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教育中,很多的老師在對于一個幼兒做出評價時,往往不能很好的顧及幼兒的自尊心,給予一些不恰當的評價,直接或間接地對幼兒造成一定的傷害,尤其是幼兒時期,孩子的心理往往非常的脆弱,老師在對幼兒做出言語評價時必須得酌情考慮,顧及孩子的想法。文章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來歸納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言語評價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簡要的分析造成教師言語評價行為問題的原因。
關鍵詞:幼兒園集體教學;言語評價行為;問題;原因
一、 引言
針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評價行為,我們要嚴格要求,不做出違背幼兒健康成長發育的口頭行為,對于教學中對幼兒的言語評價我們要顧及幼兒們的想法,文章通過具體案例來對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的言語評價行為來進行分析。
二、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言語評價行為常見的問題
文章的“教師言語評價行為”是指在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情境中,教師使用口頭言語對幼兒的行為和表現做出的價值評判。
(一)重結果不重過程
目前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往往只注重幼兒學習的結果,而忽視了幼兒的認知過程,對于一個表現不好的幼兒也許他是真的通過自己努力,只是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老師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幼兒教育工作者對于表現很好的幼兒往往是止不住的擁抱與親吻來表揚這些孩子,而對于那些表現很差的孩子往往都是嚴厲的批評,然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壞孩子”,或許他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你對他的注意。然而如果老師恰恰沒有經過兒童心理學的系統學習,可能只會簡單粗暴地對這類孩子的行為進行打擊。這無疑已經傷害到了孩子的內心。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巧妙地運用教育機制,使孩子們在認知和心理上都有所獲得。
(二)存在一定的形式化
現在很多的老師在對于孩子的教學評價時往往都是“真棒”“很好”“有進步”等這些固層不變的口語評價,運用于任何場合,剛開始可能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更加努力,但是久而久之反而會使孩子對這些評價產生免疫力,起不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對于評價形式的改變也是很重要的,例如我們可以采取對那些表現良好的孩子佩戴小紅花、獎勵五角星的方式來進行表揚,往往都能取得不小的效果。
(三)含有較多消極情感
老師對于幼兒評價中的一些消極評價往往會對幼兒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創傷。比如在一次老鷹抓小雞的游戲過程中,老師要一個幼兒扮演一只老鷹的角色,這個幼兒抓了半天一個人都沒有抓到,老師不僅沒有給予鼓勵,相反的一直在旁邊說這個幼兒很差勁,一直笑個不停,這樣會讓那個孩子更加緊張,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流露出的消極的情感,會使孩子產生自卑、膽怯的心理特征,這對于幼兒的教學是非常的不可取的。
(四)具有一定的控制性
老師在進行評價時的語言帶有很強的控制性,認為老師的地位應該幼兒高,幼兒應該完全服從老師的命令。在一次老師組織的畫畫課上,有個幼兒按照和老師教的不一樣的方法來進行繪畫,老師看見了不僅不對這個孩子的創造力給予肯定,反而很生氣的要求這個孩子立馬換成他教的方法進行繪圖,案例中,老師處于一種至高無上的態度,要求孩子必須服從他的命令,不允許孩子用他教的之外的其他方法,這樣會導致,孩子在今后的教學中唯唯諾諾,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反而限制了孩子們的創造力。
三、 造成教師言語評價行為問題的原因
(一)教師因素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心理負擔重。老師在教學過程的壓力是很大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上一節課的背后,往往是換了一次又一次的備課方案,還得應付學校的檢查和生活中的一些事,這些無形中都會增加老師的壓力;二是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部分幼兒教師的學歷都不是很高,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就算是在備課時,也大部分都是效仿其他老師的備課方案,沒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所以在對于孩子的教學評價時就會顯得很古板;三是教師的性格特點。每個老師的性格特點都是不一樣的,這樣也就會導致老師的教學方法及語言評價方面的不盡相同,也許有的老師對于一件明明表現不錯的事,仍然在那里指手畫腳,不能如他的意,而有的老師容易得到滿足,就會導致在對于孩子評價時有著不一樣語言評價。在幼兒教學中,性格溫和的老師往往都能得到孩子的喜愛,孩子也容易向他們吐露自己的心聲,這樣在教學過程中的挑戰就會相對的簡單一點。
(二)幼兒因素
幼兒由于年齡小,往往不能很好的調節自己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很容易激發他們的消極情緒,傷害他們的幼小心靈,導致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這對于教學評價工作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四、 總結
教師的言語評價行為能夠很大程度上的決定幼兒的成長發育,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特別的注意這些言語上的評價,否則如果對一個孩子的心理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樣的后果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有很大影響的。
參考文獻:
[1]王堅紅.學前教育評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楊海燕.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言語評價行為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大學,2007.
作者簡介:
顏月洋,山東省濱州市,黛溪街道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