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文
摘 ?要:把情感結合到小學語文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學生養成必要的文學素養,培養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情感剖析方法,這對以后的學習都是很有必要的。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注意整體的教育教學方法,讓整個課堂變得氣氛高漲且有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完成新課改后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1小學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情感教育都需要教師去引導,畢竟是小學生,自主性學習效率不高,需要教師去盡力帶動,讓學生有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體現在幾個方面。
1.1情感教育與新課程改革后的理念相符合
情感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方式不一樣,教師不僅僅是將生詞生字作為重點教育學生,也不僅僅是讓學生只掌握表層的知識。情感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教師應該把握全局,調動課堂氣氛,實現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要求。
1.2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小學生的情感特點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情感是比較難把控的,這樣也可以督促教師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整改,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學成果。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慢慢地會掌握更多情感,而且是有依據的情感。這樣的課堂上氛圍也很活躍,學習效率也必定高漲,語文課堂最忌諱枯燥乏味,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避之不及。有些習慣一旦小學養成,那么就將伴隨一生,可見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3情感教育可以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
課堂最重要的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教師和學生要彼此信任,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輔助力量。課堂教學正是學生與教師情感交流的時候,情感交流不是表層的交流,因此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讓學生重視情感,這不僅僅是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所以情感教育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2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2.1通過課本深層次的理解去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情感就是在接觸外來事物的時候,自身所形成的一種感受,而在一種特定的場合里情感往往更容易出現。所以教師可以設立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行去感知由情境觸發的情感。大家相互產生情感共鳴,最后再一起交流,就算有什么出入,大家也能彼此一起交流差距。因此,教師應該優化課堂上的情境設立,為學生打造出來一個良好的氛圍。例如,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中《小獅子艾爾莎》里,小獅子才剛剛出生兩天,它的媽媽就死了。這里應該是一種悲傷的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或者是用演繹的方式來體會。教師應該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行去體會小獅子艾爾莎的可憐,這時學生的感情共鳴就是悲傷。五個月以后,小獅子艾爾莎長大了,還很強壯。有的學生會認為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那么他們自己也會非常輕快。到后來小獅子為了保護“我”,去和非常兇的犀牛作斗爭,最后趕走了犀牛。這時候,從剛開始搏斗的擔心小獅子和到最后的為小獅子感到驕傲,都是情感的體現。
2.2結合課文內容,找出適合情感教學的方法
寫景類文章,作者除了描寫景物,還會有抒發自己情感在里面的句子。有的文章里比較明顯,有的文章里比較隱晦,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那么這種類型的文章自然而然需要學生去挖掘作者的感情,或者從一些比喻句子里可以發現作者將景物比作了什么,為什么要比成這個呢,沒有什么是無緣無故的。剖析完了作者的情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也去試一試描繪一下景物,用一些修辭手法,傾注自己的情感在里面。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剖析作者的情感,也學會了自己的景物描寫和感情傾注。
2.3利用各種硬件軟件設施幫助學生形成更貼切的認知
我國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多媒體教學已經深入到課堂,成為教師最有利的幫手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進行知識普及,有助于學生在掌握文章所述事件的大背景下更貼切地對文章情感進行把控,也有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發散思維。寫人記事類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配音,多媒體配音軟件也是一個很好用的小幫手。這樣的課堂是多樣化的,這樣的課堂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這樣的課堂一定是讓學生念念不忘的,反觀以往枯燥而又單一的語文課堂,這樣的多媒體教學課堂怎么會讓學生厭煩呢?比如,小學語文課本中《富饒的西沙群島》,一定有很多學生沒去過西沙群島,甚至沒有聽說過西沙群島,那么教師僅僅是依照課本說西沙群島很富饒,學生是無法感知全面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讓學生了解一下西沙群島,先有一個自己的感知,再去讀課文感受文章的魅力。
2.4多學習古詩詞,探索深層次情感
古詩詞是最需要探索情感的,而且學生需要先大致翻譯成白話文,才能去剖析。因此古詩詞是很鍛煉人的,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探索,自己去感受那個過程,教師也還是需要去引導一下,這樣學生才能順利地去理解古詩詞的含義。例如,李白的《靜夜思》一詩中,大致看看,并沒有什么很華麗的詞匯,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的描寫也沒有,只是很平和地敘述了出來,翻譯為白話文是很簡單的,但是學生觸及不到深層的感情,那么朗讀就起了作用,一遍一遍地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那么自然而然就有了情感共鳴。教師再引導一下學生去進行手法上的剖析,然后學生就更能理解作者的心境,學生也可以有自己的情感輸出。
3結束語
我們通過語文懂得了中國漢語的魅力,學會說話的技巧,體會言語的情感。在小學時期基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礎才能讓之后的學習更加順利。小學語文教育中也會有情感因素在里面,教師要引領小學生逐漸去感受,培養小學生對情感的感知感受能力,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
[2]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中旬,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