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琪
摘? 要:信息技術的成熟,催生出來了微課。由于微課與學生的認知規律比較符合,因此受到了充分重視和廣泛應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難以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為提升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教師也需要深入研究微課特點,將其科學應用于課程教學當中,以此來優化課程教學效果,提升人才培育質量。
關鍵詞:中職? 機械基礎? 微課?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a)-0145-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urs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Basic Cour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EI Yuqi
(Wuwei Minqi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Wuwei, Gansu Province, 733399 China)
Abstract: The matur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iven birth to micro course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icro clas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gnitive law of students, it has been fully valued and widely us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o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chanical basic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also ne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courses and apply them to the course teaching scientifically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echanical foundation; Micro course; Applied research
中職機械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為《機械基礎》,其理論性、實踐性較強。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時間因素會嚴重限制到教學質量的提升。且大部分中職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自主性與積極性,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基于此種情況,則可以將微課應用過來,以此來打破時空因素的限制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教學成效。
1? 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現階段,教師講授是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主要教學模式,效率比較低,難以培養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幫助學生對機械基礎理論知識深入掌握,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院校將一系列教學模式引入了進來,包括合作學習、案例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模式雖具備一定優勢,但教師為主的現象沒有徹底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一旦疏漏了某一個知識點,將難以順利開展后續的學習活動。且大部分中職學生不具備良好的約束力與專注力,影響到學習效果的提升。此外,中職學生具有差異化的基礎水平,傳統教學模式下分層教學需求難以滿足,導致部分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課堂知識點。因此,亟須進一步改革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模式。
2? 微課及其優勢分析
2.1 微課概述
具體來講,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的形式深入講解某一個知識點,其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微課具有較短的時間,通常在10min以內,用以講解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這樣學生的時間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顯著提升學習效率。中職機械基礎課程的部分知識點抽象性較強,理解難度較大。而通過微課的應用,教師能夠分解、細化各個知識點,以微任務的形式引導學生去學習、思考各個碎片化知識。此外,在多媒體設備的支持下,學生即可隨時隨地學習微課內容。學生結合個人情況,能夠重復播放部分知識點,這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能夠充分滿足。
2.2 微課的應用優勢
首先,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調動。大部分中職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容易虛度課堂時光,出現一些玩手機等不良行為。且中職學生的升學壓力較小,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難以高效投入學習活動當中。而微課的應用,則可以增強教學的生動性,以視頻、圖片、音頻等形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給予適時指導,學生即可對知識點充分了解與掌握,這樣學生的學習自信以及學習興趣將會得到顯著增強。
其次,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微課的設計質量,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則負責微課的設計,為提升微課設計質量,教師就需要對教材、資源等深入挖掘與整理,這樣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提升。
3? 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3.1 內容設計
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涵蓋了較多的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實踐性。這樣不能把每一個知識點都制作成微課,否則將會浪費教師的時間與精力,且教學質量也得不到保證。因此,教師就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將其中的重難點挑選出來,以此來設計微課內容。
3.2 教學設計
結合教學重難點,教師提前設計微課視頻。課前,通過網絡手段向學生發放完成制作的微課視頻,學生對這些微課資源進行觀看,對相應的知識內容有充分的了解。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預習過程中的難點與困難,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借助于班級微信群、教學網絡平臺等載體,增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拓展與延伸該章節的知識,這樣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3.3 教學實施
以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的齒輪知識一章節為例,為了幫助學生們充分掌握齒輪知識的內容,教師首先分解教學任務。以微課的形式呈現齒輪轉動、變速運動等過程,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微課視頻,對齒輪理論知識、軸向與徑向固定方式等有一定在認識。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齒輪的類型、運動特點等進行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內化吸收知識。
3.3.1 課前環節
該節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對齒輪傳動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方法等熟練掌握,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要求進行明確。課前一周時間段內,教師將齒輪知識學習任務微課發布于校內課程網站或者微信群中,班級學生借助于終端設備,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查看,對齒輪傳動知識微課仔細觀看。通過微課資源的學習,能夠對軸向固定、徑向固定方法等熟練掌握。之后,將課前自測題認真完成,向教師及時提交。
3.3.2 課中環節
結合學生情況,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數量保持在5個左右。每個小組對任務內容輪流展示,互相評價。教師依據學生遇到的問題以及教學目標要求,針對性講解課程的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對齒輪的類型等知識互相討論與交流。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以便及時點撥、解答和輔導各種難點問題,幫助學生將齒輪運動特點揭示出來。教師要將因材施教、重點施教等原則貫徹下去,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對齒輪知識深入掌握,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3.3.3 課后總結
教師要對教學成效及時總結,進而對教學實施步驟、微課內容與形式等合理優化與完善,以便促使微課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認知能力不夠充分,獲取到的經驗、知識比較片面。因此,教師要借助于微課視頻等形式,對該章節的內容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系統性建構知識。也可以設計一些拓展性微課視頻,以便滿足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
3.4 教學考核
閉卷考試模式比較的片面,難以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基于此種情況,教師要改革教學考核模式,綜合運用日常考核、期末考核等形式。在日常考核實踐中,主要對學生網上學習狀況、作業提交情況等進行評價,以便對學生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
3.5 教學效果
通過微課的應用,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且操作實踐內容以視頻等形式動態呈現出來,學生結合微課視頻,自主操作與實踐,也能夠顯著提升其動手能力。
3.6 教學反思
首先,要精細化制作微課資源。中職生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且比較厭煩那些冗長復雜的知識。因此,教師設計微課內容時,就需要將深入淺出的原則落實下去,保證與學生的認知特點所符合。且微課要具備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采用幽默生動的講解語言,以便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過來。
其次,要合理選題。微課并不能完全替代現有的教學模式,也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知識教學當中。因此,教師要做好選題工作,將典型知識點、難點問題等作為微課制作主題,以此來保證微課的應用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的應用,能夠有效優化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效果,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要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與課程教學要求,巧妙設計與應用微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袁倩.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的微課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4(10):123-125.
[2] 周維桂.微課在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8,7(12):55-56.
[3] 付正根.機械基礎課程中微課制作方法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8,9(11):99-101.
[4] 譚修炳.微課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44-145.
[5] 梁耀.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中職慕課開發與實踐—以機械基礎課程為例[J].職業教育,2019,18(10):75-77.
[6] 魏德才,王榮珍.中職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群建設教育路徑探索—以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J].南方農機,2019,50(19):182-183.
[7] 方慶美.校企合作下中職機械類專業基礎課程改革[D].貴州師范大學,2019.
[8] 朱洪杉.中職學校《機械基礎》課程開發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8.
[9] 何依文.定項目強實操重探究促內化—以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鉸鏈四桿機構教學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