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利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已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對于扶貧戰略相關的融資問題,社會各界也要進行高度關注。自農村產權制度革新之后,農民也可向銀行進行抵押貸款,這也使得銀行金融會計風險的形態變得多樣化。在新時期背景下,要想促進銀行的進步、要想推動我國金融的發展,針對銀行金融會計風險就必須進行有效的防范?;诖耍疚膰@新時期銀行金融會計風險防范措施的構建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銀行金融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引言
在新時期中,我國銀行在開展金融會計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風險,這些風險之所以會形成,除了金融與實體經濟進行能量轉換造成的之外,還會受到金融系統的風險管理及控制工作影響。所以針對銀行金融會計風險,銀行需要從外部以及內部兩方面對其進行防范和規制。新時期衍生了很多新的實體經濟事物,就如我國扶貧戰略落實后,農村的產權制度也進行了革新,這使得農民可以向銀行進行抵押,而金融會計風險的形態也趨于多樣化。借助抵押貸款,農民可以獲得相應的資金,再將資金投入到農業生產或者自主創業中,對于自然因素,他們也無須直面其對產業項目產生的影響。
一、新時期銀行出現金融會計風險的影響分析
金融會計風險不論是在銀行的何種類型業務中都一直存在,在日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一旦銀行出現了金融會計風險,會對銀行的資金帶來很大的威脅,甚至還會導致銀行出現支付危機,對于銀行的信譽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造成金融機構的倒閉。金融風暴在亞洲的某些國家曾出現過,受此影響很多國家的貨幣也進行了大幅度貶值,股市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嚴重時會導致資金無法正常流動。對于會計工作而言,它在金融業務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的獨特性,該工作可以在金融風險中發揮極大的作用,對于新時期下銀行的健康、穩定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影響。
二、新時期銀行金融會計風險的表現方式
(一)受傳統工作的影響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他們在開展抵押貸款工作的過程中,都是面向工商企業等進行服務的,這類企業法人不但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同時也有產權完全封閉的抵押標的。不過自農村的林、農地確權之后,農民的抵押標的物并不是完全產權的,而銀行在對農民的抵押標的物進行處置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大的法律風險。不僅如此,銀行的會計人員也會受到傳統工作形式的影響,對于新的問題及形勢他們也沒有進行合理調研,這在很大程度上也給為銀行帶來一定的金融會計風險。
(二)受自然因素的影響
在扶貧戰略背景下,農村的實體經濟項目有很多形態,如合作社運營或者電商創業等。針對這些項目,它們極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會給銀行帶來金融會計風險。由于項目具有特殊的生長周期,再加上農業存在弱質性,這些因素都會為銀行的放貸資金帶來極大的回籠壓力。
(三)受外部因素的影響
雖然在我國宏觀經濟背景下,很多銀行都實行了緊縮銀根的策略,不過為了落實國家的扶貧戰略,農商行等銀行還會受到政府因素的影響,正因如此,這些銀行在開展金融工作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受非一元目標的影響,銀行在開展金融會計工作的過程中,因為有政府的擔保,所以對于資金的風險并沒有進行大力的考察,而銀行一旦出現了金融會計風險,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他們需要進行自己消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為銀行自身形成極為嚴重的風險類型。
(四)受監管模式的影響
在我國很多的商業銀行中,他們采用的金融監管模式并不健全,正因如此,銀行也無法將金融會計風險降到一定的范圍內。目前針對各銀行,當地政府也采取措施進行了保護,這也使得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政策優勢,但由于其自身采用的內控措施不夠完善,也使得制定的機制較為落后,更甚者還有會計信息失真的不良問題出現。
(五)受市場競爭的影響
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其環境還不夠完善,不僅競爭的環境較為惡劣,而且市場也不具備健全的約束機制。在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快速增長,這也使得金融企業的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違規經營的問題。舉例說明,有些金融機構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并沒有遵守市場的相關規則,在日常工作和運營的過程中,采用了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不僅如此,在金融市場中還出現了很多不正規的金融機構,出現了很多非法的活動,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了金融產業在我國的健康、穩定的發展,對于現代社會的建設和進步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三、風險的目標定位
(一)將會計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進行有效提高
針對銀行出現的金融會計風險,借助大數據分析可以將其以概率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于風險雖然可以進行防范,但并不等同于消除。針對此,對于銀行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目標,可將其定位到對會計人員風險識別能力的提高上面。在新時期背景下,對于會計人員銀行也需要進行嚴格的要求。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對風險出現的情況進行全面掌握,同時也要豐富自身識別風險的知識和能力。不僅如此,識別以及防范風險的協作能力也是他們必須要具備的,只有這樣,銀行的金融會計風險才能得到規避,而在新時期出現的諸多實體經濟類型也應作為銀行會計人員構建風險識別能力的重要載體[1]。
