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靜
【摘要】“古詩新唱”教學方式將古文與樂曲結合在一起,突破了傳統古詩文教學模式的弊端,在激發學生古文學習興趣以及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方面發揮著突出作用。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在對這種教學模式的研究卻遠遠不足,基于此,筆者展開了關于小學語文經典古詩文的創新策略探究,進行了一些相關教學實踐,最終形成經驗總結。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以啟發。
【關鍵詞】古詩新唱;經典古詩文;教學;小學生;語文教師
中國早期詩詞與音樂相伴而生,從《詩經》開始直到明清時代的小曲,很多文化作品其實都配有曲調,只不過曲調部分沒有被傳承下來,只保留了其中便于記載的文字部分,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古詩文。將經典古詩文與音樂結合起來,就是對詩歌的追本溯源,使經典回歸原本。雖然現代音樂與古時傳統音樂在表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音樂具有相通性,表達的都是隱藏在音樂背后的東西。因此,古詩新唱這種教學方式同樣能夠把詩詞最原始、最本質的面貌展現出來,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古詩文的內容、體會古人的情感。
一、“古詩新唱”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激發小學生學習經典古詩文的濃厚興趣
傳統方式的古詩文教學,很多語文教師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但是大部分古文具有凝練、簡潔的特點,同時多有意象和背景的襯托。對于沒有太多古文化基礎的小學生來說,理解其中的“義”“情”都是不太容易的。但是隨著學段的升級,要求學生背誦的古文愈多的同時,對學生的古文理解能力要求也隨之更高。只有激發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濃厚興趣才能讓學生保持對其長久的熱情。而古詩新唱賦予古詩文教學新的形式,讓學生在吟唱中獲得更好的體驗。有關研究表明,記憶歌詞的行為使人的右腦與左腦同時運轉。人在記憶旋律的同時也在強化對歌詞的記憶。因此,古詩新唱能提升學生的背誦效率,學生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古詩新唱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聞樂見,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占詩詞學習興趣。
(2)提升小學生古詩文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古詩文教學重點是“情”與“思”,應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小學生鑒賞能力的有效提升。學生對詩歌進行反復吟唱,會產生情感變化,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因此,能更力西朵刻地體驗詩文傳達的意境,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歌唱的形式能夠把古詩文的韻律、節奏都更好地體現出來。長期進行詩歌吟唱,學生對詩詞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品位都會提月。
二、“古詩新唱”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古詩文的探索與實踐
(1)通過古詩詞吟唱,使學生“因聲入境”
有效的課堂導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更長時間的高度注意力。在古詩文課堂教學開始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學內容相合的音樂節奏。隨著旋律吟唱古文,讓學生身臨其境,逐步進入作品的情境中;使學生的感受增強,引發情感上的波動,進而產生強烈學習古詩文的欲望。
例如,對于《游子吟》的課堂導入,語文教師可以直接將歌曲《游子吟》作為課堂導入的背景音樂,同時,教師在大屏幕上給學生展示一些母親和兒子的動態漫畫圖片:母親手里拿著針,仔仔細細地給孩子縫補衣衫;孩子穿上母親縫制好的衣服,臉上滿滿的欣喜……此時,語文教師再合著歌曲的舒緩旋律進行詩文吟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喚起學生對自己母親的回憶,慢慢地融入到詩文營造的意境里。先用詩歌吟唱的方式進行本課的導入,增強了學生聽覺上的刺激,而《游子吟》這首歌本身的旋律就很舒緩、輕柔,再配合詩詞文字內容,很容易使學生聯想到自己的母親溫柔慈愛的樣子,被詩文營造的意境而打動。在極強的情緒氛圍渲染下,教師帶領學生再開展下一個環節的教學活動就會更加順利。
(2)指導學生進行吟唱,使學生親身體會古詩新口昌的樂趣所在
讓學生開口唱古詩文,是古詩新唱教學的重點。古詩新唱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剛接觸時,會不得章法,還有一些不愛表現的學生會感到很羞怯,放不開手腳。語文教師首先要在示范吟唱時,做到情緒飽滿、聲音洪亮,吟唱按字定音、字正腔圓,給學生一個好的示范,并及時糾正學生字、詞的錯誤讀法。教師還可以讓平時善于表現的學生先上臺試著吟唱,來帶動其他的學生,或者在課堂上開展競賽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競爭。
例如,上文所舉的《游子吟》,在示范吟唱結束時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筆者在吟唱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時有什么不同嗎?吟唱的曲子與詩文有什么不同之處嗎?你們有發現嗎?”在引導下,學生很快發現第一、二句吟唱旋律深沉而平穩,第三句吟唱時,教師明顯調高了聲調,表現出激動的情緒,而在第四句時沒有按照詩文進行吟唱,而是重復了第三句。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對示范吟唱的感受進行交流,讓學生嘗試體驗吟唱。有的學生嘗試按照教師示范去吟唱詩文,有的學生則試著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調整適合自己的吟唱方式。學生通過與教師互動、與同學互動去體驗吟唱,感受語言文字與音樂之美,對作品表達的深層情感,理解更為透徹,促進了對古文的自主學習,這是朗誦教學所達不到的。
(3)將吟唱運用于背誦環節,幫助學生高效背誦
吟唱使背誦富有樂趣,還開動了學生的左右腦。指導學生用吟唱的方式背誦詩歌,提升了背誦的樂趣性,學生的背誦效率也會隨之提升。當前很多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背誦還一直采用熟讀背誦法,當時學生可能很快記住了廠但過后就很容易忘記,特別是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學生需要不斷強化反復記憶,才能記住。這種背誦識記的方式,學生很容易“跑偏”,改動其中的“字”或者“詞語”,一旦出錯就要重新背誦,時間長了有的學生就會產生畏難心理,不利于學生古詩文興趣的培養。再有,現在小學生需要背記的古詩詞數量很大,對于一些題材相同、內容相近的詩詞,學生會容易混淆,如,把這句詩放到另外.首詩中。古詩新唱能夠讓學生通過對旋律的記憶來區別同類詩詞。學生記住旋律的時候就記住了歌詞,詩詞遺忘、串句的現象也減少了。如,《涼州詞》等邊塞詩,特別適用吟唱方式區別記憶(如圖)。
有的學生掌握了吟唱古詩文的一些方法,還會自主地進行即興吟唱,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所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新唱這一全新的詩歌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喜聞樂見的;對于教師來說,既創新了古詩詞的教學模式,又提升了古詩文的教學效率,應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去。但是,吟唱教學方式卻存在種種局限性,如,語文教師的音樂素養不足、對吟唱知識了解掌握不足,吟唱教學資源相對較少,這些都會影響到整體詩詞教學的效果。因此,為了使古詩新唱教學真正發揮最大的效益,不僅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提升專業素養,還需要聯同音樂學科教師開展跨學科教學研究,不斷深化對吟唱教法的探索,更需要學校、各教育部門進行相關吟唱資源的建設。
[本文系河源市龍川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學研究課題“小學語文‘古詩新唱策略研究”(課題編號:LCJY20040)項目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秦圓圓.古詩新唱——小學語文經典古詩文吟唱教學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77.
[2]張驥.“詩化樂”與“樂化詩”——當代聲樂課堂教學中“古詩新唱”模式探究[J].戲劇之家,2019(29):167.
[3]鄭小蕓,應曉芳.詩化音樂樂化詩歌——透過“音樂基本要素”分析“古詩新唱”多樣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17(11):25-29.
[4]劉莉.淺吟低誦 高歌深詠——淺談音樂教學中的“古詩新唱”[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