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華
【摘 ?要】麻醉恢復室是指手術結束后繼續觀察患者病情、預防麻醉后期并發癥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最容易發生危險的時期。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手術后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然后重點探討如何解決護理風險,以望提高麻醉恢復室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術;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16-01
一直以來,手術后麻醉恢復室的護理質量是醫院關注的熱點話題,患者手術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麻醉恢復時間。由于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麻醉藥物,麻醉或多或少對患者身體有一定損害,若麻醉劑量過多對中樞系統有嚴重影響,若麻醉劑量過少,并不能完全使患者麻醉,這就對麻醉劑量提出了較高要求。手術完成后,麻醉恢復室的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身體健康。因此,分析麻醉恢復室的護理風險并提出解決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1、手術后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
1.1設備因素
從當前來看,麻醉恢復室的設備存在一定安全問題:病情復雜且發展較快,搶救物品設備不全;未及時補充急救藥品、器械;不能及時清理管道及設備、不及時檢查維修,尤其停水、停電及停氧氣等情況時,未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從而耽誤最佳搶救時機,使得麻醉室護理存在較高風險。
1.2管理因素
麻醉恢復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多由臨時護理人員看護患者,并非專業護理人員。未明確寫清患者觀察時間、預留時間、相關人員配備等。患者、家屬及護理人員并不清楚麻醉恢復室流程,所以影響護理人員工作執行度,往往根據以往經驗來判斷,使得護理工作存在一定風險[1]。醫院領導及護理人員在思想上不重視麻醉恢復室的工作,使得醫護人員消毒隔離觀念較淡薄,多數地方的衛生情況未達到標準,可能發生交叉感染。此外,未將麻醉恢復室的考核標準納入到醫院考核中,使得麻醉恢復室的護理人員并不能準確掌握患者情況、設備情況,影響護理工作有效開展。
1.3護理人員因素
首先,麻醉恢復室護理人員工作意識淡薄,并未較好掌握相關法律知識,也不重視麻醉恢復室的工作。在觀察手術后患者時,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話語不嚴謹,甚至出現錯別字、涂改等現象,護理文件保管不當,影響后期工作查詢[2]。其次,麻醉恢復室護理人員業務素質較低,不能全面及準確評估患者手術情況、術后感受反應及整體狀態等。如:患者術后身體冰涼,應做好保暖工作;同時患者術后情緒波動較大,加上意識模糊、躁動等,若不規范使用約束帶,往往損壞患者皮膚。最后,麻醉恢復室護理人員與患者缺乏有效溝通交流。多數護理人員認為麻醉恢復室的患者是臨時入住的,實施暫時性照顧,未認真對待此項護理工作。同時也未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僅僅是簡單的關心患者,做一些記錄,未進行專業性護理,容易使患者及家屬緊張,增加了護患糾紛事件發生率。
2、手術后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的解決對策
2.1配備功能完好設備
麻醉恢復室除了準備常規設備外,還需要配備暖箱、血氣分析儀、輸液泵、多功能監護儀、二氧化碳監測儀、除顫器、氣管導管、喉鏡、吸氧面罩、開口器及人工呼吸囊等急救物品,同時配備一定數量的急救藥品、麻醉藥品,每日檢查設備儀器是否完好,保證所有急救物品、藥品都處于備用狀態[3]。
2.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完善護理工作制度。選取2名具有專業知識的護士長作為領導人,建立麻醉恢復室護士部門,實現三級管理模式,即:護理部、護士長及護士,便于科室管理及日常工作開展。其次,制定完善績效考核標準,內容包括環境管理、工作表現、藥物管理、搶救物品管理、消毒隔離行為等,由護士長檢查及監督每一天的護理工作,實行電子記錄,并將其記錄到年終獎評選中。每一季度都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考核,排查及整改護理安全隱患。最后,注意新老搭配,彈性排班。根據恢復室運作特點,合理配備護理人員。對于麻醉恢復室而言,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為高峰期,需要配備充足人力,其他時間段為低峰期,可減少人力。普通患者與護理人員的配比為1:2。
2.3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提高麻醉恢復室護理人員的法律及工作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觀看麻醉恢復室護理工作處理方法,針對常出現的護理糾紛事件提出自己見解,提高法律意識[4]。其次,加強麻醉恢復室護理人員業務培訓。護理部門應充分利用晚上時間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優質護理服務意識、護理管理流程、如何規避護理風險、護理組織形象等,將理論知識與業務知識結合起來,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應急處理能力。護理文書是醫療文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醫院重要檔案資料,可為患者及醫院提供真實記錄,具備一定法律效力。因此,在培訓過程中,護理部門應設計標準的麻醉恢復室護理文件書寫條例,規范護理行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最后,加強麻醉恢復室醫患人員溝通交流。由于麻醉后,患者常常無法采用語言表達自身感受,加上麻醉恢復室多種設備及儀器,容易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5]。對此,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患者實施不同心理疏導,通過約定手勢向患者傳遞信息,耐心解釋患者提出問題,使其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有預見性滿足患者需求,向患者傳達關心及安慰,使患者感受到溫暖,從而穩定患者情緒,減少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率。
綜上所述,麻醉恢復室護理是圍術期重要護理環節,通過完善設備及管理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綜合培訓,減少并發癥發生及病死率,從而提高恢復室護理質量,保證麻醉期患者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韓曉蓮, 王靜, 劉芳. 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應對策略探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4):290-291.
[2]何新侖, 王繼紅. 手術后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分析及管理[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3(15):169-170.
[3]羅利珍.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在麻醉復蘇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 廣西醫學, 2017, 39(2):283-285.
[4]湯敏. 麻醉復蘇室的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 當代護士旬刊, 2019, 26(02):135-137.
[5]梅冬雪. 麻醉恢復室護理風險分析及管理對策[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21):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