保障預算管理的預期目標。相對嚴格的費用支出的標準、預算支出授權審批的嚴格控制以及組織內部各個部門費用報銷程序的有效性,都是有力推進預算計劃執行的有效方式。其中,對于各項預算經費,需要明確支出的明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杜絕預算外支出或事超預算的不良行為。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在確保組織內部監督管理獨立性的前提下,要有針對性地對預算的支出行為進行實時動態的審計以及對特殊的預算項目進行專項的審計,進而形成動態性的預算執行監督管理機制,最終保障預算計劃的有效落實。當然,在進行預算管理控制的過程中,嚴格性的控制和一般性的控制這兩個標準,應該針對不同的類型的項目進行分門別類的管控。其中,針對組織內部崗位工資、項目專項資金這一類的預算項目進行較為嚴格的剛性的管理控制;而對于組織內部會議費用、辦公費用等控制項目進行一般性的柔性的監督與控制,即允許其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預算的調整,以求不會打擊組織內部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主動性。而針對預算支出偏差較大的情況,應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相應的懲戒,具體的手段可以通過削減或者是直接取消其下一年度的預算項目或者是預算支出的額度這一方式,倒逼相關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控制的思維與意識的提升與強化。
第三,預算管理目標能否有效地實現,還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管理進行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具體來講,在行政事業單位組織內部,工作人員可以按照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規定,并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構建相對科學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以求能夠通過對預算的績效性考核保證實現前預算管理的高效性。行政事業單位在考慮自身實際業務開展情況的基礎上,構建相對全面的預算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并針對組織的戰略目標對各項指標設計相對合理的權重。值得注意的是,指標的設計不僅僅將財務相關的內容納入績效考量的范圍,而且要針對組織內部員工對預算管理執行的有效性進行指標設計。在此基礎上,在預算計劃執行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預算績效進行精準評估,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尤其是針對出現與預算計劃偏差較大的情況,要進行及時糾偏,以求最終保證預算目標的達成。
結語
總之,行政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內部預算管理所存在的缺陷,針對單位的實際情況,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改良措施,通過強化預算管理意識;打好預算管理工作基礎,才能在科學有效的預算編制的基礎上,嚴格執行預算計劃,保證預算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相力.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踐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20(05):15–16.
[2]王娟.績效評價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20(05):40–41.
[3]楊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29):56–57.
[4]孫麗華.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與預算管理有效性探析[J].財會學習,2019(20):88.
[5]王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預算績效管理問題[J].財會學習,2019(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