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石清
小學德育主要是指提高小學生思想認知,培養良好品德的教育。當前,小學生德育面臨學校和家庭過于注重學習教育而忽視德育,網絡的普及使小學生沉迷網絡阻礙影響德育教育開展等問題。我們應該從加強對德育的投入和建立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這兩方面提高網絡時代小學生德育的實效性。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結構的分化,相比于過去的小學生,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小學生無論是思想方面還是行為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德育模式急需進一步創新。這要求我們把德育融入日常教學中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網絡時代德育的概念分析
要想落實小學德育工作,推進德育的發展,首先就要先明確德育的概念。不同的人對德育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對德育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異。人們對德育的理解主要分為狹義層面上的德育和廣義層面上的德育。20世紀90年代之前,人們對德育認知主要是停留在狹義層面上,認為德育便是道德和品質的教育,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人們對德育的理解更多是廣義層面上的德育,德育的范疇變得越來越廣,除了包含道德品質,還包含心理、紀律、青春期教育,這是德育體系逐漸完善的體現。為了日后德育的順利開展,我國德育的初步以狹義層面上的德育為中心進行展開,首先開展以培養學生的品德素質為中心的教育工作,之后逐步擴大德育范疇,朝著實現廣義的德育的目標邁進。
二、小學德育的現狀分析
當前,小學德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如小學教育對德育重視程度不足,學生的思想道德愈加復雜多元,學生沉迷網絡的情況愈發嚴重等。
1.小學教育對德育重視程度不足
學歷成為當今社會評判人才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很多家長和教師也在這種社會環境之下產生唯分數論的想法。因此在小學教育工作開展中,學校和家長往往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對學生的德育。小學正是學生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階段,如果學校和家庭不重視學生的德育,學生的綜合素質往往就不能得到保證,很可能會培養出只懂書面知識,而沒有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書呆子,這是教育的悲哀。當今社會一個很熱的詞是“高智商犯罪”,近年來出現了很多高智商高學歷的罪犯,嚴重危害了社會的治安。一個擁有學歷,但沒有與高學歷相匹配的道德素質、沒有正確人生觀、沒有正常人格的罪犯是非??植赖模咧巧谭缸镆餐绕胀ǚ缸锔鼮閻毫?,社會危害更大。更為恐怖的是,近年來高智商犯罪愈演愈烈。這種社會現象也從側面印證了,高學歷并不代表擁有更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此可見德育的重要性。
2.網絡的普及對小學生德育開展的影響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網絡不僅成為人們的必需品,給其生活帶來一系列便利,也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載體和手段。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相比過去也多了一條獲取信息的渠道。網絡教育的火熱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德育的發展,這是社會的進步的體現,但是一系列的問題也隨之出現。網絡的普及,使學生更容易接觸到外界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往往摻雜著一些不良思想、不良文化。在這種網絡環境中成長的小學生更容易出現早熟的現象。小學生很容易會被這些宛如精神鴉片的低級趣味所吸引。小學生一旦沉迷于此,便無法自拔,給日常生活、學習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引導小學生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一家新聞媒體曾經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十左右的小學生曾經出現沉迷網絡的現象,由此可見,小學生沉迷網絡的現象已經十分嚴重。
三、提高小學德育實效性的對策
鑒于網絡時代小學德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校應加對強德育的投入,創設良好的德育氛圍。此外,強化家庭、學校、社會的合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1.學校應加對強德育的投入
眾所周知,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況且小學階段是人的思想觀價值觀初步建立的階段,小學生對事物還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良好的學風會給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幫助學生能夠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規范自身的行為。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很多學生被體制化,缺失了自身個性,沒有達到德育的目的。因此,教學模式也需要改變。德育和傳授知識不一樣,良好的品德并不是“教”會的,德育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增加對道德的領悟,并將之化為實踐。德育并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應穿插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之中,以完成道德倫理結構的構建。教師在德育過程中應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以起到感化學生的目的,達到德育的效果。在具體實施時,學校領導需要起到帶頭作用,成立相關領導小組,參考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開展德育活動,每月策劃一次德育主題活動或者定期舉辦“德育周”,以此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策劃結束之后領導組應該將活動方案傳達下去,并在月末對活動進行總結,對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以此推動德育活動的開展。
2.建立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良好的網絡環境的建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學校應該定期進行網絡思政教育專題講座。校方也可以舉辦有關于綠色網絡知識問答的活動,一來充分的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二來讓學生明確網絡中低級趣味的危害。學校應該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監控力度,嚴格篩查暴力、色情的網絡信息,給學生提供綠色的上網環境。家長應起到監督作用,對孩子所瀏覽的網站、信息進行嚴格篩查。家長應該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盡可能的帶孩子進行室外活動,放松身心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增進與孩子之間情感,減少學生使用網絡的頻率,從側面避免了學生受網絡的侵害。在社會層面,應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控力度,完善相關法律,給小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綠色的上網環境。
學校德育的開設,給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教育人員應該采用合適的教育手段,通過合適的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以達到教育理想的效果。小學生德育改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教育改革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教育,家庭、社會也要參與到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來,只有三方共同努力,這樣小學生德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黃博彥