(二)對調研模式進行合理創新和優化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已迎來了“互聯網+”新時代,在此背景下銀行的會計人員都是利用信息平臺對金融相關的憑證以及數據進行收取,雖然此工作形式可以將內控率進行有效的提升,但其中也容易出現相應的問題,比如信息不全面等。以農民為例,如果會計人員只是借助信息平臺對貸款項目進行審核,是無法將農民的抵押貸款需求進行滿足的,所以針對銀行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目標,也需對此類調研的工作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
(三)合理進行放貸審核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融資農民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在開展放貸審核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銀行只是借助已有的貸款審核標準進行放貸審核,那么對于農業相關項目的資金循環特性將無法進行滿足,久而久之,對于銀行開展的金融會計工作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所以針對放貸審核工作,銀行也需合理開展。
四、新時期銀行金融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一)根據目標定位以及經濟的發展形態將風險識別能力進行全面的提高
在開展銀行金融工作的過程中,對于新時期背景下實體經濟的發展形態及趨勢,銀行需要進行高度關注,同時對于對金融會計的風險識別能力也要進行全面的提高。針對城市的經濟而言,銀行會受到改革的影響進而出現企業融資的風險。至于農村的經濟,也會受到合作社以及自主創業項目的影響從而出現金融會計風險。目前,針對農村經濟的金融風險,很多銀行還無法進行全面的識別,再加上農村產權制度的革新和落實,也使得銀行無法對金融會計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規避。所以當務之急,銀行不論是在機制的制定上,還是工作的實踐等方面,都需將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進行全面的提高,只有這樣,對于新時期金融會計存在的風險,才能進行有效防范[2]。
(二)對銀行的會計人員加大培訓的力度
對于銀行的金融會計工作而言,會計人員在其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實現對金融會計風險的有效防范,銀行也需對會計人員進行大力培訓,以此將他們的能力及素質進行提高。在此過程中,銀行需要通過多途徑定期為會計人員開展培訓活動,對他們的工作意識以及風險防范意識也要進行培養。不僅如此,銀行還要幫助會計人員構建學習系統,這樣對于工作出現的新問題他們也能自行解決和消化。此外,對于崗位職能銀行也要進行優化,這樣會計人員便可對實體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從而為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三)借助線上及線下將調研的質量進行全面提高
在農村經濟領域中包含了合作社以及自主創業項目,這些項目都是以農業生產和銷售為主的,所以針對項目的落實情況,銀行也要在線下進行全面核實、調研,同時還要邀請專業機構提供相應的咨詢報告。因為響應國家的扶貧戰略,銀行的放貸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針對農業項目經濟回報方面進行的評價便可淡化,至于對農業項目可行性進行的分析則需加強。此外,在線上銀行也可對這些項目的財務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和監督管控,同時也要幫助項目團隊對資金進行合理配置。通過這種方法,銀行的金融會計風險出現的概率也會得到大幅度降低。
(四)對放貸標準進行合理構建從而對資金進行監管
對于放貸標準,銀行也要進行彈性構建,即結合生產及農業項目的生長周期,進而對放貸周期進行合理確定。舉例說明,針對農村的生豬養殖業,銀行在對放貸周期進行確定的過程中需要對生豬的入欄及出欄周期進行考慮,只有這樣,銀行的放貸資金才能最大限度地回籠。不僅如此,對于放貸資金存在的錯配問題也要進行避免,該問題常常會在政策性融資方面出現。所以銀行也要對信用評級機制進行采用,這樣借款人也可對放貸資金進行合理使用。此外,當下銀行放貸還有擔保公司的問題存在,對于信貸員工而言,放貸數額是他們工作考核的主要標準,這也使得員工與擔保公司極容易出現合謀的現象。所以針對員工進行的考核,需要將這一標準取消,這樣員工的行為可以得到規范,對于他們自身的職責也能合理行使[3]。
(五)對風險預警機制進行合理構建
在新時期背景下,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開展,各種金融會計風險也隨之出現,針對此,銀行需要采用先進技術對高效的會計風險預警系統進行開發,對于機制也要進行構建,這樣會計人員在錄入核算數據的過程中,會計風險預警系統也可對其存在的風險進行實時跟蹤及分析,如果風險指標高過系統的警戒值,那么便會通過報警從而將相關信息直接傳達到銀行的管理部門,針對金融會計風險情況也能進行全面的動態監控,進而也有利于銀行對金融會計風險進行的防范及控制。除此之外,銀行也要將會計監督檢查機制進行優化和改進,借助先進的技術以及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可以將銀行金融會計的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進行提高。至于問責以及責任追究機制,銀行也要合理采用,通過對各機制進行整改,也能對會計人員的工作和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背景下,銀行金融會計存在著很多類型的風險,對于此,銀行需要對風險的表現形式進行掌握,同時也要對風險的防范目標進行定位。不僅如此,銀行要想進行穩定、健康的發展、要想帶動國家金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金融會計存在的風險就要進行合理防范。在這一過程中,銀行可以將風險的識別能力進行提高,對于會計人員也可進行大力的培訓,同時也可通過線上及線下的形式對調研工作進行合理開展,最后也需對放貸標準進行彈性構建。
參考文獻
[1]高波.新時期銀行金融會計風險防范措施構建[J].中國經貿,2018(19):239–240.
[2]趙春宇.新時期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路徑[J].現代審計與會計,2018(02):48–49.
[3]黃金嵐.新型金融環境下金融會計風險成因與防范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7(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