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剛
【內容摘要】對于初中學生,體育課是促進其身心發展的重要平臺,高質量的體育課對于青少年發展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是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立足于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與不足,提出一系列幫助初中體育教師提升質量的措施,希望能對初中體育教學實踐有所貢獻,幫助學生與教師打造更高效、更新穎、更有趣味性的初中體育課堂。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質量? 措施
前言
初中體育課堂的改革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總結過去教學經驗的不足,并放眼未來,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色和水平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最佳的方法與手段,對教學環節作出整體的安排。只有這樣,體育教學才能促進學生健康的身體發育、塑造積極向上的心態,為投入文化課的學習保駕護航。因此體育教學質量的好壞,對初中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一、課前充分備課
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了解學生。教材為我們提供教學大綱、授課內容,是教師授課的依據,應當認真研讀。在總體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應當進一步列教材中的要點之處,這樣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特定的器材和場地,而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對學生了解不充分是不可行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變化,教師要了解到班級和班級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特殊性,了解他們的體質、性格、愛好及特長。使他們在不斷學習中克服困難、增強意志、鍛煉體魄。例如,在500米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上課前應當做好相應準備:選擇聯系跑步的場地、相應計時器的準備、對各個學生身體素質及能達到水平的了解等等,做足充分的準備使體育課教學事半功倍。
二、倡導新型師生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才是主體。一節體育課是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決定體育課質量的好壞。青少年又有強烈的感情需要,他們希望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平等、友誼。當這種感情得到呼應,初中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也被得以激發。當學生和老師建立了和諧的互動關系,師生之間的信任和了解會相應得以加強,所以,這要求教師在充分備課的前提下,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同時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并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鼓勵和建議,并提出對學生新的期望,從而使學生在體育課上樂于學習。這就是新課標提倡的變學生必須學為“我要學”,從而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科技的發展必然伴隨著教育手段的更新,教育也要及時跟上科技發展的浪潮。在這個科技與信息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教師應當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課堂教學。這樣一來可以提升課堂效率,簡化教師教學手段,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形式本就多樣的體育課注入更新穎的元素。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已經為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跳高的助跑、起跳、過桿、落地的技術時,在現場由教師逐個演示多有不便,學生也未必能清楚地接收到信息。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制作動作講解演示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前播放,幫助學生清晰的學習動作要領,并簡化了課堂環節,從而提升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許多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下,往往會不自覺形成既定的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但是另一方面,也束縛了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思維方式,讓本應生動多元的體育教學陷入固化的條條框框之中,阻礙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如在課前熱身環節,教師一般做法是先慢跑,然后做熱身操,幾乎節節課如此。上課模式也通常是“四步走”:開始——準備——教學——自由練習。這種結構對課堂進程限制過于死板,只突出了教學環節,忽略了其他部分的作用,課堂難以達到結構上的平衡。既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手腳,又給學生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對體育課興趣降低等等。所以,打破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倡導更靈活多變的課堂才更有助于新時代體育教學的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旨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不是單一方法能夠奏效的,而是要靠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因此初中體育教學不僅要面向學生現在的體育成績,更是面向學生的實際生活及學生的未來發展。只有初中體育教學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的意義、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教育改革的宗旨,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鑄就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張柱生. 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需注意的幾個問題[A]. 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 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2] 周淼. 快樂體育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新模式的創建[J]. 當代體育科技,2018,8(20):105-106.
[3] 王鑫. 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 (02):54+57.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灘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